南門口街北端,老縣衙舊址,原衡水縣武裝部大門口
原衡水縣武裝部內景
照片顯示的是原縣級衡水市武裝部大門口,位於河東南門口街最北端,大門內有紅磚瓦房31間,佔地6.5畝。此處是明清衡水縣衙舊址。舊址內的官署廳堂房舍,隨著歷史的變遷都不見了,只留下了三塊方形青石在大門外。這幾塊石頭,長寬均在80釐米上下、高40釐米左右。其中兩塊是一對,上面有中間大兩端小,中間深兩端淺的三個圓形石窩,據說是衙門頭門樓六扇門的戶樞石墩;另一塊是中間有方洞的石碑底座。這些大石塊默默地躺在大門外兩側,注視著川流不息的過客,彷彿向我們打開了縣衙的大門,訴說著衙署的滄桑歷史。
一、縣衙變遷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衡水縣,在今舊城村位置築城建縣衙,歷經811年的滄桑,到明永樂五年(1407年),大水淹沒縣城,洪水歷久不退,官民廬舍倒塌不可居住,縣衙亦傾破不堪。
永樂十一年(1413年),淫雨不斷,縣令陳敏(石首人貢生)在縣城東十二里遠,位於滏陽河附近的范家疃村,選址修建新衙門,即今老縣衙位置。永樂十三年(1415年)工程告竣,知縣陳敏帶領縣丞、典史、教諭、訓導等一干人馬喬遷新署辦公。宜統三年(1911年)清朝滅亡,縣衙作為封建縣署退出歷史舞臺。
民國元年(1912年)始,國民黨衡水縣政府先後有十一人任縣長,在原縣衙辦公。民國26年10月4日(1937年10月4日),日本鬼子侵佔縣城,縣長梁景育(保定人)棄城逃跑,民國衡水縣政府消亡,院內所有財產包括門窗檁瓦被亂民搶劫一空,存續522年的老縣衙優秀明清古建築群不復存在,只留下一片廢墟。1945年12月14日,衡水解放,整個縣城回到人民手中。衡水縣人民政府沒有入住縣衙,另選新址辦公。
1953年下半年,衡水縣武裝部從河西街肖家衚衕遷建於此。1990年3月,武裝部遷入勝利西路馬村利民衚衕。此地轉讓給衡水市新特藥公司。
縣衙六扇門門墩
二、縣衙修繕
衡水縣衙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初創均為平房。此後縣丞田恆、知縣楊儼、王泰、馮銳、文皓、鄭朝輔、孫夢麟相繼修葺,到清順治元年(1644年)“賊破城焚燬縣衙”,次年知縣張恆補修。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知縣任宏效(河津人貢士)在衙內始創平樓一座。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縣令陶淑動用公項,全面修葺半舊敝壞不避風雨的衙署,共修葺頭門、二門、大堂、二堂及內署七十三間,其中頭樓三間為重建。
陶淑修葺的縣衙,在整體佈局上嚴格按照清代地方官署規制修建,主要建築沿中軸線佈局,表現了“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後寢、獄房居南”的傳統禮制思想。進入縣衙,首先是照壁,兩側各有一個形似麒麟的怪獸,叫“犭貪(tan)”,主要是警戒官員不要貪贓枉法。進入大門即為衙內外院,右側前為馬王廟,後為倉廒;左側前為關帝廟,中間是監獄,後為典史庭。過了儀門,是高大壯觀的縣衙大堂,大堂是知縣審理重大案件、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大堂前雨道的兩側,東為吏、戶、禮房等,西為兵、刑、工房等,是舊時衙門的職能辦事機構。大堂東邊為縣丞衙,西邊為主簿衙。穿過屏門,即為二堂,是知縣調解處理一般案件的地方。過二堂就是宅門,過宅門是後堂,是知縣日常辦公的地方,如果辦理的案件涉及機密,即在此審理。後堂的左右還有一個跨院,稱為東西花廳院,是知縣及其家眷飲食起居的所在。
三、衙署歷事
衡水自隋朝建縣至清朝,載入志書流傳至今的共有127位縣令居住縣衙,其中明清兩朝121位.各位知縣在掌政令、平賦役、聽治訟、興教化、厲風俗方面各有千秋,有諸多縣令政績卓著,造福邑人,名垂青史。今選十人,摘其大事錄之。
唐延載元年(694年),衡水縣令羊元珪修繕城池,開挖人工渠,引城南二里外的漳河水,注入護城河。
元大德年間(1297-1307年)縣尹靳守良重修城池。
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衡水縣令歐復(平度人)到任,景泰元年(1450年)縣城遷至范家疃35年後,創修土城,周長四里,高二丈。
明景泰七年(1456年),衡水縣令楊儼(沂水人舉人)到任,天順元年(1457年)奏請深冀二州,棗強武邑二縣協理建立木橋,取名衡漳橋,今老石橋的前身。
明正德七年(1512年),衡水縣令張文佑(西平人貢生)增修城池。
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蘇縉任知縣時,九月九日武宗朱厚照為平叛宸濠之亂南巡,在滏陽河上舉網捕魚至傍晚,夜宿於知縣宅內,知縣蘇縉陪同,第二天武宗繼續南巡棗強大營。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衡水縣令郝銘(蔚州人舉人),發生大蝗災時,鼓勵民眾捕蝗以獎谷,百姓日得數十石,遂不成災。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3年),國人鄉耆徐廷首倡捐資修建衡水石橋,經二十五年,工程初境,被大水沖毀,徐廷因病不起。衡水縣令孫夢麟(恩貢)積極鼓勵鄉紳國人捐資修築,終於在萬曆五年(1578年)十月工程告竣。通行70年後,到清順治五年(1648年),在石橋上游左側約100米處滹滏合流,水勢倍增,流急衝毀石橋。
清順治二年(1645年),衡水知縣張恆(臨晉人選貢)到任。當年重修東西門樓二座。東西南北樓分別命名為迎旭樓、登瀛樓、來燻樓和漳帶樓。
清乾隆《衡水縣誌》縣署圖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衡水縣令陶淑(南城人進士)到任,當年捐俸修復桃城書院,連年次第修建了老龍亭石閘、衡水石橋、改土城為磚城和重修《衡水縣誌)等。今位於滏陽河上的老石橋,就是陶淑上任第三年修建的,歷經252年風雨,當今仍存。
河東衡水老縣衙,歷經明清和民國存續522年,衙內官吏大都以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為推動衡水歷史程序做出了不少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