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心理學說過:“好的家庭,一定要有界限感。”
1、親子關係
咱們家長要明白,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人格,他們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我們的孩子。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閉嘴,成年後父母要放手。孩子越是獨立自主,越能夠成為有擔當有能力的社會人。
反之,家長們以愛之名,從小管學習、長大管生活,連找個物件都要橫加指責,時刻控制孩子,沒有秘密沒有隱私,他(她)的心靈被束縛,有的孩子患上抑鬱症,有的被逼無奈走上絕路。
2、兄弟姐妹關係
如果界限不清,子女就會比著“啃老”,矛盾不僅體現在縱向的親子關係上,還會影響到橫向兄弟姊妹間的關係。
有的朋友會問:難道全家人一團和氣、不分你我,不好嗎?為什麼非要講界限那麼生分呢?
正常互動模式是親密的,但卻不是過分相互依賴、干擾的。
兄弟姐妹成家後,家庭地位會發生改變,經濟條件也有懸殊,加上父母從小偏愛,很容易發生矛盾。
兄弟合夥做生意,賠錢了兩家均攤,掙錢了都覺得自己該拿的少,最後只能一拍兩散。
老大從小心疼弟妹,妹妹上學老大出錢,弟弟結婚買房也要老大負擔,可是大嫂不願意呀,最後弄得不歡而散。
妹妹說被婆家人欺負,兄弟們不分青紅皂白把男方打一頓,她離婚了又來怪兄弟管的寬。
贍養老人也很難做到一團和氣。老大說他條件不好,老二說我是閨女,爹孃不該跟我過。老人跟小兒子住,百年後房子留給他老大又不願意,鬧得對簿公堂。
3、夫妻關係
事實上,夫妻之間相處的最高境界就是保持界限感,這種界限感不是說互不相干,而是在平日的相處之中學會相處技巧。不要什麼事情都管。
這一點很多女人經常犯,總覺得既然結了婚成了自己的老公,就該什麼事情都和自己分享。
可是,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即便是結了婚還是會有屬於自己的愛好,朋友、社交圈。
女人如果什麼事情都要去過問,看他手機,各種查崗比。不要男人隨便應酬,不允許男人和朋友聚會,這隻會讓男人反感。
不要什麼秘密都想知道。既然是秘密,就說明並不想讓別人知道,人活在這世上,誰沒有個秘密呢。
而夫妻之間如果總是刨根問底地想要去知道對方的一切事情,只會讓另一半越想要逃離婚姻。
夫妻之間保持界限感,還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干涉對方家庭,不該你聽得閒話不要聽,不該你管的閒事不要管。
誠然夫妻本為一體,但在平日的相處之中,最好還是多給對方留一點空間,讓對方有時間去做他(她)想做的事情。偶爾保持下新鮮感、神秘感,創造驚喜不好嗎?
看清了,想明白了。這個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和老天的事。這三件事已經清晰劃分了我們的界限。
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要依賴他人。
別人的事,可以尊重和接受,不要強加干涉。
老天的事,那就聽天由命。
成年了,我們為自己負責!
歡迎評論,點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