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關於人格障礙的科普文章引起較大關注,有留言的、有諮詢的、有想來門診找我確診的,說明人格障礙等相關話題有科普的意義,此次的文章依然打算深入談談人格障礙。
01
人格障礙病例
曾經在門診遇到過一個大四的男生,是家中獨子,母親脾氣暴躁,父親性情比較溫和。母親對其期望很高,從小按“神童”培養,因此要求非常嚴格。
自訴母親對其學習非常苛責,經常打罵,青春期中甚至因此發生過激烈的衝突,這位男生說自己曾經被媽媽打到骨折。
這位來訪者自幼聰穎,性格偏向女性,學習好,喜歡歷史和文學。少年時期即經常出現情緒波動,也經常感覺不到開心愉悅。一天之內都可以有很大的情緒變化,有過自殺想法。
高中時期曾經因為和老師及同學關係處理不好而出現嚴重的情緒反應,並因此而轉學。
大學時期學習和科研都很優秀,但是出現了焦慮、情緒變差,有時會有嘔吐胸悶等軀體症狀。
在和別人交往時感覺恐懼,和大學同宿舍的舍友關係不好,經常會有一些自傷和傷人的情況,容易衝動缺乏自制力,同時也缺乏客觀恆常性。
也就是說,在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缺乏一些對事情的客觀評價,但沒有被害妄想和擔心負性評價。
經常喜歡一個人待著,幾乎沒有朋友,也因此休學。休學後仍能夠翻譯著作,並且也順利的通過了學校的考試。
初步診斷:邊緣型人格障礙
邊緣性人格障礙,又稱“情緒不穩定障礙”,什麼意思呢?就是患者對人對事的評價是飄忽不定的,昨天還是微信好友,今天可能因為一件小事就把他拉黑,等過幾天,情緒穩定下來了,又去加回微信好友,如此反反覆覆,自己痛苦,別人也痛苦。
這種邊緣性人格障礙的病例在門診是很常見的,除了用一些抗焦慮、助睡眠及心境穩定劑之外,心理諮詢也可以幫助到患者,但由於人格障礙的特徵是持久的行為模式集合,因此這個過程可能會是比較漫長的。
02
教育養育風格
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
上週的文章寫到人格障礙的形成是多種因素促成的結果,但本次文章想聊一聊,孩子病態人格的形成,與早年教育環境,以及養育方式密切相關。
父母的教育養育方式其實非常重要,會影響到孩子的人格, 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從父母這裡得到溫暖的情感,他們將在生活中充滿自信,以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對待人生,對他人施與同情和關懷,善待周圍的人和事。
相反,如果父母以苛刻、嚴厲、專橫的正規化教養孩子,或者完全放縱、溺愛孩子,都會影響到孩子人格的形成。
人格障礙在許多情況下是普遍存在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他們的行為可能是自我共鳴的(即模式與個人的自我完整性相一致),因此被個人認為是適當的。
這種行為可能會導致適應不良的應對技巧,並可能導致引起極端焦慮,困擾或沮喪的個人問題。
這些行為模式通常在青春期、成年開始,甚至兒童時期就已經認識到,並且通常會對兒童的行為產生普遍的負面影響,也會影響到生活質量。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時會遇到個別脾氣古怪的青少年,凡事與眾不同,難與他人相處。比如性格上會比較內向孤僻、不願與人打交道、敏感多疑、經常以自我為中心、情緒不穩、暴躁愛發脾氣、過度緊張焦慮、追求完美等。
大人通常認為他們是脾氣不好或者內向。事實上,這一類的孩子中,可能有一些屬於人格偏離。
在青少年時期,如果父母意識到這個問題,及時尋求醫生及心理諮詢師的幫助,這些表現為脾氣古怪的人格偏離的孩子可以透過心理治療加以矯正,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矯正,到成人期後就有可能發展為人格障礙。
患有人格障礙的人可能會在認知、情緒、人際功能或衝動控制方面遇到困難,成年後會嚴重影響到他們的工作生活交友等各個方面,而這種困頓的局面往往很難擺脫。
03
童年受虐是造成
邊緣性人格障礙症的主因之一
有研究顯示,悲慘的童年經歷,不成熟的心理防禦機制是造成邊緣性人格障礙症的主因之一。而且這樣的人格特質似乎會從母親身上“遺傳”給孩子。
為什麼是打引號的遺傳呢?
來自慈濟大學的陳世芬博士的團隊訪查了70名兒童的家庭,其中有36名兒童的母親是邊緣性人格障礙症患者。
她們多半兒時經歷過性虐待、肢體暴力以及忽視,儘管她們現在都已經長大成年,也有自己的小孩,她們的孩子受到不當對待的比例也比正常母親的孩子還要高。
也就是說,這種遺傳不是基因遺傳,而是養育方式的遺傳。孩子在怎樣的家庭里長大,他們習得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都會在不經意間傳遞給他們的下一代。
比如從心理動力學派的角度來說,邊緣性人格障礙症患者經常使用不成熟的心理防衛機制,例如:
利用“分裂(splitting)”這種機制,將世界觀分成“好與壞”、“對與錯”等,這種世界觀從哪裡來的呢?追根溯源,你會了解到,是從他們的父母,甚至爺爺奶奶那裡習得的。
事實上,在正常的情況下,隨著我們長大,多數人應該都能發現,事情永遠都有灰色地帶,就像是面對我們自己欣賞的人一樣,他們偶爾當然也會出現不好的行為與特質,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也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但是邊緣性人格障礙症患者的這種二元思考模式(binary thinking),會讓他們難以體諒這種對正常人來說是相當司空見慣的事實(defensive mechanism)。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咱們老話說的三歲看老,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孩子有怎樣的童年,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的人格發展。
04
為什麼年滿18歲
才可以進行人格障礙的診斷
人格障礙是行為的根深蒂固的適應不良型別,在少年階段或更早階段即可出現,並貫穿整個生命過程。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曾經對北京市25所高中共計1萬多名高一年級學生進行過人格障礙的流行病學調查。
這項調查顯示,高一學生中,人格偏離的檢出率女生為8.3%,男生為12.6%。這些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時矯正,到成人期就很可能發展為人格障礙。
那麼,為什麼年滿18歲才可以進行人格障礙的診斷呢?
我在上週的公眾號文章裡講過,人格障礙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但是對18歲以下的青少年來說,人格還是有較大的可逆性的。
如果家長髮現孩子可能存在人格偏離的情況,可以透過專業干預及家庭的配合,通常會有所改善。
在這個過程中,家庭內部的教養傳遞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父母正確的教養方式可以預防和矯正孩子人格偏離的情況。
過分溺愛孩子,對孩子過度保護,會阻礙子女獨立性和社交能力的發展,導致孩子缺乏自信、過分自我約束或過度依賴等不良的人格特點。
父母可以關心孩子在做些什麼事,但需要尊重孩子,不要過多幹涉,給予孩子足夠的個人空間。
另外,許多研究表明,父母長期過多懲罰、批評、貶低式的養育方式也容易導致孩子難以適應社會的不良人格特徵,從而形成人格障礙等精神障礙的病前人格基礎。
很多有類似問題的青少年,與他們所接受的家庭教育、與其父母的婚姻狀況息息相關。如孩子的抑鬱與父母的過分要求有關,孩子的網路成癮與家庭的冷淡和交流的缺乏有關等。
所以,當我們在關注孩子心理狀況的時候,千萬不要忽略家庭教育因素的影響,這有可能是決定性的因素,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