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耳熟能詳的例子,還有這麼一則:一群熊孩子在草地上鬧騰,老人希望他們走開,就先給他們獎勵,而後逐步降低獎勵、取消獎勵。最後,孩子因為沒有獎勵,就不再繼續玩耍、走開了。——原本玩耍是不需要物質獎勵的,但是因為有了獎勵的錨定,沒有獎勵的玩耍變得沒意思了。
獎勵會傷人,懲罰也會失效、甚至反作用。幼兒園放學之後,總有家長接孩子比較晚,讓老師總加班。於是幼兒園就規定,遲到要罰款。在罰款政策下,原本遲到的家長們,接孩子就——更遲到了。因為原本愧疚的,現在心安理得了。
所以,結論是,“賞罰具有外部性,不是好的激勵手段”。
這本書樊登老師去年也拆讀過,而且影響很大。因為我在的幾個微信群裡,經常有人拿這本書舉例子,說“對孩子別獎懲了,因為效果相反。樊登老師講書裡,詳細說過”。
岸見一郎在《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裡,還提出“別表揚孩子”,也被不少家長直接照搬了。
心理學是社會科學的基礎,“獎懲失效論”不是新觀點,很早就有。在組織管理界,就有聲音說,“對現在的年輕人,KPI的績效考核沒有效果。比如小米公司,就沒有KPI考核。”
小米在初創期確實不用KPI考核,而後來組織規模大了之後,KPI貫徹得很厲害。我司是小米的供應商,在工作打交道過程中,我和我的同事必須瞭解小米公司對應視窗人員和部門的KPI,幫助他們維護不錯的指標。咳。
獎懲,都是外部激勵機制。在長期效應上,外部激勵機制確實不如內在動機的獎勵。但是,但是內在動機往往不會憑空產生啊,很多時候需要外部機制的助產啊。
本書中,也提到了西點軍校的例子,在西點軍校內部,內在動機組的順利畢業率更高。值得咱們留意的是,西點軍校本身,正是外部機制的典型:向來以嚴格的校規著稱,淘汰不能勝任的學員。學員正是為了“能留在西點”這個外部獎勵,而激發自己的鬥志。最終呢,世界500強的高管裡,最大的來源是西點軍校,而不是常青藤商學院。
為了女神而減肥成功,這是內在動機,還是外部機制?
在嘗試跑步的過程中,發大汗淋漓的照片到朋友圈,多收到點贊,是不是更可能堅持更久、觸發下一次繼續跑步?
說迴文首的“獎賞會傷人”,陽志平老師的本意不是“獎賞都會傷人”,而是“有的獎賞會傷人”。
所以呢,我的核心觀點是——
如果把外部獎懲用來代替內在動機,那麼這樣的獎懲,就不是好的激勵機制;如果用外部獎懲來激發內在動機,那麼就是好的激勵機制。
以上這句話裡,關鍵詞是“代替”VS“激發”。
再說一個小故事吧:朗朗在彈鋼琴時,以姿勢誇張而著稱,對音樂的享受那種感覺,由內而外地感染著觀眾。但是朗朗小時候,他爸爸特意離職,陪他從瀋陽去北京,在音樂學院附近租民房,請老師教朗朗練琴。朗朗那時候完全沒有內在動機,完全是被逼的。有好幾次,因為逼朗朗練琴,父子倆鬧僵,差點從11樓跳下來。
嗯,他律帶動自律,而非“他律代替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