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長問:“都說‘春捂秋凍’,秋天凍一凍,不是對身體有好處嗎?怎麼我的小孩還沒凍幾天,就凍出感冒了?”
其實,秋天雖然是耐寒訓練的好時機,但“秋凍”也不應盲目,而需因人而異、循序漸進,科學進行。
四類孩子不宜“秋凍”
兒醫專家提醒,“秋凍”一定要因人而異,這些孩子不適合“秋凍”。
- 平素出汗多、反覆感冒肺氣虛弱。
- 面色發黃、消瘦、食慾不振脾胃虛寒。
- 肺脾虛弱的症狀明顯。
- 有慢性病,如抽動症、哮喘、過敏性鼻炎、腺樣體肥大等。
“秋凍”應循序漸進
專家提醒,小兒的體溫調節能力尚不成熟,在天氣忽冷忽熱時,比成人更易染病。秋天雖然是耐寒訓練的好時機,但“秋凍”也不應盲目,而需循序漸進,科學進行。
首先,進行冷適應。從入秋開始,父母就要逐漸培養孩子耐“凍”。飲食均衡,不盲目“貼秋膘”,多戶外活動,多接觸戶外空氣和陽光,給孩子增添“秋凍”的底氣。
其次,一定要把握“漸進”和“適度”兩個原則。鍛鍊應循序漸進,不宜進行高強度、過長時間的活動,也不宜活動到大汗淋漓的程度,以孩子能耐受,微微出汗,然後逐漸增加活動量。
再者,注意適時增添衣物。孩子穿衣應注意腹部、足部的保暖,不要穿得過於厚實、嚴密。但對於平素體質欠佳、反覆感冒或者穿衣比較多的孩子,先不要嚴格要求衣服與其他孩子厚薄相同,根據孩子的體質、運動量及天氣變化及時增添衣物,讓孩子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寒露過後勿“秋凍”
初秋時節,暑熱未消,氣溫偏高,氣候變化比較平緩。此時,少穿點衣服,使身體略感涼意,適當“凍一凍”是有益健康的。
晚秋時節,氣候變化較大,早晚溫差增加,一旦有強冷空氣活動,氣溫急劇下降時,就應及時、適當地增衣保暖,此時若再一味強求“秋凍”,就會適得其反。
寒露之後不宜再“秋凍”,尤其要注意肩頸、腰背、腳部保暖。
“秋凍”可以保證機體從夏熱順利地過渡到秋涼,但是“秋凍”也不是隨便凍。要“凍”出健康,就要因人而異、循循漸進,要增強孩子體質不是簡單“受凍”,更重要的是在於堅持鍛鍊、合理飲食及穿著。
秋季,還要小心這3種常見病
(1)肺系疾病
實際上就是呼吸系統的疾病,多發於9月以後。秋冬季節是兒童呼吸道感染高發季節,以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為最多,嚴重者發展為氣管炎、甚至肺炎。
(2)過敏性疾病
秋季花粉濃度較高,所以過敏性疾病也在逐漸增多。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出現鼻癢、眼癢、噴嚏、鼻塞、流涕等症狀;過敏性皮疹,包括各種皮疹、蕁麻疹、溼疹這一類的,在這個季節都是比較多發的。
(3)胃腸道疾病
在秋天,孩子除了容易出現秋燥肺部症狀的同時,也容易出現脾運失健的症狀,影響脾胃的運化,出現腹脹、腹痛、吐瀉、便秘等胃腸道症狀。
上海六一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