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大都讀過或者看過“三國演義”或者是更偏向於歷史事實的“三國志”。我們在看書或者影視作品的時候都會偏向於一方武將。看武將姓名的時候都會觀察到一個地方。那就是三國時期不論是哪一個陣營的武將,他們的名字大都是兩個字的。
我這裡要先說一下“性”和“名”的區別和“名”和“字”的區別。其中的姓大家都知道是由你們父輩傳下來的,一般你父親姓什麼你就姓什麼。
 其中中華古姓的最初來源是基於“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圖騰崇拜與祖先崇拜。原始圖騰崇拜是中華古姓的根源,大量古代文獻佐證了這一觀點。
當時社會氏族以母系為中心,帝王都以女旁為姓,隨著人口的增多,其他的姓氏也逐漸增多。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便產生了。
氏的出現是人類歷史的腳步在邁進階級社會。姓和氏,是人類進步的兩個階段,是文明的產物。
夏、商時期,貴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為氏,意思相當於家或族。夏王室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為己姓,己姓中有蘇、顧、溫、董、豢龍等氏。商王室為殷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韋為彭姓。商代還有條氏、徐氏、蕭氏等十三個姓。
而在“姓”後面的名是和“姓”相伴想生的 。“姓”後面的“名”大多是你家人對你的一種美好的寓意和期許。也可以作為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區分。
而“名”和“字也有不同。
1.取名與取字的時間不同
先命名後取字,根據周代禮制規定,孩子出生三個月,由父親給他命名,男性二十歲舉行冠禮時取字,女性十五歲舉行笄禮時取字。
2、字義不同
“名”是本名的意思,“字”是表字的意思。古人用姓氏加上“名”和“字”來指代一個人。姓名是一個人的社會符號,表示了這個人的存在。“字”是對“名”的補充,一般用名的本意相近詞或者相反詞來充當。例如李白,字太白;韓愈,字退之等。
3、功能不同
在古代,人在成年後,社會上會給予相應的尊重。這個時候,長輩可以直呼其名,但是同輩人就不適合這樣了。據《禮記·檀弓》所載:“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因此,名字只有長輩可以稱呼或者自己作謙稱時用,一般的同輩朋友會稱呼他的字。
而三國時期的武將的名字可以分為三類。第一種是有名無“字”的。第二種是有“名”無姓的。第三種是有名有“字”的。
比如第一種型別的人有許褚和典韋之類的,第二類就如貂蟬一類的。而第三類的人名最多,列如張飛字翼德,關羽字雲長,張遼字文遠
那為什麼三國時期的人名大多為兩個字呢。
一是避諱禮制。先秦的《禮記·曲禮》規定“二名不偏諱”,意思是說:如果兩字為名,只諱言其一字,另一字可不諱。隨著避諱制度的漸趨嚴密,“二字不偏諱”也成非禮了,不如“一字為名令難言而易諱”。
二是“王莽改制”。西漢末年,王莽上臺之後,將全國土地改稱“王田”,奴婢改稱“私屬”,均不得買賣;還曾屢改幣制,更改官制,改了官名改地名,改了地名改人名,他下達了禁止使用二字名字的法令。
《漢書·王莽傳》載:“莽念中國已平,唯四夷未有異,乃遣使者齎黃金幣帛,重賂匈奴單于,使上書言:‘聞中國譏二名,故名囊知牙斯今更名知,慕從聖制。’”這則史料告訴我們,王莽做了皇帝后,派遣使者攜帶金銀財寶送給匈奴的單于。單于回覆說:聽說中國取消二字名,我原名囊知牙斯,現在改名為知,以服從“聖制”。
王莽取消雙名而主用單名的制度,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造成後來東漢、三國等朝代取單名之風達300餘年之久。王莽的長孫王宗本名叫王會宗,此人覬覦祖父大位,事敗自殺,王莽在宣佈對他的處理時還不忘名字的事,指定恢復他的原名,用雙名錶示懲罰。
所以在三國時期的人名的“名”大多為單數,而兩個字的名為賤民。在三國時期是不會出現那種名字的。如果你在“三國演義”讀到兩個字的“名”,那麼大機率那個人物一定是作者虛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