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為了鞏固皇權,殺了很多的開國功臣,但是他骨子裡,還是不信任手下的武將和大臣,所以他設立了錦衣衛,用於監督大臣,而他的子孫後代,還設立了東廠和西廠,以及六扇門等特務組織,幫助他們監控朝臣、武將,蒐羅訊息等,起到了維護皇權的作用。
大明設立的錦衣衛、東廠、西廠和六扇門這4大特務組織,都是做什麼的,他們哪個的權力最大?
一、錦衣衛
錦衣衛的前身是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他最開始只是朱元璋的十二個禁軍衛所中的一個,屬於御林軍。朱元璋設立錦衣衛,目的是讓他們監視百官動向,負責案件的偵察審訊,蒐集情報等。洪武年間的“胡惟庸案”、“藍玉案”、“郭恆案” 、“空印案”等案件背後,就有錦衣衛的身影。
錦衣衛對加強皇權起到了促進作用,但是由於他直接對皇帝負責,導致錦衣衛的權力缺乏約束,在日常偵察、審訊等過程中,錦衣衛製造了不少冤假錯案。同時,錦衣衛的權力不斷擴大後,他也從屠龍者變成了惡龍,開始威脅到了皇權。錦衣衛指揮使紀綱,還曾試圖造反,這讓明朝皇帝開始擔憂起了錦衣衛,於是又設立了新的特務組織東廠,來削弱錦衣衛,分化他的職權。
二、東廠
朱棣時期,由於錦衣衛的權力不斷膨脹,還出現了錦衣衛指揮使紀綱造反之事,所以朱棣思來想去,決定設立一個新的組織,來制衡和分化錦衣衛的權力,避免出現錦衣衛一家獨大的情況。朱棣抽調了一些錦衣衛中的精英,讓他們組建了東廠,但是東廠的統領,由他信任的太監擔任。
東廠設立之初,他的權勢就已經達到了可以抗衡錦衣衛的作用。還有,東廠的管理者大多是生活在宮中的太監,因為太監沒有後代,在朝中也沒有勢力,他們能依靠的物件,只有他們伺候的主子皇帝,所以太監一般不會造反,皇帝比較信任他們,這也讓東廠的權勢超過了錦衣衛。
權閹劉瑾執掌東廠的時候,錦衣衛指揮使石義文還要阿諛奉承,討好劉瑾,出現了錦衣衛依附東廠的情況。後來陸炳掌管錦衣衛時,錦衣衛的權力達到了巔峰,東廠要向錦衣衛低頭俯首。
三、西廠
明成化十二年(1476),京城中先後發生了“妖狐夜出”、“妖道私入大內”等事件。為了加強對宮外的掌控,憲宗皇帝派出太監汪直率領一批錦衣衛喬裝成百姓出宮偵察。第二年,憲宗考慮到喬裝改扮頗為麻煩,於是正式設立與“東緝事廠”相對的“西緝事廠”,簡稱西廠。由於是當朝皇帝特別設立,西廠的權勢迅速高漲,甚至超過了東廠。
西廠為非作歹,惡事做盡,引起了朝中大臣的不滿,他們紛紛上書彈劾西廠。同時,西廠的權勢過大,也引起了皇帝的警惕。為了安撫人心,他將汪直貶官,並流放外地,隨後廢除了西廠。
明武宗朱厚照繼位後,他為了對抗朝中大臣,又從開了西廠,由太監谷大用做西廠提督。不過當時權勢最大的太監是權閹劉瑾,他控制著東廠和西廠,但是東廠和西廠出於競爭關係,他們互相拆臺等,這讓劉瑾不好管理,於是他又設立了內行廠,由他領導,內行廠具備東廠和西廠的職權,但權勢又在東廠、西廠、錦衣衛之上。後來,劉瑾倒臺,內行廠和西廠被取消了。
四、六扇門
最後再說說六扇門,這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門。在歷史上,六扇門其實是明代三法司衙門,也就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的合稱。另外,民間有時也將州縣衙門稱為“六扇門”,這都是由於當時的行政機構往往是三開間,每間各有兩扇門,共六扇。而在傳說當中,“六扇門”乃是明萬曆年間朝廷網羅武林高手、捕快、殺手、密探等人才而成立的秘密組織,是朝廷和江湖連線的橋樑。
總的來說,錦衣衛最早成立,是由皇帝寵信的將領統領親衛部隊在宮外活動的組織;東廠是皇帝派遣心腹宦官統領的特務機構,由於能在宮內活動,權勢比之錦衣衛更大;西廠是憲宗、武宗時期短暫存在的特殊機構,職能範圍比起前兩者更大,但也因為肆無忌憚而遭到裁撤。最後,六扇門在傳說中是一個高手雲集的神秘部門,但實際上當時許多機構都有統一的六扇門扇,其真實性並不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