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性”三分的觀點
人物 |
觀點 |
人性與教育作用的關係 |
孔子 |
性相近:性——先天素質 生而知之者,上也——上智 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中人 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下愚 |
唯上知與下愚不移——教育的物件主要是中人 |
董仲舒(性三品說最早提出者) |
董仲舒認為人性是人天生的素質,人性中既有“仁氣”,也有“貪氣”,前者是有利於促進發展封建社會道德的先天因素,後者是與封建社會道德相牴觸的先天因素。 斗筲之性——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慾望,主要表現為性惡,需要刑罰來制止(貪氣) 中民之性——具有善惡兩面,能夠透過教育向善,是教育的主要物件 聖人之性——自覺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慾望,向善發展(仁氣) |
教育對不同的人起不同的作用,教育的主要物件是具有“中民”之性的中民 |
王充 |
人有善惡之分,其原因在於稟賦的不同,稟氣的厚薄決定人性的善惡 中人以上——生來就善的人 中人——無善無惡或善惡混雜的人 中人以下——生來就惡的人 |
教育和環境對人性發展其重要作用,人性善惡關鍵在於教育,教育可以改造人性 |
韓愈(人性包括性和情) |
人性中除了性以外,還有情,性是先天具有的(內容是仁、禮、信、義、智等五德);情是後天習染的(表現為喜、怒、哀、懼、愛、惡、欲等七情) 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上品,善的,以仁德為主,產生上品的情 中焉者,可導而上下也——中品,可能善也可能惡,仁德不足或有所違背,對應中品的情 下焉者,惡焉而已矣——下品,惡的,違反仁德和其他方面的隊形,對應下品的情 |
1.教育只能在已定的人性品位內發生作用——性可移,但性的品級不可移,不同等級的人接受教育的權利不一樣 2.決定人發展的主要因素是人性——教育不可能改變人性 3.人性決定了教育的主要內容 |
二、性善論與性惡論
代表人 |
觀點 |
教育作用 |
與人身心發展動因論的關係 |
|
性善論 |
孟子 |
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人性生來就是善的 |
教育是擴充“善性”的過程 |
內發論 |
性惡論 |
荀子 |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性:與生俱來的自然屬性,人性是惡的;偽:後天習得的社會行為 |
化性起偽 |
外鑠論 |
三、人性素絲說——墨子
《墨子·所染》: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從這句話可以得出以下觀點:
1.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生來的人性不過如同待染的素絲。
2.將素絲放到什麼顏色的染缸中就會變成什麼顏色——有什麼樣的環境和教育就能造成什麼樣的人。
3.墨子的教育作用主要是從人性平等的立場去闡述的,強調教育和環境對人性形成的影響,強調要慎其所染,選擇所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