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徐姐(我閨女暱稱)回來跟我說,她生病了。我嚇了一跳,趕緊追問她哪裡不舒服。
結果她跟我說:“同學們都說我得了‘社交牛掰症’!”好吧,只要你不覺得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在我看來,它代表一個人在陌生的環境裡,可以很快與周圍人群融洽交流,並快速獲得好感。
當然,這不意味著這個人要跟周圍所有人成為朋友。
儘管徐姐總覺得自己人緣好,但她終究是個孩子,有好勝之心、自然就會有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
以前我會囑咐她,如果有人欺負你,先詢問原因再警告對方,警告無效的情況下可以還手。畢竟有些事情“忍無可忍,無須再忍”。
但是隨著她年齡的增長,她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不知不覺中我對她的叮囑也變成了“得饒人處且饒人。”
對付熊孩子,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前些日子她住院的時候,因為玩牌兒跟小病友產生了矛盾。
在她們玩牌兒的過程裡,徐姐因為年齡最大自然一直在贏,由此引發了小病友的不滿。
當然這事兒我也有責任,她小時候我們陪她玩牌的時候也不怎麼讓著她。
結果有個小病友開始耍賴,還汙衊徐姐藏牌欺負她。徐姐看她年紀小就沒有計較,還哄著她說那這局不算咱們繼續玩兒吧。
但是小病友不依不饒,繼續指責徐姐藏牌。
徐姐解釋、忍讓無果,哪怕是同屋一起玩牌的小病友們都幫徐姐作證,她也不依,說徐姐不懂得謙讓,必須給她道歉。
最終還把護士姐姐也鬧過來了。
可想而知,護士姐姐的解決方法簡單粗暴 —— 不能好好玩兒,就都不要玩兒了。
小病友碰了一鼻子灰,自然不服,撲克牌被護士姐姐沒收了,大家都很失落。這時候小病友又把不能繼續玩牌的鍋推給徐姐。
徐姐考慮到自己要出院了,也沒有客氣,她直言不諱地跟小姑娘據理力爭。後來對方被她懟得啞口無言。
用她的原話說就是:“別以為我年齡大就必須讓著她,看我不懟死她的。”
徐姐還說,相處幾天她發現,那孩子就是有公主病,後來我們全病房的人都不愛搭理她。
我暗自偷笑地安撫她,萍水相逢不必計較,既然她不講道理,就要學會懶得生氣,不必與對方糾纏。
你要知道,熊孩子的背後永遠都有熊父母在給他們撐腰。
小病友知道自己不講道理,沒有死纏爛打,這樣還好。
若是她將此事添油加醋地告知父母,你怎麼知道熊父母不會小題大做的跑去醫院找你和護士姐姐的麻煩。
我想說在這個世界上,怕是沒有不明事理的孩子,只有不懂道理的父母。
熊父母們以為過度保護自己的孩子,就是愛孩子,但實際上卻是害了他們。
終有一天,有人會替他們管教孩子,到那個時候,他們的孩子只會傷得更重。
如果那些熊父母能夠早點理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那麼生活中的熊孩子至少能減少一半。
班集體就是一個“小社會”
徐姐今年13歲,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情緒起伏比較大,敏感脆弱又愛面子,生活中遇到問題不夠冷靜、容易急躁,處理事情也不夠全面。
這是他們的情緒特點,同時也是他們學習掌控情緒、妥善處理情緒、表達自己情感的好時機。
徐姐一開啟手機,臉色就越來越難看。開始回覆微信的語氣比較平和,後來就越來越急躁,音調提高了許多,語氣裡還夾帶著些許不滿和怨氣。
看情況不對,我趕緊問她出了什麼事。
事情是這樣的,作為班級板報組組長,徐姐管理著幾名組員。
開學第一期板報需要在一週之內完成。組裡有個協助徐姐畫畫的組員遇到班主任,班主任就順便跟她交代了一下板報主題。
這位組員將班主任的話轉告給徐姐,然後讓徐姐畫出主題內容,徐姐爽快地一口答應下來。
主題畫出來後,徐姐帶頭開始在微信組群裡面討論板報整體配圖。
大家討論到差不多的時候,那位組員突然發聲說徐姐對主題圖畫內容理解有誤,應該重新畫。
徐姐看到後非常生氣,主題圖畫她明明已經給這位組員看過。
為什麼一直在群裡不出聲,非要等所有事情都確定下來再全部推翻,那麼這兩天大家不是都白忙活了嗎?
看到徐姐發威,對方改口說自己剛才沒有仔細看,要是組長不想改就算了,其實也無所謂的,差不多就行了,還是聽組長的安排吧。
她這麼一說,徐姐就更生氣了。她覺得對方唧唧歪歪的在群組裡委屈巴巴的說話,好像自己欺負了她似的。
搞懂了事情前因後果,我提醒徐姐自檢,她表示很不服氣。
我只好給她分析:
作為組長,你的工作職責就是讓每個組員都發揮自己的長處,提高效率、共同完成班集體板報工作。
那位組員本來有繪畫能力,事先又與班主任進行了溝通。
那麼,或許她出於某種原因並不想畫板報,而是直接把這件事情交給了你。
這就相當於她從最開始,就把自己的工作推給了你。
這麼一來,如果畫得好,在班主任看來,未嘗不是她的功勞。如果畫得不好,那麼她可以說是你理解錯了。
你出於自信接過了繪畫工作,但是由於你並沒有與班主任直接溝通,所以導致你對板報的主題理解出現了偏差。
仔細想一想,這是不是有點“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意思?
現在你再考慮一下,接下來應該怎麼做?
徐姐想了想說,現在改畫應該趕得及,我直接跟班主任老師聯絡一下。
對嘍!我表揚徐姐,出現問題就要先想著解決問題,而不是討論責任、激化矛盾。
下次要記得,誰接過手的工作就由誰來完成。
等你成年參加工作以後也是如此,不搶他人的功勞、也不替他人背黑鍋,各盡其事、各司其職。
關於那位組員,你需要在組群裡要求她加入改畫的工作。為了共同的目標,發揮自己特長共同協作,才能保證板報工作的順利進行。
這才是真正的團隊精神。
勤與孩子溝通,幫助她學習站在自己和對方的角度來看待、處理問題,不僅能加深你們之間的感情。
更重要的一點,你給予孩子的支援和肯定,才是最大限度的愛。
如何成為一對合格的虎父母
有的朋友認為我給孩子講得太多太早,覺得她畢竟才13歲、還是個孩子,就應該活得單純而善良。
但是也有朋友支援我的做法,她們的孩子有時候因為總是顧及他人感受,在工作和生活裡吃盡了苦頭。
我的實際想法卻是,自己沒養出熊孩子,也不想孩子被熊孩子們欺負,保護好自己才有能力去愛護他人。
如果你同意我的觀點,也想成為虎父母,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 教導孩子敬畏生命,生命是最可貴的,只有學會敬畏生命才是愛護自己的第一步。
- 愛自己的孩子不需要任何附加條件,保持高期望值、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 以身作則地引導孩子熱愛讀書、努力工作。
- 允許孩子發洩自己的情緒,引導他們說出原因並學習控制壞情緒。
- 允許他們對自己的事情有選擇的權利,同時他們必須承擔相應後果。
- 鼓勵他們擁有健康的興趣和愛好,學會肯定他們的想法和行為,修正不好的。
- 在孩子不相信自己的時候,你要相信他們。
- 送給孩子一句話,我告誡徐姐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保持善良和寬容,但是要有自己的底線。
我想,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沒人能夠做到盡善盡美。
也許我們能夠做到的,只不過是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長。
我看過一段暖化人心的影片,一個小女孩告訴自己的媽媽,她愛媽媽比媽媽愛自己要多得多。
她的媽媽很疑惑地問為什麼,小女孩回答:“你是從我出生的時候才開始愛我的,在我出生之前還有好多年,你都不認識我。
而我是從一出生就開始愛你了,今生今世都愛你。”
所以你看,我們已經欠自己的孩子很多很多愛了,此生此世都還不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