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昭帝始元六年,由執政大臣霍光組織,六十餘從全國徵召來的文人學士,與以桑弘羊為首的政府官員進行了一次長達五個月的會議,雙方人員圍繞鹽鐵和酒類政府專營、平準均輸、對待匈奴的政策,以及治國理政的方針等問題,作了激烈的爭辯,這就是著名的鹽鐵會議。此次會議的召開,源於昭帝朝對漢武帝所推行的一系列經濟政策的反思。漢武帝為解決北方匈奴的侵擾,決定推行桑弘羊等人制定的鹽鐵官營、酒類專賣及均輸、平準等政策,這些措施雖然極大地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為武帝朝多次的大規模戰爭提供了經濟保障,但由此產生的多種弊端,使得底層民眾的負擔越來越重,至武帝晚年時,“海內虛耗,戶口減半”,民間起義不斷,鹽鐵會議便是在此背景下召開。
在這次會議上,這些文人學士們對漢武帝朝推行的鹽鐵專營等政策作了全面的抨擊,他們開篇明義,“今郡國有鹽、鐵、酒榷、均輸,與民爭利,散敦厚之樸,成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趨末者眾”,認為鹽鐵專營等政策,是與民爭利,最終會導致整個社會風氣的惡化。他們要求“罷鹽鐵、酒榷、均輸”,主張“進本退末,廣利農業”,施行惠民的政策。以桑弘羊為首的大夫則站在中央政府的立場,對鹽鐵官營、平準、均輸等政策採取維護的態度,認為這些措施“有益於國,無害於人”,既可以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又有利於抑制富商大賈對底層民眾的兼併掠奪,堅決不可廢止。雙方針鋒相對,進行了極為激烈的爭論。雖然長達五個月的會議結束後,僅郡國酒榷和關內鐵官被罷黜,其他政策仍維持不變,但這次會議對漢朝今後的政治走向還是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數十年後,此次會議的討論記錄由桓寬整理編修,而成《鹽鐵論》一書。
《鹽鐵論》不僅儲存了西漢中期大量極為珍貴的經濟和思想史料,也成為後人汲取政治智慧的豐富源泉,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引用此書,表達治國理政的某些理念。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因時而治的為政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6月16日的《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上的講話》中,引用了《鹽鐵論·遵道》的“欲粟者務時,欲治者因世”。這句話有特定的語境,當時與會的文人學士認為,“聖王之治世,不離仁義”,從黃帝到三王,他們皆以仁義教化民眾,這是百世不變之道,而另一方丞相史提出異議,認為賢良文士只知道因循守舊,不知權變,為政者應根據時勢的變化,及時調整政策,就像種粟者想要有一個好的收成,便須隨季節的變化,及時地施肥除草一樣。毫無疑問,丞相史的觀點是非常正確的,現實政治複雜多變,我們在遵循總體方針大體不變的情況下,還需要因時而治,如果循古不化,膠柱鼓瑟,只會導致嚴重的政治後果。
習近平總書記在《共同創造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在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的主旨演講》中所引用的《鹽鐵論·憂邊》“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世而制”一句,無疑也體現了這種“因時而治”的為政理念。桑弘羊等人在這一篇提出,鹽鐵、平準、均輸等政策施行已久,如果貿然廢除,是對漢武帝功德的否定,會對先帝的形象造成負面影響,而賢良文士提出異議,認為明智的治理者,會隨時間和世勢的變化,及時調整,並制定新的政策。這種觀點與前文是一致的,可見無論是賢良文士,還是御史大夫,他們在不同的語境下均信奉“因時而治”的為政理念。“因時而治”的觀念來源較早,《韓非子·五蠹》曰:“聖人不期循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稍早於《鹽鐵論》的《淮南子·氾論》曰:“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政教有經,而令行為上。苟利於民,不必法古,苟周於事,不必循舊。……故聖人法與時變,禮與俗化。”這是非常正確的,為政的根本在於為民,只要對民眾有利,為政者便應調整施政方針,而不必拘泥於是否遵循先王之道。
二,有弊則補的治國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12月20日的《在慶祝澳門迴歸祖國20週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講話》中引用了《鹽鐵論·申韓》的“善為政者,弊則補之,決則塞之”一句。此言由桑弘羊等人提出,他們認為如果政治上有小的弊端,就要及時糾正,就像衣服有破損,應及時縫補,堤壩有決口,應快速堵塞,人有疾病,應迅速就醫一樣。如果放任不管,而等到江河決堤、重病膏肓,就可能造成“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後果。
有弊則補的治國理念,也適用於廉政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引用了《鹽鐵論·後刑》的“鋤一害而眾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一句。《後刑》篇是賢士和大夫關於用刑的討論,賢士主張“先德後刑”,即以德教化民眾,從而達到“刑設而不犯”的目標。但這種設想過於理想化,現實社會存在各種品性之人,有善人也有惡人,如果不及時懲治惡人,就有可能導致整個社會風氣的惡化,因此桑弘羊等人主張“人君不畜惡民”,惡民就像農田裡的雜草,如果不鋤掉,就會對禾苗造成損害。今天社會上的貪腐之人,就像良田裡的雜草,雖難以避免,但只要有弊則補,及時剷除,社會風氣就會好轉,政治生態才會清明,國家治理方能平穩推進。
總之,《鹽鐵論》這部兩千多年前的著作,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過時,無論是賢良文士對儒家理想的堅守,還是御史大夫對現實政治的考量,都包含著豐富的政治智慧,值得後人細細探索和體會。
欄目主編:王多 題圖來源:上觀圖編 圖片編輯:朱瓅
作者單位: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
來源:作者:餘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