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將星輩出,謀士如雨。
《三國演義》這本書刻畫人物,栩栩如生。以劉備為正角,曹操為反角,孫權為輔角,間或描寫其它諸侯,以史實為背景,大略歷史是正確的,把歷史大事件鑲嵌在小說背景上,不像《水滸傳》那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為主,而是以史實為主。
這本書的流傳,甚至扭轉了人們對歷史的認知,曹操、劉關張、諸葛亮、周瑜等等形象,在人們的認知中根深蒂固,認為歷史上人物的形象就是小說裡描寫的那樣,曹操奸雄,劉備仁義,諸葛智謀,關張豪邁,周瑜狹窄等等。這些成了大眾的普遍認知,《三國演義》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從網路小說穿越歷史類出現,到現在各種型別百花齊放,三國小說一直是比較重要的分支之一。目前仍然有不少的三國小說在連載,追書的人也不少。
《三國演義》的出現,使三國時期成了人們最為了解的歷史時期,幾乎每個人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透過小說,我們瞭解了三國時期亂世人不如狗,生生把幾千萬人口的國家打剩下了幾百萬人,是後世五胡亂華的引子。在三國演義裡,從帝王到諸侯,不論將軍還是謀士,沒有人把普通老百姓當人看,最多看做是比較重要的工具。黃巾起義是百姓活不下去了,人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曹操屠城,用人肉做軍糧。遍地是山賊流寇,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這個時期是人口消失最多的時期!五胡亂華的三百年間,也沒有三國的幾十年間死的人多!
一千八百多年過去了,歷史的真相早已不為人知。雖然陳壽的《三國志》可信度也不太高,但畢競應該是最接近史實了。易中天先生把三國品得妙趣橫生,人物的真實形象、歷史形象、大眾形象分析的非常透徹,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易中天品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