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典籍裡的中國》播出《道德經》一期,“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老子的思想涵養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也塑造了中華民族如水一般的性格底色。
一些《道德經》裡的句子,至今看來,依舊充滿哲理、令人受用。
01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水滋養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最高的品德和修養就應當如水一樣。
其實無論是做人、交友還是處事,如果能多一些如水般溫和純淨、海納百川的氣度,多一些如水般適應百態、順勢而為的豁達,多一些如水般滌盪塵汙、川流不息的能量,想必也能更好地在這個世上“奔騰”吧。
02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不自我炫耀的人,反而更容易被人看到;不自以為是的人,反而更容易名聲顯赫;不自吹自擂的人,反而更容易功勳卓著;不自高自大的人,反而能長期有所長進。
可以說,謙虛一直是中國人最崇尚的品質之一,但又和自貶絕不相同,很多時候,它更接近一種能沉下心來做自己的事的態度——不事聲張,也不和別人爭什麼,安心做事,自有結果。
03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色彩過於繁多,就會使人眼花繚亂;聲音過於繁多,就會使人聽覺失靈;食物過於繁多,就會使人食不知味。
物慾太多,有時會使人看不清事物本來的樣子,失去了初心。就像現在很多人都會感慨,明明物質豐富了,但小時候那種一根白糖冰棒就能滿足的快樂卻好像不多了。也許,適當減少些物慾,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反而能收穫簡單純粹的快樂。
04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與其捧得盆滿缽滿,不如適可而止;把器物捶磨得過於尖銳,是難以長久保持(這種尖銳)的。
有句話說:“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最難填滿,一個是大海,一個是慾望。”貪圖功名利祿的人,常常得寸進尺不知節制,所以,學會知足是一種智慧。還有一句話叫:“過剛易折。”恃才傲物的人,常常容易鋒芒過露,所以,韜光養晦有時也是一種自我保護。
05
曲則全,枉則直,
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委曲反能保全,彎曲才能伸直,低窪反能充盈,破舊反能更新,少取反能多得,貪多反而迷惑。
這句話,幾乎完美詮釋了何為“辯證思維”,正面與負面,並不是絕對的東西,它們相互包含,也可以相互轉化。(是不是想到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一句?)就像作家王蒙說的:“你在功名上、俗務上、金錢上、風頭上曲了,枉了,窪了,敝了,少了;你在事業上、學問上、智慧上、境界上、大道上、貢獻上才能有所進取,有所獲得,有所創造,有所作為。”
06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最剛直的東西好似彎曲的,最靈巧的卻彷彿很拙笨,最善辯的卻好像不善言辭。
相比之下,大家可能對“大智若愚”更熟悉一點。其實,無論是“大智”,還是“大直”“大巧”“大辯”,都像是一個人人格的真實形態,而“若愚”“若屈”“若拙”“若訥”只是它們的外在表現。與其說這是一種“迷惑”,不如說它是一種智慧:真正高尚的人格,不是外在形式上的表露,而是內在生命的豐厚。更不用說,“愚”“屈”“拙”“訥”本身也可以是一種智慧。
0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能瞭解別人可以說是機智,但能認識自己才叫聰明。能戰勝別人只能說明你有力量,而能戰勝自己才叫強者。
我們一生都在與自己相處,瞭解自己、反思自己、戰勝自己、與自己和解……這些命題,也許比了解他人和這個世界還要困難。自知者明,一個能正確認識自己的人,會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會知道自己要朝什麼方向而去;自勝者強,一個能戰勝自己的人,比較容易在遭遇困境時,落落大方地走出來。
08
方而不割,廉而不劌,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端莊方正卻不生硬,稜角分明卻不傷人,坦直率真卻不放肆,明光發亮卻不刺眼。
哪怕是那些令人稱道的性格,一旦極端,也容易傷害到別人,所以在人際交往時,方正的人,注意不要過於生硬;銳氣十足的人,注意不要刺痛別人;喜歡直言的人,要把握好分寸;風光無限的人,別太過炫耀。也就是說,可以多一點為他人考慮的心。(這一句和孔子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有異曲同工之妙。)
09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天下的難事,一定是從容易處做起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從細微處開端的。
人們常說:“小事不做,大事不成。”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性格、素質、思想、格局、能力、責任感,都是從他對待小事、易事的態度和標準中折射出來的。眼高手低,容易一事無成;言勝於行,難有實質進步。把小事做好是一種優秀的習慣,也是做好大事的底色。
(《道德經》裡另一句為人熟知的名句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0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在最後階段,仍然像開始時一樣認真謹慎,則做事沒有不成功的。
做事的時候,常常會面臨這樣的情況:開始時幹勁十足處處慎重,時間一長,許是遭遇了瓶頸,許是覺得厭了倦了,熱情慢慢消退,態度也漸漸鬆懈起來,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爛尾”。古人說“行百里者半九十”,說的就是堅持和一以貫之的重要性。若能多一些“不忘初心”,就能多一些“方得始終”,少一些“無疾而終”。
文/央視新聞《夜讀》
圖/視覺中國
你印象深刻的《道德經》名句有哪些?
監製丨李浙 主編 | 王若璐
編輯 | 楊瑜婷 校對 | 高少卓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