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要從五四運動講起。
1942年3月,毛澤東在中央學習組指導學習研究中共黨史時明確指出:“我們研究黨史,只從1921年起還不能完全說明問題,恐怕要有前面這部分的材料說明共產黨的前身。這前面的部分扯遠了嫌太長,從辛亥革命說起差不多,從五四運動說起可能更好。”這也充分說明了五四運動之於共產黨成立的重要意義。
1、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宣告結束。1919年,中國作為一戰的戰勝國派代表參加了巴黎和會。然而,中國代表提出的合理要求不但遭到拒絕,而且會議竟然規定德國在山東獲得的一切特權轉交給日本。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使中國人民積蓄已久的反帝愛國情緒如火山般爆發出來。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13所學校的學生3000餘人齊集天安門示威,要求“外爭主權,內懲國賊”,以學生鬥爭為先導的五四愛國運動由此爆發。運動很快發展到全國的各階層。6月5日,上海工人舉行聲援學生的罷工,幾日之間達到了六七萬人。隨後,北京、唐山、漢口、南京、長沙等地工人也相繼舉行罷工,運動的主力由學生轉變為工人,波及全國20多省的100多個城市。在國內群眾運動的強大壓力下,中國代表沒有出席6月28日巴黎和會簽字儀式。五四運動是中國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新禧、年禧、大年等。
2、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
五四運動同時也是一場偉大的思想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有力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了《青年雜誌》(後改名為《新青年》),新文化運動由此發端。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李大釗備受鼓舞,連續發表《庶民的勝利》《布林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1919年李大釗在《新青年》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時思想界產生重大影響,標誌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進入比較系統的傳播階段。在北洋軍閥反動統治的艱難環境中,李大釗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建立準備了思想條件。
李大釗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五號)上發表的《我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
五四運動發生在俄國十月革命所開創的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因此,它雖然屬於民主主義革命的範疇,但實際上已經成為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五四運動的發生,引起列寧和共產國際對中國革命的重視,並直接促使共產國際派員到中國瞭解情況,因而加速了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程序。
來源:學習強國、學習時報、中國文明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