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麥瑞加拉鯪,廣東的釣友肯定都很熟悉。麥瑞加拉鯪簡稱為麥鯪,是珠江水產研究所於1982年從孟加拉國引進的外來物種。上世紀90年代,麥鯪在廣東、廣西兩省得到了大力推廣,現在已經成為南方地區的重要養殖品種。
沒想到的是,養殖的麥鯪逃逸到野外之後便迅速繁殖擴張,分佈範圍越來越大。在短短的30年間,麥鯪幾乎遍佈了整個珠江流域,是目前華南地區最常見的外來魚類之一。
麥瑞加拉鯪侵入珠江,數量排在第一位
在2019年8月,上海海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珠江流域多個支流對外來魚類進行了調查。這次調查共採集到5867尾魚類樣本,其中外來魚類的數量達到了927尾,佔漁獲物總量的15.8%。
經統計,珠江流域最常見的外來魚類主要有10種,分別是麥瑞加拉鯪、露斯塔野鯪、羅非魚、革鬍子鯰、短蓋巨脂鯉等等。其中,數量最多的是麥鯪,以407尾的數量佔據榜首,是絕對的優勢物種;緊隨其後的是尼羅羅非魚(360尾)、齊氏羅非魚(118尾)。
這次調查結果大體上能反映出珠江流域外來魚類的現狀,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當地釣友也反映,麥鯪、食蚊魚、羅非魚是出現率很高的幾種外來魚,比當地的四大家魚還要常見。在北江、東江、西江等多個江段,麥鯪的種群數量都能排進前三位,是入侵最“成功”的外來魚類之一,比羅非魚還要難纏。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江的臨武、佛山九江等多個取樣地點,發現並登記的外來魚類只有麥瑞加拉鯪一種,這似乎意味著——和羅非魚等外來物種相比,麥鯪有著更廣的分佈範圍以及更強的適應能力。
比如在北江的臨武碼頭,研究人員共採集到1533尾魚類,經鑑定後將其分為23個物種,其中外來魚類僅有麥瑞加拉鯪一種,數量足足有300尾,佔漁獲物總量的19.6%。這種結果也在意料之中,在麥鯪的生態特性上也能找到“端倪”。
麥鯪為什麼會在珠江氾濫?
麥鯪是生活在亞熱帶地區的溫水性魚類,不耐低溫,在北方地區無法順利越冬,這一點和羅非魚相似。而麥鯪能在南方(尤其是珠江流域)混得風生水起,與很多因素都有關係,這其中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為原因。
從自然因素來看,麥鯪的生態特性決定了這一物種的擴張能力。
麥鯪食性雜,幼齡期以浮游動物為食,隨著體型的增加還會轉變食性,多方位收割底層資源。成年麥鯪以植食性飼料為食,比如水生植物的莖葉、碎屑等,這些食物資源在珠江流域“唾手可得”。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麥鯪也能夠取米糠、豆餅、花生餅等飼料,幾乎不挑食,很容易成活。
麥鯪具有耐低氧、生長快、抗病力強、食性雜等特點,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這些特點均是麥鯪迅速擴張的主要原因。
還有一點,麥鯪的自然產卵量也很高,一條一公斤重的成熟雌魚能夠產下10~15萬枚卵子,而且體型越大,產卵量就越高。還有資料顯示,野生的麥鯪壽命可達12年,在南方地區大部分時間都能自然繁殖。
從人為因素來看,兩廣地區大規模的人工養殖也會源源不斷地為野生群體提供“後備資源”。因此,想要徹底消滅麥鯪並不現實,最好的情況也只是控制現有的種群規模,防治進一步向北方地區擴張。
麥鯪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即便氾濫也沒關係?
可能有人認為,麥鯪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因此即便氾濫了也沒關係。這種觀點對吃貨們而言確實有一定道理,但是對廣東河道的本土魚類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
在廣東的土著魚中,最典型的“受害者”莫過於本土鯪魚。
和麥鯪一樣,本土鯪魚也屬於鯉科鯪屬,這兩種魚不僅親緣關係較近,而且分佈區域也高度重合(鯪魚主要分佈在珠江、閩江、瀾滄江等南方水域)。鯪魚的食性也很雜,有“水中清道夫”之稱,和麥鯪位於相同的生態位,種間競爭在所難免(而且相當激烈)。
然而,麥鯪的適應能力卻比我國本土的鯪魚更勝一籌。麥鯪的抗寒能力更強,當水溫下降到7℃時,本地的鯪魚就會因溫度過低而死亡,而此時麥鯪還能夠存活。這意味著在水溫較低的水域,麥鯪能夠取代本土鯪魚,進而對後者產生抑制作用。生存競爭雖然不至於導致本土鯪魚走向滅絕,但種群數量卻會因此大幅下跌。
國內有研究顯示,麥鯪的臨界致死低溫為3℃,在廣東北部的山區中能夠自然越冬。更強的耐寒能力使得這一物種可以適應緯度更高的自然水域——包括長江。
今年4月份發表在《生態學報》上的一篇研究指出,研究人員在長江安慶江段發現了野生的麥鯪,根據數量將其定為“一般種”。在湖北段以及下游的鎮江段,麥鯪也均被發現,種群數量亟待評估。
長江流域的麥鯪雖然不會像珠江麥鯪一樣在30年間就成功“上位”,成為絕對的優勢種,但氾濫的風險同樣不容小覷。目前長江流域正處於十年禁漁期,嚴禁一切生產性捕撈。因此在未來10年,長江流域的麥鯪數量必然會越來越多。至於是否會發展成為優勢物種,還需要進一步調查。
養殖的麥鯪是“寶貝”,合理規範是關鍵
麥鯪比本地鯪魚生長速度更快,產肉更多,因此更受養殖戶們的青睞。當年繁育的麥鯪魚苗只需經過8個月的養殖,平均尾重就能達到0.4~0.5公斤;而在當年年底,麥鯪的平均尾重就可超過1公斤,效益不可謂不顯著。
在拉網捕撈時,麥鯪會產生應激並轉移到水體的中上層,如果池塘水深在1米之內,單網的起捕率可達85%以上,捕撈的人力成本更低,這一點也是麥鯪比本土鯪魚更有優勢的地方。總之在養殖端,麥鯪是名副其實的“寶貝”。
然而,人工養殖同樣也是麥鯪逃逸事件增多的主要原因。由於魚苗供應充足、養殖規模越來越大,麥鯪的失控風險也會隨之升高。因此,對麥鯪養殖業進行合理規範尤為重要。
一方面,漁業主管部門可以加強技術指導,透過利用防逃裝置、推廣室內養殖、教授配套技術等措施來減少逃逸事件;另一方面,在珠江洪澇災害的高發時節,提前讓養殖戶加強防範,及時上市處理或因地制宜錯峰養殖,減少洪水災害帶來的生態隱患,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預防手段。
對於鯪魚的泛濫與防控,您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