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偉大的作家維克多·雨果1885年5月22日去世。他生前表示死後不要舉行奢華葬禮,但法國政府仍然為他舉行了一個盛大的國葬。
國葬儀式是6月1日,當天巴黎下著小雨。送葬線路是從凱旋門到先賢祠(萬神殿)。先賢祠原本是路易十五修建的大教堂,法國大革命時將教堂改為埋葬“偉大的法國人”的陵墓。先賢祠中安葬著很多法國大人物,比如伏爾泰,盧梭,馬拉,拉格朗日(數學家、天文學家),朗之萬(物理學家),居里夫人,大仲馬(2002年移入)……
國葬當天很多人給送葬沿線樓上的居民付錢,租用他們的窗戶看送葬隊伍。這天巴黎自發聚集了約200萬人為雨果送葬(略低於當時巴黎的總人口),很多人從法國各地趕來,甚至有一些人是從外國趕來的。可見當時雨果在法國、在歐洲人心目中的地位。
這些自發送葬的人來自社會各階層,各種職業。有無數的底層窮人也趕來緬懷他,因為雨果的書中總是表現出對底層群眾的同情,為這一群體發聲。甚至當天巴黎紅燈區都集體歇業了,為雨果表達哀悼。
到了這天晚上國葬活動結束,然後整個巴黎變成了酒的天堂,整個巴黎成為了狂歡夜。可能會覺得這些人太人格分裂了吧,為雨果送葬、緬懷雨果,怎麼變成了狂歡呢,難道是慶祝雨果逝世?這就是法國人的文化,大家搞狂歡搞派對,也是對逝者悼念的一種方式。之後的9個多月,據說巴黎的出生率陡然飆升了不少……
這倒讓我想起莊子的典故“鼓盆而歌”。莊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弔唁 ,只見莊子一邊敲著盆一邊唱著歌。惠子很不解,妻子死了怎麼能高興呢?莊子說人的生老病死如同春夏秋冬四季執行一樣,從哪裡來回哪裡去(大意),所以就停止哭泣,欣然接受了。現在一般認為莊子“鼓盆而歌”是對死亡不可避免、而無可奈何的表達,用高興來掩飾悲傷。後來莊子思想發展到“視生若死,視死如生”,接受天地間的變化,變化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