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課外閱讀上的作用何在(五)
作為重視孩子的課外閱讀之家長而言,除了注意上述幾點以外、最困難的問題恐怕就是如何讓識字不多的小朋友愛上閱讀,尤其是讓學齡前的小朋友開始閱讀。對此問題,因為我甚少接觸這方面的家長、並不能拿出來一個比較靠譜的辦法。儘管我三十多年前、曾經為此精心引導過我三四歲的兒子,並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孩子們的課外閱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最少要在家長的眼皮底下貫穿整個中小學吧?所以,為了維持這種閱讀的深度與廣度、家長最好做到與孩子的閱讀同步進行,他正在閱讀的書籍、家長也應該爭取同步看一遍。目的在於:你可以與其平等討論、擴充套件他的思考範圍。
比如你學齡前的孩子看了小紅帽的故事,你並不能保證他是否看懂了;此時你大可以信口雌黃地與孩子“認真”討論:“我小時候看過這本書,一個大老虎戴著小紅帽到處臭美,把一個諷刺它的小男孩一口吞了。”
一般情況下,真正看懂了此故事的孩子多半會義憤填膺地與你這個愚不可及的父母爭論起來。看起來我們確實是輸了面子,但是贏了裡子。考察孩子的閱讀效果或者鼓勵孩子繼續看書的目的也就由此達到了。而且鼓勵孩子們獨立思考的初衷也就包含其中了。
對於已經養成課外閱讀習慣的孩子而言,這種裝傻的策略並不合適。恐怕家長需要動用自己的十八般武藝才可能應付。
我們就以十八世紀初的世界名著《格列佛遊記》為例吧。據我所知許多孩子都喜歡看此書,他們基本上是以一種欣賞其天馬行空式的奇思妙想態度來閱讀的。至於作者的創作初衷是否為當時的官場諷刺,其語言有什麼微言大義之類就不知道了。我當然不是搞文學史的,想必絕大多數孩子在日後也不會有這個榮幸。我們父子當年的討論也不曾涉及此類話題。我的著眼點就放在奇幻或者“yy”上吧。
兒子好像是小學二、三年級時初讀此書的。因為他正好在學校開始接觸數學中的長度概念,還不知道小數概念。《格列佛遊記》中都是採用的英制尺寸,我們兩人只好按每英寸25毫米,每英尺300毫米來粗略地換算並且影象理解書中的描寫。
我們把目光集中在“小人國”一節。由於作者在這裡提供了大量的資料,詳細描繪了小人國的人物特徵與人文環境。我們父子就以此出發檢驗資料的可信度。
檢驗後我們發現,書中的大量資料是可以自圓其說的。我們尤其感嘆於作者的這樣一個推論:由於主人公身高是小人國平均身高的12倍,所以體重或者飯量(?)等於小人國居民平均值的1728倍。——計算一下,1728正好是12的三次方。
我一面煞費苦心地為兒子解釋這個資料的意義和相對合理性。一面感嘆自己是上了理工科大學以後才理解了這個問題,而三百年前的一個作家、政論家就對此瞭如指掌。可見當時“大英帝國”臣民的科技素養之高。……真是了不起!
同時我們對其中兩個資料產生懷疑:
一個是按其資料推算,當時英國男人的平均身高有一米八左右。三百年前處於工業革命前期的英國男人能有這麼高嗎?
一個是“小人國”軍隊所使用弓箭的尺度。按書中比例推算,箭枝長度總有七八十毫米吧。在其正規軍隊的箭雨之下、作為正常人的主人公雖然全身都扎滿了箭頭、卻居然沒有受到任何實質性傷害,實在是令人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