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辦高校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民辦高等教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從作為高等教育發展的“補充力量”,逐漸成長為一支“重要力量”。從高考恢復以來,民辦高校初步形成,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國家對教育的重視,民辦高校逐漸興起到現在遍佈全國各地。根據教育部資料統計,2020年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學校數量為761所,比2019年增加4所。
資料來源:教育部,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民辦教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改革,得到了國家和政策的支援,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發展規模巨大,逐漸形成了龐大的產業鏈,逐漸由教育體系的補充 部分成為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根據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市場規模為1502億元,同比增長11.4%。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民辦高等教育學生和師資力量
由於中國民辦高等教育院校的社會接受度及認可度正逐步提高,2020年,我國民辦高校普通本專科招生236.07萬人,比上年增加17.62萬人,增長7.46%。民辦高等院校擁有專業設定靈活,重點突出產教融合、校企結合等優勢,民辦高等院校更加關注市場需求,在大學生就業越來越嚴峻的形勢下,民辦高等教育將獲得更多的生源。
資料來源:教育部,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在校學生數量來看,中國民辦高等教育普通本科和普通專科人數均保持逐年增長的趨勢,到2020年,我國民辦學校在校生人數達到791.34萬人,其中普通本科在校生數量達到4681871人;普通專科學生數量達到3231505人。
資料來源:教育部,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釋出的《2021-2026年中國民辦高等教育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規劃建議報告》
教育的好壞關係著一個國家的興衰,中國一直把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對教育的投入比重也越來越大,高等教育學校(機構)師資情況也不斷改善。
從民辦普通高等教育總體師資情況來看,民辦普通高等教育師資力量在不斷加大。2016-2020年,民辦普通高等教育教職工數和專任教師數均逐年增加,2020年,民辦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職工人數為462250人,專任教師為339777人。
資料來源:教育部,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民辦高等教育企業和政策
民辦高等教育是我國公立高等教育的補充,彌補了公立教育的不足之處,民辦高等教育是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高等教育發展有助於推動高等教育的多樣化,中國政府對於民辦教育發展的總體態度為“鼓勵民辦教育事業發展,服從國計民生大局”,積極引導民辦高等教育發展。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民辦學校和非民辦學校則是從辦學主體上來區分的。民辦學校有三個明顯特徵:1.舉辦人不是國家機構;2.資金來源於非國家財政性經費;3.面向社會舉辦學校,也就是面向社會招收學生和學員,服務於不特定的群體和公民個人,而不是隻招收某個團體、企業、行業、系統和特定群體的人為學生或學員。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民辦高校高等教育存在的問題
1、資金有限,薪資和待遇不足
我國現有的民辦高校大多都是透過企業、社會集團以及個人投資等方式並且自負盈虧建立的一種國家高等教育體制,因此在資金和待遇方面不如透過政府部門或者國家撥款建立扶助的公辦學校。民辦高校一般建立時間較短,在人才引進這方面存在薪資和待遇水平不足等問題,很難吸引高層次人才,而高層次優秀人才選擇就業崗位的主要因素就是薪資和待遇問題,在這方面民辦高校與公辦高校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民辦高校在人才引進時會受到較大的限制。
2、專業設定少,缺少辦學特色
隨著越來越多民辦高校的建立,同時也引發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大多數民辦高校存在盲目追隨的觀念,一直跟隨著公辦高校設定熱門專業,由於熱門專業更需要高層次人才來授業,而民辦高校在師資力量方面存在不足,過多設定熱門專業導致在師資和專業授課兩方面產生了不平衡的問題,無法支撐專業的教學需求。
在辦學方面,民辦高等教育普遍受歡迎的原因是民辦高校建校靈活並且具有很強的適應性,且培養出的應用型人才能夠更快地適應社會需要,滿足崗位需求。但是,仍有一些民辦高校存在一直模仿公辦高校辦校風格的問題,以公辦高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思想套用在民辦高校上,甚至有的學校逐漸走向了以盈利為目的的辦學模式,違背了建校理念和辦學初衷,這些問題的逐漸凸顯使民辦高校的影響力和形象在人們心目中不斷下滑。
3、不重視科研,辦學基礎薄弱
部分民辦高校開設了研究生教育,在教育質量上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仍有許多民辦高校在科研投入上重視不足,只關注其他方面的建設,科研資金投入少,導致科研能力不足,民辦高校獲得科研課題的機會較少。
華經情報網隸屬於華經產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製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汽車電子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