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寒默
最近的熱門影片《長津湖》讓不少軍迷過足了癮,再一次引爆了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相關話題。今天本文則從天氣這個視角帶來解讀對戰爭勝負的影響。
極寒天氣
相信看過《長津湖》的朋友們,對長津湖戰役所經歷的極端嚴寒天氣印象深刻。那年的朝鮮冬季,氣溫降到60多年以來的最低值。零下40幾度的低溫對於東線作戰的志願軍來說,尤其是對於匆匆入朝,來不及更換冬季軍裝,仍然穿著秋裝或薄棉衣的志願軍第9兵團將士們來說,無疑是一場殘酷的嚴峻的考驗。
這場戰役結束後,志願軍9兵團凍死凍傷的人數近3.3萬人,而戰鬥傷亡不到2萬人,非戰鬥減員是戰鬥減員的約1.7倍,這組資料足以證明,嚴寒的惡劣天氣才是志願軍最大的敵人。對於從南方緊急抽調入朝的9兵團來說,對北方氣溫認識的不足,是造成大量非戰鬥減員的最大因素。
冰雕連,《長津湖》劇照
但極端嚴寒惡劣的天氣,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美軍的裝備是不錯,後勤保障也夠完善,禦寒物資的數量、種類多到用不完,但同樣也敗給了這場極寒天氣。僅僅是美陸戰1師,就凍傷7000餘人,凍死300多人,戰鬥減員數量是4400多人,非戰鬥減員是戰鬥減員的約1.65倍,非戰鬥減員佔全師總人數的1/3,情況基本上和志願軍這邊差不多。
這是人類戰爭史上受極寒天氣影響最慘烈的戰役之一,同時,這場戰役雖然打掉了敵人一個赫赫有名的「北極熊團」,卻遺憾地沒有完成戰役前的預定目標—殲滅美陸戰1師,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我軍9兵團缺乏在寒冷地區作戰經驗,武器裝備,後勤保障的差距這些不利因素外,極端的惡劣天氣也是一個重要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
朝戰美軍
要知道,如果不是非戰鬥減員這麼多,尤其是在戰役重要節點上執行伏擊美軍任務的那三個「冰雕連」的戰士們如果沒有全部犧牲,哪怕只有半個連的戰士還活著,也不會讓美軍那麼從容的,迅速的逃竄回去,那麼戰役成果會更輝煌。
寫到這裡,突然想起了第二次戰役結束後不久,彭老總給毛主席發出的一封電報上面只有短短的6個字:「飢無食,寒無衣」。
說到極寒天氣對戰爭勝負的影響,就不得不提到二戰中那場著名的莫斯科保衛戰了。如果說在二戰初始階段,亞洲戰場上日本軍隊第一次被擊敗是平型關戰役的是話,那麼在歐洲戰場上,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讓依靠「閃電戰」攻無不克的德國法西斯軍隊首次嚐到了失敗的滋味。
在這場戰役中,本來德軍一路上勢如破竹,很快兵臨蘇聯首都莫斯科城下,其軍隊前鋒最近已經打到距離莫斯科僅18公里處的地方,對德軍來說,莫斯科似乎已經是唾手可得了,不少狂熱的納粹軍官甚至瘋狂的叫囂,要在莫斯科紅場接受德國元首希特勒的檢閱。
可事與願違,大自然這個時候讓德國法西斯軍隊知道了什麼叫做不可抗力,更是直接地幫了蘇聯人大忙,就在德軍即將攻破蘇軍防線的時候,天氣驟變,氣溫瞬間跳水,直線掉到零下三十幾度,糟糕的天氣讓前線德軍始料未及,飛機坦克的馬達無法啟動,大炮槍支被凍住,無法使用。
更要命的是,由於德軍並沒有準備冬季作戰,所以德軍官兵穿著的還是單薄的秋裝,德軍士兵被大批地凍死,士氣也隨著氣溫一樣跌至最低點。而蘇軍呢,早已習慣了寒帶的生活,穿著棉衣、皮靴和護耳冬帽,武器裝備也都有專門的防寒措施。看到這些鮮明的對比,這場戰爭勝負的結果,一目瞭然。
莫斯科戰役中的蘇聯紅軍
在我國古代的《孟子》一書中提到的「天時、地利、人和」,說的就是影響戰爭勝負的最重要的三個要素,這裡的「天時」指的是作戰的自然氣候條件,把「天時」作為決定戰爭成敗的三大要素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借東風,破曹營
既然說到天時,就不得不說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雖然三國演義是小說,真實歷史上的諸葛亮沒有參與赤壁之戰,更沒有借東風火燒曹營,真正打敗曹軍的是周瑜、黃蓋的東吳將士。
但相似的歷史經歷告訴我們,天氣對戰爭成敗結果的影響真的頗為重要。無數的歷史經驗教訓表明,在戰爭被天氣所左右的一方註定會吃大虧,而像周瑜、黃蓋等善於巧妙利用氣候條件的一方,往往會使出出其不意的手段,令對手措手不及,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戰爭結果。
曹操,電視劇劇照
曹軍初到江南,兵士又大多來自北方,不習水性,「地利」已失;曹操疑心很重,中了周瑜的反間計,誤殺了已為己用的水軍降將,更令眾降將士膽戰心寒,離心離德,失了「人和」;而曹操等人沒有在長江流域生活過,不知曉冬季的江面也會常刮東風的,被黃蓋的一把火燒的丟盔卸甲,也就沒了「天時」。
通常決定戰爭成敗的最重要的三要素,曹軍一個都不具備,憑什麼能贏呢?曹操沒有被消滅,還帶著他的殘兵敗將狼狽地逃回北方,已經是他最好的結局了。
跨海作戰
在內陸地區作戰,不瞭解作戰區域的氣候特點,還只是吃點虧,大不了損兵折將,吃個敗仗而已。可一旦涉及到跨海作戰,如果吃了不瞭解海洋氣候特點的虧,那可不僅僅是戰敗這麼簡單了,毫不誇張地說,很容易全軍覆沒。來看看下面兩個經典戰例。
忽必烈
元朝,是曾經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之一,其統治的疆域面積為歷朝最大,連現在的歐洲大部和俄羅斯都曾是元朝的領土。當基本上完成了一統中原的霸業後,成吉思汗的孫子、當時的元朝最高統治者忽必烈,將征服的目光瞄向了日本,在日本拒絕稱臣納貢,尤其是斬殺元朝使者的錯誤行動之後,忽必烈下令東征日本。
可惜的是,靠嫻熟的馬背技術奪得天下威震四方的蒙古人,對海洋及海洋的氣候特點缺乏清醒的認識。先後兩次東征日本,其龐大的船隊均被海上臺風所擊潰。
據史載,元朝兩次東征日本渡海作戰的時間,都是在日本臺風頻發的季節,在當時的科技水平和造船技術,颱風對船隻安全是非常巨大的威脅,必須事先停在港口躲避風浪。對於這一切,元軍事先並不瞭解,更毫無準備,選擇在錯誤的時間,在未搞清楚日本海域氣象條件的情況下貿然跨海作戰,終因大自然的力量,搞得兩次跨海作戰的軍事行動,基本上以全軍覆沒的慘重失敗而告終。
在風浪中掙扎的蒙古艦隊
關於跨海作戰的失敗,我軍是有著極為深刻的歷史教訓的,想必大家都猜到了,那就是金門戰役的失利。這場戰役的失敗原因有很多,比如情報失誤,指揮混亂,準備不充分,低估對手,沒有制海權制空權等等,但對海水潮汐規律掌握的不徹底,也是一個重要的失敗原因。
當時,由於蔣軍撤退前的大肆破壞,現成的船隻幾乎沒有,解放軍只能自己想辦法,或重金購買,或自己建造,臨時七拼八湊地弄了三百條船,但也只夠一次性運送過去三個團的兵力,這本身就是一個嚴重的錯誤:運輸能力不足,一旦船隻損毀,沒有備用船隻。
蔣介石視察部隊
於是,悲慘的一幕即將發生,當第一波攻擊梯隊三個團的兵力搶灘登陸成功後,恰好趕上海水退潮,渡海船隻統統擱淺在灘頭上,此時,駐島的國民黨守軍抓住這一有利戰機,在天亮後出動了軍機軍艦,將所有擱淺的三百條登陸船隻一通狂轟濫炸,所有的木船頃刻間變成了「木渣」,我軍後續登島部隊頓時傻了眼。
三個團的解放軍將士經過幾天幾夜的激戰,終因寡不敵眾,除少數水性好的人冒死泅渡回來外,其餘大部分壯烈犧牲。隨著金門島上槍聲的漸漸平息,島對岸的解放軍將士們早已個個淚流滿面,捶胸頓足,懊惱不已。只可惜啊,喪失了船隻這樣重要的渡海交通工具,支援部隊就算憋了一身子的力氣,面對大海,也只能望洋興嘆了。
無數的活生生的例子,就擺在我們面前,這裡面的經驗教訓值得我們去思考,去研究。縱觀古今中外戰爭史,雖說天氣對戰爭成敗的影響未必是決定性的因素,但肯定是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極其重要的客觀因素之一。
真正的戰爭藝術家必定,也必須是利用好天氣為己所用的高手,因為客觀存在的氣象資訊,對參戰的各方是唯一的一種公平的戰爭資源,就看各方統帥怎麼去規避對己方不利的一面,又怎樣去利用它對己方有益的一面,讓各種各樣、變化莫測的氣象條件成為自己贏得戰爭的一張手中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