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民族建築
文/姚兵
古村古鎮是中華建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少建築蘊涵豐富的歷史、人文資訊,具有較好的文化價值。近幾十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力度逐步加強,全社會都更加重視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利用。對於古村古鎮的保護和建築文化挖掘工作經過政府部門、有關規劃設計和保護單位的努力,已經取得了明顯的實效,獲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此要向從事古村古鎮的保護工作人員、規劃設計工作人員、研究機構的學者、高校的老師和從事古建保護建設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下面我就挖掘古村古鎮文化價值,推動民族建築的保護和弘揚的問題談兩點意見,以供大家參考。
一、正確充分認識保護和利用古村古鎮的價值
建築文化承載著中華文化的積澱。古村古鎮建築文化同其他文化一樣,也有優劣之分,要弘揚其優秀的部分,摒棄其糟粕部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認真進行深入的調整,系統地總結和提升民族建築的創作和實踐經驗,增強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築風格。古村古鎮至少具有以下四大價值:
1.弘揚建築文化的藝術價值
建築文化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當今時代是中國建築新文化繁榮發展的時代。
人類建築文化內涵豐富,有“天人合一”的人與自然的和諧,有“人本主義”體現建築對人的關懷,有豐富多彩的建築美學。
建築文化本來就是多元的,如潮溼地區產生的幹欄建築,黃土高坡的窯洞建築,草原地帶的各類帳篷,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特色建築等。
建築文化是人類創造活動的結晶,永遠處在繼承、發展、變化之中,可以說古村古鎮各有特色,都揭示著種種的文化精神,對其保護和利用,是弘揚我國民族建築文化的一項極有價值的重要工作。
2.提升基礎建築理論的研究價值
建築是科學的藝術,也是藝術的科學。建築理論既要研究建築本身的功能、壽命和魅力,又要研究建築所體現的人與自然、城市、鄉村之間的關係,即所體現的生態關係的自然性,環境容量的合理性,構成要素的協同性,景觀審美的和諧性,文脈相連的承續性。
建築理論研究也是對人類生存文化的研究,是對不同時代不同地域建築之魂的研究。
對於我國古村古鎮建築文化的再探索,是創造具有中國文化特色和時代特徵的建築理論與建築實踐必不可少的基礎理論工作。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人們必須尊重傳統,不能低估傳統的價值和力量。正如雲南大學蔣高宸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繼承和創新永遠是相對而行,對於建築傳統的繼承主要在於精神而不在於方法。因此建築理論的深入,可以從古村古鎮的建築藝術中汲取精華。
3.推進建築技術的自主創新價值
我國的建築事業正以空前的速度發展,祖國大地建築欣欣向榮。建築業也要走自主創新之路,既要吸納消化世界各國建築的精華,更要挖掘民族建築之瑰寶,對世界各流派的建築不能照抄照搬,或簡單模仿而是吸納世界先進文化的重構,使之民族化。
我國民族建築離不開生理基因的相續,建築的發展變化永遠處在前人合理文化基因連續鏈上的昇華,再昇華,人為地割裂歷史或者對歷史採取虛無主義態度,其結果只能是上演悲劇。
一般地認為,古村古鎮的“住文化”具有這樣四點的基本功能,即:創造“安樂”居住環境的功能,體現審美追求的功能,家庭及社會功能,保留傳統的文化控制功能。而這些功能隨著時代的變遷,經濟的發展、文化的融合,在不同的時期,呈現不同的特點,所以我們要研究古村古鎮的建築藝術,總結出其中的規律性的內容。這些研究成果又可以推進新農村及新型城鎮建設過程的自主創新。
古村古鎮的保護、利用和研究,對於我國建築創新有著重要的“基因”相續作用,還有著建築精神的激勵作用,特別是在新農村建設這一建築新天地上更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的創新價值。
4.愉悅觀賞的知識價值
建築是一門藝術,文化感染力強。建築是一門技術,包含自然科學知識、社會科學知識等,內容豐富,也可以說博大精深。生活、瀏覽在建築之鄉,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同時從中增長建築知識,拓寬視野。
中國的建築歷史長、型別多,民族特色明顯。從建築形式上看,中國古建築以木結構為主的三段式結構為基礎,以嚴格的軸線與對稱形式進行擴充套件,並強調建築與自然的和諧。運用這些基本準則產生了豐富的建築產品,包括宮殿、壇廟、園林、民居、橋樑、塔幢等眾多形式。
傳統建築中除包含建築技術以外,還反映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情況,具有傳承時代特徵的作用。因此可以在觀賞的過程中學習相應的知識。
二、做好古村古鎮保護中的幾個重要問題
1.必須充分認識古村古鎮保護的價值和意義
保護古村古鎮,無疑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作。村鎮是歷史文化的載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每一個村鎮都是歷史文化片段的積累,它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村鎮的這種外在表現特徵和它所具有的內涵就是一種文化資源,這也是村鎮今後能賴以發展的財富,比如茶馬古道上的麗江、水鄉風光的周莊等古村古鎮也就是有賴於此。
保護古村古鎮是傳承中華文化的需要。人們關注古村古鎮歷史文化的搶救和保護,是因為古村古鎮中的歷史文化對中華民族的發展和傳承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村鎮都是中國基層政權和文化的基本單元。相對大都市來講,它雖然小,卻既是承上啟下的政權組織,又是誕生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各種人才和精英的搖籃,也是建築技術的啟蒙地。經濟的繁榮,促使了文化的興盛,這些古村古鎮留下了許多文化活動的遺蹟,包括:學宮壇廟、塔寺樓閣、亭臺風景、先人題刻以及許多名人故居、大院深宅,都能印證歷史上發生的事件和許多動人的故事。從某種意義上講,古村古鎮積澱的歷史文化應該是中國農耕社會文明最具資格的代表。因此,保護古村古鎮的歷史文化是歷史和時代落在當代人身上義不容辭的神聖使命和責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東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很快,不少地方村鎮的面貌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的古村古鎮透過科學的保護、開發,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也有不少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在進行“舊城改造”和“村鎮治理和建設”過程中,由於沒有充分認識到古建築、傳統街區、古村古鎮(古村)近代少數民族建築和歷史風貌的寶貴价值,致使不少建築遺產被損毀、拆除;由於沒有從保持歷史村鎮特色風貌出發去規劃建設,導致不少地方從規劃方案到建設模式,都盲目模仿大中城市的風格,也不顧歷史村鎮的空間格局、尺度和當地文化傳統,簡單生硬地建廣場、築高樓、修寬馬路、拓綠地,嚴重破壞了千百年以來形成的傳統格局和歷史脈絡。
雖然近十幾年來國家住建部、國家文物局等單位先後公佈了幾批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不少地方政府也出臺了相應保護法規,使一些古村古鎮得以儲存,但還有大量的古村古鎮亟待加強保護,挖掘其文化價值。在經濟的快速發展過程中,我們必須要髙度關注古村古鎮的保護,使經濟發展促進保護工作,又使保護古村古鎮的工作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形成良性迴圈,防止過度的人為破壞。
2.抓好宣傳,提高認識,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在廣泛宣傳的基礎上,使居住在古村古鎮的居民要認識其價值,增強保護的自覺性。客觀上存在的古村古鎮的基礎設施、居住環境等與居民現代生活不協調的問題,但各級政府也不能匆忙上陣,一定要做好計劃,循序漸進。同時,及時進行產業調整,採取措施增加居民的收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採用多種形式引進資金,方能有效地推動古村古鎮的保護和建設工作。
做好古村古鎮保護利用的基礎工作,防止過度破壞。在搞好普查的基礎上,制定和落實保護措施,處理好新區和舊區的保護關係。要注重落實國家提出的“科學規劃、嚴格保護、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江蘇的周莊、山西喬家大院和安徽的西遞宏村的保護和開發就是成功的範例,在那裡遊覽的人們感受到的不僅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博大和厚重,還能獲得民族自豪感和傳統美德洗禮,這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
3.強調立法,規範管理
沒有法制的約束,不可能做好保護工作。依法管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各級政府要加強古村古鎮的保護,必須要加快立法步伐,使其在具體工作中有法可依。在規範管理上,至少要有四點必須注重:
一是鎮的總體規劃和村的建設規劃,要解決鎮(村)的性質、規模和發展方向等重大原則問題,協調古村古鎮新區和保護區的空間關係。透過古村古鎮保護規劃,明確保護範圍、原則和要點。
二是在古村古鎮範圍內各項土地利用,必須符合總體規劃(建設規劃)和保護規劃。出讓古村古鎮保護範圍內國有土地使用權,必須符合保護規劃的要求,必須在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載明有關對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傳統風貌的協調等限制性規定。審批古村古鎮保護範圍內集體土地時,必須符合保護規劃的要求,並在辦理建設用地的規劃審批手續時,對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傳統風貌的協調等提出限制性要求。
三是在古村古鎮的核心保護區和建設控制區範圍內,安排佈局各項建築物、構築物等,在體量、高度、色彩等方面都要符合保護規劃的要求。
四是要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古村古鎮是廣大群眾生活的基本場所,在建設和保護方面具有深刻的體會,這也確實關聯他們切身利益。因此做好這項工作一定要認真地聽取他們的意見,爭取他們支援,這也是我們做好保護工作的基礎。
五是加強對古村古鎮的科學價值的研究。包括建築風格,建築特色、建築藝術、建築功能、建築技藝等等,還要研究其碳中和方面建築基因的探索以及民族建築在國際上的交往和影響方面的地位作用的研討。所有的研究都是為了更好的傳承和弘揚。
最後,希望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創新,為傳承中華民族文化作出更大貢獻!
姚兵,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顧問、原會長。原建設部建築業司司長、建設監理司司長、總工程師,國家大劇院業主委員會副主席,中紀委駐建設部紀檢組組長,兼任同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英國CIOB資深會員。著有《建築管理學研究》《建築經營學研究》《建築經濟學研究》《房地產學硏究》《建築節能學硏究》《建設監理》《工程建設與管理》《建築企業論》《紀檢監察是一門科學》《協會行業企業發展研究》等多個業務教材。還著有三部長篇建築業產業小說《廣廈永珍》《叱吒龍城》《匠人天下》等。
本文來自【中國民族建築】,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