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愉快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是一個高難度的問題,大部分家長都是批評或者暴跳如雷,甚至打一頓。那究竟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呢?
大家可能聽過陶行知的這個故事,這個故事比較典型,值得我們家長共勉。
有一次,陶行知在學校裡看見兩個小孩打架,他立刻上前制止,然後對打人的小孩說放學後到辦公室等他。
放學後,陶行知來到辦公室,看到那個小孩戰戰兢兢地站在那。
這時,他從口袋裡拿出一顆糖遞給小孩,說:“這是獎勵給你的,因為你按時到了,很守時。”
小孩還沒來得及把糖放口袋裡,陶行知又把第二顆糖遞給了小孩,說:
“這也是獎勵你的,因為我不讓你打人時,你立刻就停住了,說明你懂得尊敬師長。”
接著, 陶行知又拿出一顆糖,說:
“我剛才調查過了,你打他是因為他欺負女同學,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個叫見義勇為,也值得表揚。”
小孩接過糖後懵了,難道今天打對了?
陶行知接著說:“我問你,當時除了揍他之外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小孩說:“我當時可以不揍他的,把他們拉開就好了,這事是我不對,以後不會再這麼衝動了。”
陶行知滿意地笑了,拿出了最後一顆糖:
“你能正確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好,我再獎勵你一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雖然孩子打架了,但他的身上並非沒有可取之處。
因此,陶行知在明知這個孩子打人的情況下,依然在尋找他身上的優點,最終循循善誘,讓孩子自己意識到了錯誤。
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與人相處,不要總盯著別人的錯。
懂得欣賞他人的優點,說明你是一個內心有光的人。
學會與孩子共同成長,做一個內心有光的父母,那麼孩子一定會非常優秀!大家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