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6週年,偉大的祖國迎來了新中國成立72華誕。在舉國歡慶闔家團圓的時刻,我更加懷念我的爺爺和大伯,他們在抗日戰場上英勇捐軀,為民族獨立解放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正可謂:鐵血鑄忠魂,一門兩英烈……
那是在1937年秋,茫茫夜色中一對父子行色匆匆,走在前面的是我的爺爺呂文章,身材高大魁梧,輪廓分明的臉上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透著堅毅果敢,緊隨其後的是我的大伯呂則敬,二十出頭的年紀有一副結實的身板。他們正趕往長山中學“游擊戰術訓練班”,那裡由長山中學校長馬耀南和地下黨員姚仲明、廖容標等,以開辦民眾夜校名義、實質為舉行抗日武裝起義做準備的秘密訓練班即將開始……
這一年的12月26日,黑鐵山起義打響了魯中抗日第一槍,我爺爺和大伯父子二人義無反顧地參加了起義,從此走上了保家衛國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的抗日之路。
高頭大馬短長槍 俠肝義膽美名揚
我的爺爺呂文章,原名呂令珍,1901年10月出生,是長山縣杏園子村(今屬周村區)人。爺爺自幼聰慧機敏,14歲參加長山縣保安大隊一干就是22年。為養家餬口和保命,他冬練嚴寒夏練酷暑,練就一身過硬的功夫。他有一身好拳腳,三、四個人難以近身;他酷愛槍,曾為購買駁殼槍不惜變賣家產,身上常配有“兩短一長”三支槍;他尤其擅長騎射,縱馬馳騁,雙手持槍左右開弓,天上打飛鳥、中間打扔飛的銅錢、地上打燃燒的香火頭,彈無虛發,是遠近聞名的神槍手。
爺爺為人豪爽、行俠仗義,遇人有難常會出手相助。1928年周村留旗院有一國姓富商,被國民黨政府以通匪抗稅之名關押到濟南監獄生死未卜,家裡想方設法花錢找關係疏通均無果。他們知道爺爺膽大心細又是性情中人,就找到他再三懇求救人。考慮到這人在百姓中名聲還不壞,爺爺巧使計謀,租了一輛汽車,喬裝打扮成政府官員的樣子,獨闖虎穴將國某從濟南監獄提了出來,保他一命,此事一時在鄉里被津津樂道廣為流傳。
日軍入侵周村後,國某在鬼子逼迫下當了偽商會會長,他之前跟馬耀南三兄弟都相識,潘建軍(著名的抗日烈士)還給他當過聯莊會民訓團長,為解決起義後部隊缺槍少糧問題,爺爺跟隨馬曉雲、馬天民、潘建軍等幾次找到國某,警告他不能當漢奸禍害老百姓,多重壓力下他拿出不少錢款給部隊買槍出糧。
馬耀南學識淵博,在當地享有很高威望。1933年他應邀回鄉任長山中學校長,爺爺與馬耀南年齡相仿且早就相識,對他非常佩服開始追隨他。馬曉雲、潘建軍是行伍出身,都喜歡舞刀弄槍,爺爺常跟他們一起演習槍法、切磋武藝,交往很多。受馬耀南等人的影響,“七七事變”後,爺爺走上抗日救國的道路。
1938年6月,黑鐵山起義部隊由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改編為八路軍三支隊,挑選政治意志過硬、軍事能力強的人員組成了特務營,副司令員楊國夫兼任特務營第一任營長,潘建軍任副營長。爺爺作為這支部隊的骨幹,他籌糧草、送情報、除漢奸、殺日偽、打攻堅戰,在血與火的戰鬥中淬鍊成一名忠肝義膽、智勇雙全的八路軍指揮員,留下了許多紅色故事。
八面威風懾敵魄 一腔熱血保家鄉
1937年12月24日,日寇轟炸了長山縣城,25日後沿膠濟線很快佔領了周村、張店、臨淄等地。
黑鐵山起義初期,遇到的最大困難,一是缺糧,二是少槍。爺爺參加起義前已是長山縣保安大隊的一個“頭”,他善交際又仗義疏財,朋友多資訊也廣,熟悉長山縣各村財主槍支情況。他發揮人熟情況熟的優勢,走村串戶,想方設法讓財主們出糧繳槍不計其數,很多年輕人在爺爺的動員下參加了抗日隊伍。
這時臨淄李人鳳也組建了一支近百人的青年學生抗日誌願軍。1938年6月,馬耀南給李人鳳寫了一封密信,請他們速加入八路軍三支隊共同抗日。那時時局混亂,日軍、偽軍、國民黨頑固派、土匪等多股勢力角逐在這片土地上,縱橫盤踞,路途兇險,這封信軍情緊急事關重大,危險困難面前,爺爺主動請纓,隻身化妝成賣饅頭的小商販,晝夜兼程,穿過重重關卡,將信及時安全送給李人鳳,之後他又接連傳遞了幾次訊息和情報。7月份,楊國夫率由特務營擴編的特務團(潘建軍任團長),在臨淄城北與李人鳳會師,並順利將其部整編到三支隊,兩路人馬隨即展開攻打臨淄的戰鬥,爺爺隨潘建軍率領的特務團一馬當先,激戰五天,全殲敵人,攻克了臨淄縣城。
到敵佔區探敵情、搞情報是特務團的重要任務。在偵查敵情時,面對危機和瞬息萬變的情況,爺爺總能沉著機智化險為夷。一次,爺爺帶隊化妝去博山偵查敵情,路遇一幫土匪攔路,為了儘快脫身不與土匪糾纏,及時把情報帶回去,面對敵眾我寡的持槍土匪,爺爺不慌不忙摘下頭上灰色禮帽,雙眼一瞪衝土匪喊道:“也不看看老爺是誰?連我你們也敢劫!”有土匪認出他,忌憚他的槍法和威名,更被他的氣勢嚇住,趕緊閃開道,恭恭敬敬送他們一行過去了。
1939年3月,國民黨頑固派蓄意製造了太河慘案,潘建軍等大批幹部戰士在太河慘案中犧牲,三支隊損失嚴重。為打擊反動派囂張氣焰,根據中央指示,八路軍山東縱隊1、3、4支隊將聯合對他們發起圍殲。
部隊南行前,在一個深夜,爺爺悄悄回了趟家。離家一年多,他只回過杏園子村一兩次,還是因執行任務都來去匆匆。家中早已沒有人,此刻空曠的院落裡,幾棵大桑樹孤獨地立在暗夜裡,遠處偶爾傳來一聲狗叫,讓這個家顯得更加落寞荒涼。從這兒距留旗院不足一公里,多年前潘建軍率聯莊民訓團駐紮在留旗院時,只要有機會,爺爺就策馬回鄉,和他一起演練騎射、對打上幾拳,兩人感情日深。三支隊成立特務營後,爺爺一直跟隨潘建軍轉戰南北,參加了無數戰鬥,在以特務營為主力的夜襲周村、衛固突擊戰、佯攻濟南等戰鬥中擒匪首、搞策反、殺頑敵,立下很多戰功。他們是上下級,更是生死戰友和兄弟。
血債必須血來償,爺爺早已請戰誓為犧牲的戰友們報仇!1939年4月,八路軍從三個方向,聯合對這支作惡多端的頑軍發起殲滅戰,敵人負隅頑抗,爺爺率部衝鋒在前,斃敵無數,經過一週血戰,八路軍擊潰頑軍收復了太河一帶。
大義忠烈顯傲骨 視死如歸寫春秋
1939年6月,日偽5千餘人將三支隊機關及第7、第10團和特務團包圍在劉家井子。三支隊各部依託村裡圍牆頑強阻擊,爺爺率特務團兩個連堅守陣地寸土不讓,打退敵4次衝鋒。激戰至黃昏,三支隊以傷亡300餘人的代價斃傷日偽800餘人(其中日軍500餘人),重創敵軍。天暗下來,司令員馬耀南、副司令員楊國夫決定趁夜突圍,特務團摸清敵情後,用密集的手榴彈炸開一條血路,突圍後馬耀南率7團等部、楊國夫率特務團和機關等部,兵分兩路轉移。7月,因漢奸告密馬耀南在桓臺牛旺莊遭鬼子伏擊壯烈犧牲。
當時淄博的抗日形勢已進入艱難時期,戰鬥愈來愈殘酷,三支隊減員嚴重。1939年9月,根據八路軍第一縱隊司令徐向前指示,三支隊在博山池上一帶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整軍,撤銷團建制,將各團縮編為三個基幹營。
1939年11月,時任特務營副營長的爺爺和一名年輕的警衛員,到博山池上八路軍聯絡處,領取開闢清河抗日根據地的戰鬥部署。他們揹著包由萊蕪方向經過瓦全村,向村民問好路後翻過村外一座小山,進入一條小山溝時,與另一方向突然出現的一隊四五十人的鬼子遭遇,短兵相接,雙方相距三、四十米。爺爺和警衛員臨危不懼,以一塊高三、四米寬兩米多的大石頭為掩護,與鬼子展開激戰,他左右開弓,槍聲霎時響成一片,在打死打傷十餘名鬼子後,終因寡不敵眾,兩人壯烈犧牲。面對他們的遺體氣急敗壞的鬼子進行了瘋狂發洩,現場血肉模糊慘不忍睹,檔案、本子散落一地。
確定在瓦全村犧牲的兩名八路軍是爺爺和他的警衛員,是因為爺爺隨身攜帶的檔案本子等物品認證了他的身份。鬼子走後,村裡的黨員帶著瓦全村村民來到激戰後的現場,他們收拾起爺爺兩人的遺物,把他們偷偷埋葬在那個山溝裡最平坦的一處高地上了!
1940年10月,爺爺犧牲整一年。爺爺和大伯參加起義初期,因為搞槍籌糧,父子有時還能見上一面,隨著形勢日益惡化嚴峻,敵我力量懸殊,三支隊有時連續十幾天都在打仗,不是與敵遭遇,就是被迫轉移,兩人很難有碰面機會。知道爺爺犧牲的訊息後,大伯總想去爺爺墳上燒柱香磕個頭,只是戰事吃緊任務在身,忠孝不能兩全,只能儘量控制自己不想這件事。10月是爺爺的生辰,這天大伯還是忍不住想到自己的父親,想起1937年的10月……
面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爺爺已抱定以身許國抗日殺敵的信念。在舊政府有二十多年豐富閱歷的爺爺,見多了血腥和黑暗,早已預見到我奶奶和年僅4歲的我父親母子倆,會因他們抗日遭日偽追殺。他經過深思熟慮,把母子二人秘密送出家鄉隱姓埋名藏了起來,改姓劉。他用這種方法切割了與家人的關係,保護下這唯一血脈。
三年過去了,如今母子二人流落到何處了?
“呂則敬,準備出發了。”戰友的呼喚打斷了大伯的思緒。大伯參加起義後一直負責部隊的後勤保障。1939年11月爺爺犧牲不久,三支隊大部從博山池上一帶出發,北越膠濟鐵路,經過近一年的浴血戰鬥,在膠濟線以北,打開了清河平原抗日根據地的新局面!三支隊三個基幹營即將整編為山東縱隊第三旅,對軍需物資需求很大。
大伯和戰友要去收集儲備糧草的地方是張店石村,那裡距膠濟線很近,有三支隊的秘密物資倉庫。當時膠濟線沿線都被鬼子嚴密封鎖,大的村鎮幾乎被日偽佔領,清鄉掃蕩非常頻繁。在馬耀南、潘建軍等重要領導相繼犧牲後,那些受不了殘酷考驗的人離隊脫隊,甚至叛變投敵告密,軍備物資的收集儲備十分困難。馬天民就是去長山縣西辛莊收集離隊人員槍支時,被叛徒出賣犧牲的。
為了保障軍需供應,大伯和戰友們早已做好犧牲的準備!1940年10月的一天,當大伯和戰友們冒著危險潛入敵佔區時,由於叛徒告密,他們被鬼子包圍,一行四人在馬尚車站全部英勇犧牲。兇殘的鬼子還強逼老百姓到車站認屍,聲稱300塊大洋買一具全屍,有姓宋的烈士家人湊夠大洋領走了親人的遺體,而我大伯和其他烈士的遺體都被鬼子餵了狼狗!
我爺爺和我大伯父子二人抗日救國,一門兩烈鐵血忠魂!在他們抗日之路上,無論殘酷鬥爭的考驗、艱難困苦的生活,還是敵人的拉攏利誘,他們父子二人始終堅定不移跟著黨,赤膽忠心、至死不渝。
爺爺呂文章犧牲得壯烈。他拋家舍業,誓死不當亡國奴,他犧牲在瓦全村,那裡因“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故事而得名。爺爺和警衛員面對強敵,寧死不屈血戰到底,用不畏強暴的血性詮釋了這句話的內涵。
大伯呂則敬犧牲得慘烈。他犧牲時才25歲,還沒成家,正是最好的青春年華,他不懼危險向死而生,用英勇無畏的熱血書寫了對祖國的忠誠。
如今,在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園蒼松翠柏間,佇立著呂文章烈士和呂則敬烈士墓碑。每每面對我的這兩位先輩的墓碑,他們愛國憂民為黨不惜一切的革命精神,無不激勵著我們晚輩繼承先烈遺志,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的決心。
作者簡介:劉潔,山東淄博人,1966年出生,大學文化,高階職稱,現在人民銀行淄博市中心支行任職。業餘時間愛好寫作,作品散見於《中國金融》《金融研究》《淄博日報》及網路等媒體。
壹點號 柳泉金融文學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