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一直相信一個常聽到的理論就是,想要給別人一杯水的量,你至少得有一桶水。
最近看了一本書《費曼學習法》,卻讓我對這個觀點產生了質疑。
如果真的有一桶水的量,就完全有能力倒出一桶水。
我現在對於大量閱讀這件事是持懷疑態度的,除非一個人聰明過人,過目不忘,一般的人必須是透過很長時間的積累才能做到大量閱讀的。
閱讀其實是個篩選的過程,當你篩選的能力不夠強的時候,你會經歷很長時間的無效閱讀。
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無關緊要的,所以看過即忘,這樣的閱讀效率就會很低。
就算告訴你適合讀什麼樣的書,讀過即忘的讀書習慣也並不能帶給你顯著的進步。
所以真正能夠學以致用的閱讀步驟應該是怎樣的呢?這裡也根據自己的一些閱讀經驗和體會分享一下:
第一步是篩選,也就是粗讀一遍,瞭解一本書是否值得一讀,或者有沒有為我所用的地方。
第二步是選擇,就是選擇要不要整本書精讀一遍,還是隻有部分內容需要精讀。
第三步是精讀篩選過的內容,這一步必須要透過輸出來檢驗閱讀的效果。
輸出了一杯水,你就只有一杯水;輸出了一桶水,你才會有一桶水。
所以發現了嗎?你看了那麼多的書沒有什麼用,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語言把你認為重要的內容表達出來?
你會發現,你以為很容易理解的內容卻一句話也表達不出來,你看過的內容卻什麼都想不起來。
所以第四步就是重複精讀。
輸出一遍發現自己只記了個大概,那就再讀一遍,就又記得一些更具體的東西了。
《費曼學習法》這本書中提到了一個比較形象的例子:
現在請你去參觀一所房子,然後讓你描述一下房子裡有什麼,你也許只能記得有幾個房間,有幾張桌子,窗簾是什麼顏色的。
第二次進去以後你又能回憶到更多的細節,比如有沒有空調,有幾個插座,廚房有什麼樣的餐具等等。
隨著你進去的次數越多,你能夠記得的東西也就越具體。
所以重複地精讀可以捕捉到更多的資訊。
我經常發現重讀同樣一本書,感受都會不一樣,每一次總能注意到之前沒有注意過的細節,這就是注意力的盲點,需要不斷地重新探索才能發現這些區域。
透過這樣不斷地練習以後你會發現,你閱讀和輸出的能力會越來越強,速度也會越來越快。
閱讀的目的是做到學以致用,你有一杯水卻倒不出一杯水,那就說明閱讀是無效的。
這一步是閱讀的難點,寫作的人也是透過反覆練習這一步,慢慢鍛煉出了自己快速閱讀和寫作的能力。
所以閱讀千萬不要只圖量,那些數字沒有什麼意義的,輸出的量才決定著你到底有幾斤幾兩。
用每一天的輸出倒逼著輸入,才能真正做到每天進步一點點。日拱一卒,不期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