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光明網《“育兒幫扶者”還是“矛盾導火索”?“隔代撫育”之痛如何解》一文中提到,隔代育兒造就“老漂族”,衍生多方面問題。
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超過2.6億,佔比18.7%。我國人口結構日趨老齡化,老年群體逐漸成為當下社會關注的目光焦點。隨著人民物質生活得以改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已不僅僅侷限於青年群體,老年群體的晚年生活是否舒心滿意愈發引人矚目。
隨著經濟時代發展步伐,我國社會流動性較之以往跨越式提升。“北漂”、“滬漂”、“深漂”…外來人口已經成為城市重要組成部分。誠然,一些青年在大城市得以紮根立足,把父母接到身邊能夠享受三世同堂、兒孫之樂。但不能否認的是,雙職工家庭越發普遍,缺乏時間缺乏精力養育幼兒,“老漂族”更多難以適應、疲於融入城市生活。
讓“老漂族”身漂心不漂,並非是單獨一方可以解決的問題。“老漂族”所面臨的問題繁多複雜、情形不同,需要多方參與、加以重視、匯聚合力。目前看來,“老漂族”群體所顯現的普遍性問題有語言不通、文化差異、社會融入難、充滿孤獨感;家務育兒、衝突冷淡、家庭和諧難、缺乏價值感;養老就醫、體系不同、權益保障難、極具挫折感。實際上,“老漂族”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並不只這些,而這一系列問題更使得“老漂族”如“無根浮萍”漂於城市之中。
讓“老漂族”身漂心不漂,首先要政策出力、制度落地。加快國家社會保障網路體系建設,早日實現區域社保程式互聯互通,破除體制、技術限制,使“老漂族”早日享受優質便捷的公共服務。其次要社群出力、溫暖入門。社群工作人員要實時掌握理解社群老年群體人員情況,關注“老漂族”社群活動參與度,設法增強“老漂族”融入感、避免“老漂族”脫離社群、脫離群體。同時,要家庭出力、溝通到位。兒女不應把“老漂族”當成家務育兒的工具人,理應理解父母長輩面臨智慧時代的難處,理解不同思維方式生活習慣,減少家庭矛盾,做父母與外界交流的橋樑,提升長輩幸福感。最後,要社會出力、氛圍引導。我們全社會要加強對於“老漂族”這一群體的關注,使“老漂族”的難處展現在大眾眼前,使“老漂族”生活得到有效且長久的改善。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馬上迎來10月14日重陽節,也是我國第9個法定“老年節”,望我們大家關注“老漂族”、牽掛“老漂族”,能夠讓“老漂族”身“漂”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