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派自己的近侍官劉仲祿到山東萊州,邀請全真教掌教丘處機前往中亞相見。1220年,73歲的丘處機從山東萊州昊天觀出發,踏上了漫漫西行之路。
當時跟隨丘處機一起西行的還有他的18位弟子,這18個人經此旅程之後,受過元世祖、武宗的詔封,後來被全真龍門派尊奉為“十八真人”。
那麼,這十八位真人都是誰,他們又分別有什麼樣的修道經歷呢?
一、 趙道堅
趙道堅是十八位弟子中年紀比較大的,1220年西行的時候已經57歲了。
趙道堅原名趙九古,道號虛靜子,人稱虛靜先生,他是金朝檀州(今北京密雲)人,他的父親曾經擔任金朝淄州(今山東淄博)太守,後來改為平涼府(今甘肅平涼)同知,於是舉家隨遷到甘肅。
趙道堅自幼就喜歡參悟道家經典,尤其喜歡讀老莊著作,1177年他拜馬鈺為師,1180年馬鈺回終南山,就讓他去龍門洞拜丘處機為師,成為丘處機的首徒。
1220年丘處機應召西行,趙道堅成為跟隨弟子的首位人選。
1221年十一月,一行人越過阿不罕山(今蒙古宗海爾汗山),到達賽蘭城時,趙道堅病逝,葬於賽蘭城東郭原上。
後來丘處機一行人返回內地途經賽蘭城時,眾人到趙道堅墓前祭拜。
眾位弟子商議要帶回趙道堅的屍骨,丘處機卻說道:“四大假軀,終為朽物,一靈真性,自在無拘。”堅持把趙道堅留在了賽蘭城。
趙道堅是金末蒙元時期全真道的重要人物,他跟隨丘處機多年,深受器重。後來清代全真教龍門派第七代律師王常月撰寫《缽鑑》時,按照傳承世系尊奉趙道堅為龍門派第一代大律師。
二、 宋道安
在西行的18位弟子中,宋道安與趙道堅、尹志平齊名,他的地位還在尹志平之前,僅次於趙道堅。
1221年七月,丘處機帶領弟子們到達阿不罕山北的鎮海城,鎮海城的官員,成吉思汗的大臣田鎮海告訴丘處機等人,再往前走路途會更加艱險,建議他們減少車馬隨從人員。
丘處機聽從了田鎮海的建議,將以宋道安為首的九個人留在鎮海城,讓他們在當地建造全真宮觀。
此時的鎮海城聚集了不少來自內地的能工巧匠,他們中有人原來就信奉道教,聽說要在此地修建道觀之後,很多人都主動前來幫忙,富者出錢,有技術和力氣的則幫助施工建設,很快就建好了一座道觀,宋道安為其取名“棲霞觀”。
1223年四月,丘處機返回山東時再次路過此地,宋道安又跟隨丘處機回到了內地,在燕京擔任長春宮提舉。
丘處機仙逝之後,留下遺命讓宋道安掌教,“遺語,令門人宋道安提舉教門事,尹志平副之。”
丘處機仙逝之後,宋道安受命執掌教門,後來他覺得自己年紀太老、沒有精力維持教門,就將管領教門的事宜託付給尹志平,自己開始在山西弘教,晚年則致力於道藏的編纂工作。
在李志常編著的《長春真人西遊記》中,宋道安被稱為“沖虛大師”,元至大年間(1308—1311),他被元朝加封為“元明普照崇德真人”。
三、尹志平
尹志平是一位道行高深、淡泊名利的高道,他出生於金大定九年(1169年),自幼聰慧強記,一心向道。
尹志平14歲的時候遇到全真道士馬鈺,當時就想拜在馬鈺門下,但是他的父親不允許,無奈尹志平對全真道十分痴迷,很長時間都偷偷跟隨馬鈺學道,最終他的父親只好同意他出家入道。
1191年,尹志平在山東棲霞觀拜見丘處機,執弟子禮;他還曾經問易於郝大通,受法於王處一。可以說,尹志平繼承了全真七子的思想要髓,深得全真要義。
1219年,劉仲祿來山東邀請丘處機。因為在此之前,金朝、南宋等各方勢力都想拉攏全真教,均被丘處機婉言謝絕了,這次劉仲祿前來,他先拜會了丘處機的弟子李志常,李志常提建議說:“長春(即丘處機)今在海上,非先見尹公(尹志平)不能成此盛事。”向劉仲祿推薦尹志平。
於是劉仲祿到濰州去拜見尹志平,尹志平認為這次西行正是弘道的好時機:“將以斯道覺斯民,今其時矣。”就和劉仲祿一起去萊州昊天觀覲見丘處機。
可見尹志平對丘處機此次西行起到了促進作用。
尹志平後來成為全真教第六代掌教宗師,1249年,元定宗特旨賜他“清和演道玄德真人”號,又賜金冠法服。
1251年春,尹志平逝世。
四、李志常
李志常出生於1193年,他自幼父母雙亡,被伯父撫養長大,到十九歲的時候,李志常沒有聽從伯父議婚的建議,開始四處雲遊。
1218年,李志常聽到丘處機在萊州的訊息後,當即前去拜見,丘處機為他賜號真常子。1220年,丘處機應召西行,李志常被選為隨行弟子。
在西行途中,李志常記錄完成了《長春真人西遊記》兩卷。該書記述沿途經過的山川湖泊,以及一路所見風俗人情,還包括關於丘處機生平的部分文字。這本書現存於《正統道藏》,是研究13世紀漠北、西域史地和全真道歷史的重要資料。
回到燕京後,李志常跟隨丘處機居住在長春宮。1238年,尹志平因為年老的原因,推薦李志常繼任掌教,在李志常掌教十八年的時間裡,全真道得到當朝統治者的極大重視,能夠繼續發揚光大。
1238年三月,李志常被加封為“玄門正派嗣法演教真常真人”。
1250年,李志常及其他跟隨丘處機西行的十七位弟子,都被封為大師。
五、宋德方
宋德方,字廣道,號披雲,清虛大師,萊州掖城(今山東掖縣)人。
宋德方是劉處玄一脈的法嗣,他12歲就跟隨劉處玄學道,後來又得度於王處一。
1203年,劉處玄仙去,宋德方投於丘處機門下,因為有劉、王、丘三位真人的傳承,所以對宋德方有“三燈傳一燈,一燈續三燈”之說。
1220年,宋德方跟隨丘處機西遊,歸來之後,他隨丘處機駐長春宮,擔任教門提點一職。
1237年,遵從丘處機的遺志和囑託,宋德方來到平陽玄都觀,總管刊刻《玄都道藏》,他到山西各地蒐羅亡佚資料,歷時十餘年時間,最終於1244年,《玄都道藏》刊成,同時宋德方被賜號“玄都至道真人”。
宋德方一生主要活動在山西一帶,在晉地傳播全真道教很有影響,他的宗教理論和實踐是三晉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
六、夏志誠
夏志誠是家中長子,他從幼年時期就有方外之志,長大成人後不願意娶妻成家,等兩位弟弟各自成家之後,他就向父母請求出家入道。
夏志誠直接去往棲霞太虛觀,拜丘處機為師。
夏志誠曾經鑽研學習《道德經》,一天就可以記住一千字之外,還深得《道德經》之純正內涵。他做事勤懇,不畏繁難,即使知道自己將要去的地方是兇險之地,也毫不畏懼,勇敢前往,因此深受師父信任,也很得教內弟子的敬仰愛戴,享有很高的聲望。
七、張志素
張志素,號穀神子,他很早就跟隨丘處機,到1227年丘處機去世的時候,他已經跟隨了40年時間。
丘處機仙逝之時,張志素代傳遺囑。
八、王志明
王志明的名字在《長春真人西遊記》中出現過三次。
西行回到燕京後,王志明傳成吉思汗之詔,當時他的職務應該是全真道與蒙古國王室之間的信使。
《長春真人西遊記》中稱王志明為“葆光真人”,至大年間封贈為“熙神資道葆光真人。”
九、潘德衝
潘德衝(1190年-1256年),字仲和,號“沖和真人”。
十、於志可
於志可19歲時拜劉處玄為師,不久劉處玄仙逝,於志可及劉處玄的其他弟子都拜於丘處機門下。
十一、孫志堅
虛寂大師孫志堅,平陽(今臨汾市)人。
十二、鞠志圓
丘處機入室弟子。丘處機病逝之後,尹志平建議為師父構堂於白雲觀,鞠志圓負責工程建設管理,四十天就完成了。
鞠志圓的事蹟在《長春真人西遊記》、《長春道教源流考》中都有記載。
《長春真人西遊記》中稱其為“通真大師”,至大年間封贈“保真素樸靜應真人。”
十三、鄭志修
《長春真人西遊記》中稱鄭志修為“頤真大師”,至大年間封贈“通微復靜衝應真人。”
丘處機仙逝以後,鄭志修隱修於終南之巔。
十四、張志遠
《長春真人西遊記》中稱張志遠為“元真大師”,其實應該是“玄真大師”,清朝時為避諱“玄”而改為“元”字。至大年間封贈“悟真凝化純素真人。”
西行回到燕京後,張志遠在大興府建立了一所道觀,尹志平為之命名為煙霞觀。
十五、何志清
《長春真人西遊記》中稱何志清為“保真大師”,至大年間封贈“虛明淵靜守一真人。”
回到燕京後,何志清曾經想興修一所道觀,還沒有完成就逝去,他的弟子完成了他的遺志,修好之後,尹志平為之題匾額“興真觀”。
十六、楊志靜
《長春真人西遊記》稱楊志靜為“通元大師”,即“通玄大師”,同樣為避諱而寫作“通元”,至大年間封贈“洞虛得一玄通真人。”
十七、孟志源
孟志源是金代權臣徒單克寧的重孫,字德清,號重玄子,他於金章宗泰和三年(1203年)來到濰陽玉清宮,拜丘處機為師。
西行途中,孟志源獨自駕輜重車輛,不畏辛苦,對同行者有很大的帶動作用。
到達阿不罕山鎮海城的時候,孟志源留下來和宋道安一起建設棲霞觀。
回到燕京之後,孟志源於靜坐中得重陽、長真、長春夢授訣要,從而修道大成。
十八、王志謹
王志謹又叫王棲雲,號棲雲子,曾經拜郝大通為師,後來跟隨丘處機隱居,丘處機仙逝之後他四處雲遊,後來在盤山開門授徒,四方學者雲集,影響很大。
1261年,王志謹被賜號為“慧慈利物至德真人”,他留有和弟子的語錄專輯《盤山語錄》,其“心性論”以圓通縝密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