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世說世界”)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週年,國家領導人發表了重要講話,紀念這一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而海峽對岸對此是頗有意見,發出了一些不友好的言論。對於反智主義言論我們不用過多與別人糾纏,平心而論,我們不但有資格,而且是最有資格,來紀念這場革命,來紀念這場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
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來重溫一下辛亥革命,看看這場革命是怎麼回事,到底革了個啥,就知道原因了。
1. 革命前夜
話說鴉片戰爭之前,英國搞了許多鴉片走私船,頻繁出沒於中國東南沿海。當時的大清帝國從上到下習慣性地把他們稱為“島夷”,意思就是來自海島的蠻夷,但島夷到底是個啥情況,卻一無所知。面對鴉片荼毒國人、白銀不斷外流的不利局面,林則徐受清政府委派來到廣東主持禁菸工作。幹工作你不得先了解對手嘛,於是林則徐就搞了一個翻譯館,把蒐集來的外國書籍就地翻譯,編譯出了《四洲志》、《各國律例》等資料。《四洲志》介紹了世界三十多個國家的地理、歷史和政治,是近代中國第一部系統的世界地理志。林則徐成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可惜的是,林則徐的思想和觀點非但沒有受到清朝君臣的重視,反而遭到朝中大臣的攻擊、嘲諷和皇帝的斥責。
後來,魏源在林則徐《四洲志》的基礎上編撰出《海國圖志》,這是當時介紹西方歷史地理最詳實的專著,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然而這本書還是沒有引起清政府的重視,反而是後來的日本,得到這本書後如獲至寶,震驚世間竟有如此奇書。
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被洋人按在地上狠揍了兩頓的清政府,內部終於有人腦子開竅了。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為代表的的洋務派,認為中國的文武體制都比西方強大,唯獨是火器比不上西方。因此他們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和“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思想。洋務派將魏源提出的“師夷長技”思想付諸實踐,創辦了一批近代企業,開設了一批新式學堂,邁出了中國近代化歷程的第一步。
洋務派搞得紅火的那些年,辦工廠修鐵路,但是並沒有解放思想。他們始終強調以封建綱常作為國家的根本,同時採用西方的先進科技,目的是挽救搖搖欲墜的封建統治。當時的中國,有志之士看到這種情況,覺得有點不對勁,仔細一研究,就看出了問題來。你想提高生產力,不解放思想是不行的,落後的封建制度顯然是不能適應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隨著洋務運動的展開和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出現了一批具有維新思想的知識分子,比如王韜、鄭觀應等,提出了要在政治上進行革新。
甲午中日戰爭前夕,年方28歲的孫中山,給洋務派的領導人李鴻章上書,提出一系列富強中國、發展生產的系統主張。然而,李大人既沒有回覆他,也沒有見他。這件事給了孫中山很大的啟發,他意識到,透過上書請願的辦法來改革中國的政治,是根本行不通的。
而此時,有一批維新知識分子,還在做企劃案,想在中國搞君主立憲式的政治改革,主要代表人物有康有為、梁啟超等。康有為寫了《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梁啟超寫了《變法通議》,積極宣傳新思想。到了1895年,甲午戰爭戰敗的訊息傳來,康梁等人聯絡赴京趕考的學子們,搞了一次“公車上書”,反對清政府與日本簽署割地賠款的《馬關條約》,併力主變法,實行君主立憲,富國強兵。這次上書雖然沒有讓清政府改變主意,但是在全國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我們知道,甲午戰爭的失敗是洋務運動徹底失敗的標誌,自那時候起,“變法圖強”成了很多國人的救國新希望。
甲午戰爭的戰敗,讓更多有志之士看到了亡國滅種的威脅。1898年,光緒皇帝召見康有為等人,實行變法,史稱“戊戌變法”,也叫“百日維新”。這次變法只搞了103天就失敗了,維新派把希望寄託在一個體弱多病又沒有實權的皇帝身上,本身就不靠譜。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守舊派,更是從根本上無法容忍變法給統治階級利益帶來的衝擊,全面圍剿了這次變法,並大肆屠殺譚嗣同等維新派人士。
19世界晚期,正是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高潮,中國如果再不做出改變,不但腐朽的清政府要完蛋,就是中國都要被列強瓜分。
2. 辛亥革命
前文講到,孫中山給洋務派重臣李鴻章上書後,沒有得到重視。這次上書受挫,使孫中山先生毅然拋棄改良幻想,他認為只有進行一場徹底的革命,推翻腐朽的滿清封建統治,建立主權在民的民權政府,才能夠救中國。甲午戰爭爆發後不久,孫中山來到了美國檀香山,開始在華僑中進行革命宣傳和組織活動。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創立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在章程裡,他明確指出興中會的宗旨是“振興中華”。孫中山把鬥爭綱領概括為“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綱領。興中會的建立,標誌著孫中山開始踏上民主革命道路。
滿清政府自然是不會放過孫中山及革命黨的,他們在全球追捕,遭到通緝的孫中山只好開始了長期的海外流亡生活。
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聯絡了一些興中會和其他革命組織的成員,成立了中國同盟會。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由孫中山擔任同盟會總理。同盟會的章程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不久孫中山又提出了三民主義,及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
同盟會建立以後,有一文一武兩個主要任務。文的一面,是與以康有為為首的保皇派展開針鋒相對的論戰;武的一面,是策劃、組織和發動一系列武裝起義,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然而,這些武裝起義基本都失敗了,因為此時的革命黨依然缺乏群眾基礎,而且實力依然很弱,因此起義都遭到了清政府的殘酷鎮壓。然而,從積極的一面來看,這些武裝起義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傳播了革命思想,為辛亥革命的到來做了重要準備。
此時的清政府正在大力訓練新軍。經過多年戰爭,晚清政府發現滿洲八旗軍和綠營早已腐朽不堪重用,只好放權給漢族大臣按照西方軍制訓練新軍。統治者們萬萬沒想到,革命思想迅速在新軍中傳播,這些他們自己打造的新軍,最後竟然成了清王朝的掘墓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新軍最先發動起義,攻佔武漢三鎮。各省革命黨人紛紛響應,到11月下旬,全國25個省區中,已經有十幾個省宣佈獨立,支援革命。此時的孫中山人在美國,聽到武昌起義的訊息後,他本來想立即回國參加革命,但是經過再三考慮,他認為自己當前的主要工作是外交,一方面他希望各國不要干涉,斷絕清政府的後援,另一方面他希望能為即將成立的共和政府爭取更多資本主義國家的支援。然而,從革命發生時,直到孫中山逝世,這些資本主義列強都沒有支援中國革命,相反他們支援地方軍閥混戰,一個四分五裂的中國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1911年底,孫中山回到國內,經過宣佈獨立的17省代表投票選舉,他當選為中華民國政府第一任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組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宣告誕生。
中華民國成立後,孫中山以臨時大總統的名義,公佈了一系列有利於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政策和法令。1912年3月,孫中山頒佈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成文法。這部法律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三權分立”原則,在中國建立一個實行議會制和責任內閣制的資產階級共和國。臨時約法以法律形式否定了君主制獨裁專權,賦予國民自由權利,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
辛亥革命最偉大的歷史功績就在於,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一舉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從此中國沒有了皇帝,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3. 革命勝利果實被竊取
武昌起義爆發後,清政府下令,派袁世凱出兵鎮壓革命。袁世凱一方面整軍備戰,一方面觀察風向,充分顯示出了一個政治投機分子的老滑頭本色。南方的革命黨人拋來橄欖枝,表示只要老袁支援革命,支援民主共和,以後大總統的位子可以讓給他來做。
我們很多學者,站在現代的角度,批判當時的革命者具有資產階級軟弱性,這是不客觀的。分析歷史,從來都不能搞馬後炮,跳出時代侷限性。就拿當時的革命黨人來說,他們最大的問題,一是群眾基礎仍不夠,二是手裡缺錢,三是手裡缺槍。他們的問題與其說成是資產階級軟弱性,不如說成是無奈。
革命是資產階級主導的,而當時的中國是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狀態,資產階級的力量不夠強大,封建地主們把持著整個社會的高階資源,廣大老百姓仍然處於文盲、赤貧和落後狀態。群眾並沒有被喚醒,大部分人也不會理解革命的意義是什麼,只當又是一次改朝換代。參見魯迅先生的小說《阿Q正傳》,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這次革命的一些社會背景和先天不足了。
新成立的臨時政府,還沒有能力建立能夠支援革命到底的財政制度,據說當時的南京國庫,連維繫現有運轉的資金都捉襟見肘,更不用說招兵買馬,用武力統一全國了。
而當時的南方各省,雖然很多省份宣稱獨立,支援革命,但是武裝大多掌握在各省的軍閥手中。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並沒有強大而統一的武裝力量,槍桿子不硬,你幹啥都不順。
可以想象,如果此時的南方革命黨不做出妥協,吸引袁世凱支援革命,那麼手裡傢伙硬的袁世凱聽從清政府指令,帶著他的北洋新軍南下,革命成果還能否保住?革命黨人此時能做的選擇並不多,他們只能安慰自己,做最樂觀的估計,希望老袁是一個守信的人,只要他支援民主共和,大總統給他做也無妨。
1912年2月12日,先是在袁世凱的逼迫下,清政府宣統皇帝溥儀宣佈退位,接著是在3月,袁世凱接過孫中山先生手中的權力棒,正式就任大總統。
老袁在總統的位子上坐穩後,很快就撕下了支援民主共和的偽裝,逐漸暴露出他的目標:當皇帝。為此他不但派人制造血案,刺殺主張議會政治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人宋教仁,然後又搞“善後大借款”,向西方財團借錢買軍火,準備鎮壓革命力量。
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
為了維護民主共和,孫中山領導革命黨人,在1913年7月,組織發動“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但是很快就失敗了。袁世凱在1915年復辟帝制,遭到了全國人民的討伐,因為大家都是來搞民主共和來了嘛,你當個大總統權力大一點就大一點,好歹還有個民主共和的樣子,但你想倒行逆施當皇帝,這不是開歷史倒車嘛,別說老百姓怎麼想,革命黨人不會答應,就是各省軍閥也不會答應。在全國上下一片唾罵聲中,老袁最後只好取消了帝制,在鬱悶中掛掉了。
老袁死後,他的北洋軍閥分裂成了直、皖、奉三大派系。皖系軍閥段祺瑞把持了中央政權,老段也要搞獨裁專制,他拒絕恢復象徵民主共和制度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被老袁解散掉的國會,還出賣主權以換取帝國主義支援他。孫中山先後在1917年和1920年組織了兩次“護法運動”,想依靠軍閥武裝的支援,討伐段祺瑞,維護臨時約法,維護民主共和,但最後都失敗了。
從辛亥革命以及後面的歷史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缺錢少槍的孫中山和革命黨人,希望依靠西方列強和國內軍閥的支援,維護革命成果,最後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4. 遺願:中國富強,和平統一
1912年,在孫中山主持下,同盟會聯合其他一些革命黨派,改組為國民黨。1919年,國民黨正式稱為中國國民黨。
孫中山的革命思想,主要是三民主義,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終極目標就是讓中國富強。在1912年3月孫中山把大總統寶座讓給袁世凱後,孫中山認為,中國發展的政治障礙已經掃除,“五族共和”以及“主權在民”,三民主義中的兩個主義已經實現,接下來就可以一心一意地致力於民生主義了。
孫中山認為,實現民生主義,最切實際的就是發展實業,而發展實業的重點在於交通運輸,這跟我們今天所說的“要致富,先修路”是一個道理。孫中山先後提出了修建鐵路、疏通內河和建造海港計劃,並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使中國富強起來。
但當時的中國,四分五裂,上面有袁世凱復闢帝制、北洋軍閥獨裁專制,下面有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孫中山興建實業使國家富強的計劃,沒有實現,也不可能實現。
捍衛民主共和制度的鬥爭,屢屢失敗,給孫中山帶來極大的困惑。後來兩次大事件給了孫中山啟發,第一個是1917年發生在俄國的十月革命,俄國革命黨人依靠覺醒起來的工農聯盟,依靠革命群眾的力量,取得了革命勝利,並維護了革命成果。第二個是發生在1919年的五四運動,以學生遊行帶動起來的群眾抗議活動,最終使得北洋政府受到極大壓力,沒有敢在賣國合約上簽字。這兩次事件,裡面都有一個主力軍,群眾,也就是人民。
第二次護法運動失敗後,孫中山避居上海,和中共黨員李大釗等人多次接觸,瞭解到了共產黨人的主張,瞭解到了工農革命運動。孫中山排除一切阻力和干擾,適時做出了順應時代潮流的轉變。1924年第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孫中山接受中國共產黨“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張,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把舊三民主義發展成新三民主義,奠定了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直係軍閥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並電邀孫中山北上主持大計,共商國是。在北上途中,孫中山在上海寓所招待各報記者,發表了一篇題為《國民革命為解決中國內亂之法》的演說,指出中國禍亂的根本在於軍閥和援助軍閥的帝國主義。他指出,第一要打破軍閥,第二要打破援助軍閥的帝國,打破這兩個東西,中國才可以和平統一,才可以長治久安。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病在北京逝世,留下總理遺囑,希望革命同志繼續努力,為中國自由平等努力。孫中山畢生致力於中國的民主革命事業,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5. 誰更有資格紀念辛亥革命和孫中山先生
看完了辛亥革命的歷史,我們再回頭來想想,辛亥革命到底革了個啥?誰更有資格紀念辛亥革命?歷史給辛亥革命的定義是,革命成功了,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但是革命勝利果實被竊取了。
海峽對岸的一些不友好言論,質疑我們紀念辛亥革命的資格,目的不一。他們的出發點,要麼是分裂主義,要麼是所謂的正統論,然而,但凡好好看一下辛亥革命這段歷史,瞭解一下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和抱負,也不會相信蔡阿姨和果黨那一套說辭。
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在於中國之富強,國家之統一,民族之和諧,民生之幸福,這些都是我們這邊正在做的事情。
那邊呢,蔣委員長就不說了,雖然他違背了總理的革命理念,但至少在大局觀上維持著國家統一。 看看今天的果黨,天天玩文字遊戲,玩隱性分裂,哪一點符合總理遺囑的精神?
還是那句話,看一個人,不要看他說什麼,而要看他做什麼。在現今的中國,是誰在為國家的和平統一而努力,是誰在為全中國人民的福祉在奮鬥,再想想誰更有資格紀念辛亥革命的問題,除非是在這個問題上眼瞎和裝瞎的人,這個問題,早就不用再爭論了。
全文完,感謝閱讀。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