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產後腰疼是不少媽媽們都有過的經歷,只是不同媽媽腰疼的程度和持續時間不一樣。
“月子沒坐好了,現在天天腰疼。”
“月子坐廢了,留下了腰疼的月子病。”
大部分媽媽認為產後腰疼,是因為坐月子沒坐好,留下的月子病。
其實並非如此,大部分媽媽的腰疼,並不是因為月子沒坐好,而是因為“產後勞累和帶娃姿勢不正確”導致的。
除了腰疼的毛病,還可能導致媽媽出現駝背、身材變樣等,都可能和產後帶娃的姿勢不正確的有關。
接下來就跟京媽來看看,產後帶娃的哪些姿勢不正確、正確的應該是怎樣的 吧。
這幾種帶娃時常用的“省力姿勢”,其實很傷害媽媽
第一種:彎腰抱起娃姿勢
小月齡寶寶自主活動能力差,每天餵奶、拍嗝、換尿不溼、哄睡、帶著出門玩等,主要靠大人抱著,幾乎大部分家庭都是媽媽來完成。
但產後媽媽在剛生完寶寶的階段,本來身體就虛弱,容易感覺到疲勞。
再加上每天頻繁地重複做“抱起-放下”寶寶的動作,就會讓 腰背部、臂部 壓力很大,容易出現酸困、疼痛的表現,若再不注意姿勢,會讓痠疼感加重。
比如下面這幾種不同場景下,不正確的“抱起娃”姿勢。
① 從嬰兒床抱起娃的動作
比如從嬰兒床抱起寶寶的動作,前面是錯誤動作示範,後面是正確的動作示範。
前面的錯誤姿勢是不少媽媽們的慣用姿勢,這樣的動作會讓背部成為了支點,導致發力部位為上肢,重複做的次數多了,不僅腰背痠困,還會影響脊柱彎曲度出現駝背。
正確的姿勢是:雙腳略微分開,屈膝蹲,上身保持直線前傾,此刻支點在髖關節,透過核心區(軀幹)功能發力,不僅感覺輕鬆,而且有助保持背部肌肉緊緻。
② 寶寶洗澡後抱起娃的動作
前面是錯誤的姿勢示範,後面是正確的姿勢示範。
若是抱起娃時整個上體前傾,發力部位完全前移到了腰部,次數多了,就容易出現腰痠、腰疼。
正確的姿勢是:雙腿彎曲,屈膝半蹲,上身前傾、含胸收腹,重心下沉,此時發力部位為軀幹,受力部位為下肢,身體各關節各司其職,腹肌和上下肢各處肌肉協呼叫力,不僅不容易出現腰痠背痛的感覺,也有助保持身材。
③ 從地面抱起寶寶的動作
前面是錯誤姿勢示範,後面是正確姿勢示範。
前面錯誤姿勢,會讓腰部承受整個軀幹的力量,再加上孩子重量,會對媽媽膝蓋、腰部、頸部、肩部產生損傷,時間長了,必然頸椎、腰椎都不舒服,腰背部肌肉也會酸困。
正確的姿勢是:雙腳分開,屈膝半蹲,重心落在雙腳間,上體保持直線前傾,以腰部為支點,透過核心區(軀幹)順勢發力,自然的抱起孩子。
這樣整個過程,保持下肢、臀部、腰部、背部肌肉緊張用力,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肩關節輕鬆協調。
第二種:抱娃姿勢
之前看過一張“媽媽抱娃”的圖片特別有感觸,是 腆著肚子、接力抱娃,因為我自己有時也那樣抱娃,不僅樣子醜,而且對身體也很不好。
大部分媽媽臂力並沒那麼大,雖然新生兒寶寶只有幾斤重,但每天頻繁抱起還是給媽媽臂部壓力很大,之後隨著娃長大,體重增加,對媽媽來說,“抱娃”就更難了。
不少媽媽就會出現圖1和圖2的抱娃姿勢,都會讓腰椎受力過大,時間久了,就會影響骨盆和脊柱的健康,嚴重時甚至出現變形。
正確的姿勢是:保持上身挺直,不彎腰駝背,也不腆著肚子,讓全身肌肉、關節都處於有機協調狀態,這樣對於骨關節健康和身體保持更好。
第三種: 提嬰兒安全座椅/搖籃的姿勢
當媽媽抱娃、提搖籃有困難時,必然會全身用力來護娃安全,也就是下面圖1的動作。
但這樣的姿勢會讓媽媽腰部和骨盆用力過大,牽扯得骶髂關節分開,就外觀而言,就讓臀部變得鬆弛、下垂,也容易出現腰疼。
正確的姿勢是:保持身體正直,用力部位貌似在手上,其實是整個軀幹在發力,支點在腳上,整個身體均衡用力,就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對保持良好身材也有益。
第四種:推嬰兒車的姿勢
還有帶娃出門時推推車的姿勢,不少媽媽也做不對。
很容易出現圖1的錯誤姿勢,經常有這樣的姿勢,不僅容易出現駝背,對頸椎和腰椎壓力也大。
正確的姿勢應該是後兩個動作示範,保持身體正直,身體均勻的用力,自然而然地推車,就不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了。
前面這些帶娃的“錯誤姿勢”,你是不是也經常犯呢,你在帶娃過程中有沒有出現腰背痠痛、頸椎痛等毛病等,來說說你的帶娃經驗,給新媽媽們一些建議呀。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京媽點贊並分享給更多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