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的時候,經常聽到老人的感慨,好幾個孩子,原本不用擔心的孩子,往往沒有十分擔心的孩子過得好!
聽得太多了,以為真的是這樣。
然而有一次,一個比較明事理的長輩談起了這個話題。他說了一句:“他自己都不明白,他怎麼會看明白別人!”
有些人自己沒有識人之明,自己的孩子都看不懂,他能看懂什麼?
也許現在的孩子不會理解和明白,在6、70年代,甚至更早的時候,哪一個家庭都是一堆孩子。普遍的是三、四個,有五六個、七八個、多的到10多個!
因為那時候,農村多數人是文盲,讀過書的很少。即使建國後普及教育,在我老家還是有很多文盲。即使70後的我這一代,小學同學讀初中的不到五分之一。初中以後的更少,大學的你就知道什麼情況了!
文化知識水平就那種情況,再加上眼界不開,他的分析判斷就是那種水平!
這種人,往往以自己的感覺做出判斷,他認為將來不行的孩子,是按照他自己的認知和經歷所判斷,他認為行的也是如此!比較打臉的是,在他孩子裡面混的最好的是他認為最不行的;混的最差的是他原來以為最好的!
這就是沒有識人之明的看人,可以用黑白顛倒,顛三倒四來形容。
當你多觀察生活,你會發現有些人不具備識人之明,最好不要向這種去了解另外一個人,否則就會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