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藝術共賞 題圖:1948年,67歲的畢加索與27歲的弗朗索娃漫步海灘
48年前,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之一的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在法國戛納去世。
而那位與他有著11年戀情的藝術家弗朗索娃·季洛,已經100歲了。
在畢加索眾多的情人中,弗朗索娃是天分最高,才華最出眾,也是唯一主動拋棄了他的人。
需要多少個繆斯,才能成就一個畢加索?
△
畢加索筆下的弗朗索娃
來源 | 群學書院、建築vs藝術vs音樂(ID:ArchArtMusic)
畢加索推開虛掩的房門,房間裡空空如也,這裡,曾經是他和她共同生活的地方。
弗朗索娃·季洛(Françoise Gilot,一譯弗朗索瓦絲·吉洛特)為他生了兩個孩子,現在,她已經離開了他,也帶走了孩子們。
此時的畢加索,已經是一位72歲的老人了,陽光越過他的後背照進那張鋪著藍色床單的床上。他手扶著門框,一陣暈眩,他低下頭,充滿感傷,
當他再抬起頭時,彷彿看到弗朗索娃正躺在那裡。
於是,他拿了畫筆,將這一刻記錄下來。
儘管世人都認為他是一位強硬霸道的藝術家,但獨自一人時,他常常會想她。
畢加索:《影子》(1953年)
01如果一切宛若初見
1943年,畢加索又戀愛了,物件是美女畫家弗朗索娃·季洛(Françoise Gilot )。那一年,畢加索62歲,弗朗索娃21歲。
1942年,弗朗索娃年方21歲
弗朗索娃出生在巴黎的一個藝術世家,不光長得十分漂亮,還從小就有抱負。17歲獲得巴黎大學哲學學士學位,18歲獲得劍橋大學英國文學學士學位,她熱愛藝術,做過時裝設計,立志成為一個畫家。
弗朗索娃,20世紀40年代
弗朗索娃作品,從左到右,從上到下:1939,French Window in Blue;1944,Self Portrait (Figure in the Wind;1946,Still Life with Open Wings
1943年的一天,有個知名演員邀請弗朗索娃的閨蜜去吃飯,害羞的閨蜜硬拉著她一起去。演員請客的那家餐廳在巴黎很有名,是藝術家經常出沒的地方。果不其然,一進餐廳,他們就看到了大名鼎鼎的畢加索——那天,畢加索和情人 Dora 就坐在他們鄰桌。
吃飯的時候,弗朗索娃感覺畢加索的眼睛總在瞄她,果然,不一會,大師拿著一碗櫻桃,走到她身旁,跟請客的演員寒暄,並請他介紹同桌的女伴。兩個女孩趕緊自我介紹,告訴大師她們非常熱愛藝術。大師淡然一笑,邀請她們去參觀自己的畫展。
年輕的弗朗索娃
幾天後,兩個女孩興高采烈地去看畫展,但她們並沒有遇到大師,失望之餘,有人遞來一張字條,竟然是大師特意留下的,邀請她們去參觀他的工作室。
再次見面的大師熱情極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臨走還邀請她們常來;再後來,閨蜜離開巴黎,弗朗索娃為了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就常常自己單獨去向大師請教。大師不僅自己對這個姑娘關愛有加,還利用自己的人脈,把各路知名畫家、作家、詩人、攝影師……統統介紹給她,一路給她開綠燈。
直到有一天,大師很神秘的邀請弗朗索娃看一樣東西。
原來是妹紙的畫像!短短几個月,大師偷偷地畫了很多。他對她說:自從看到你,我什麼也畫不下去,只能天天畫你。
畢加索為弗朗索娃所作畫像,從左到右:1944,Portrait de femme;1945,Tête de femme
畢加索為弗朗索娃所作畫像,從左到右:1946,Françoise Gilot;1946,Portrait de Françoise
作為回禮,弗朗索娃也為大師畫了肖像。
1945,Picasso's Face(Portrait from Memory)
by Françoise Gilot
面對大師的追求,弗朗索娃雖然感動,但卻很猶豫,畢竟,他比大師的兒子歲數還小。
而就在此時,大師使出了殺手鐧——他知道弗朗索娃最欽佩的藝術家就是野獸派大師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於是直接帶著她去馬蒂斯家,跟她說:你想見多久見多久。
1944年,馬蒂斯在他的畫室
有意思的是,將近80歲高齡的馬蒂斯見到這個姑娘也十分歡喜,儘管手腳不靈便,依然要為她畫像,這又讓畢加索妒火中燒。兩位大師為了一個女孩爭執起來,一個不讓畫,一個偏要畫。
1946,畢加索與弗朗索娃在Antibes
終於,在1946年,畢加索如願與比自己整整小了40歲的女孩住到了一起。那時,殘酷的二戰終於結束了,畢加索心情振奮。更重要的是,在他心裡,年輕的弗朗索娃帶有春天花草的氣息,芳香怡人。與她在一起,就擁有了新生活。為了弗朗索娃,畢加索連他的兩朵玫瑰Dora和Marie都不要了,這一年,他的畫裡全都是年輕靚麗的弗朗索娃 。
從左到右:1946,Françoise Gilot;1946,Portrait de Françoise
《花枝姑娘》是畢加索為弗朗索娃畫的最有名的肖像畫,妹紙與花融為一體,像太陽一樣的圓臉成為她的肖像畫中最醒目的標誌。
1946,Le Femme fleur(花枝姑娘)
從左到右:1946,Femme au collier jaune;1946,Femme assise
與弗朗索娃戀愛的同時,大師進入了他藝術創作的晚期,也就是所謂的“田園時期”,他返璞歸真,畫了大量的“兒童簡筆畫”。
從左到右:1946,Françoise;1946,Tête de femme;1946,Tête de femmeaux boucles vertes
在大師心裡,弗朗索娃是色彩斑斕的。
從左到右:1946,Portrait de Françoise1;1946,Portrait de Françoise2;1946,Portrait de Françoise3
之前我們講過,如果是大師喜歡的人,就會畫的比較“圓”;一旦不喜歡了,就會畫的比較“尖”。這個時期,妹紙的半身像,都是圓圓的。
從左到右,從上到下:1946,Buste de Francoise;1946,Femme dans un fauteuil;1946,Femme à larobe verte;1946, Femme dans un fauteuil
1947 年,他們可愛的兒子 Claude出生,從這時起,大師的作品著重在家庭生活上。
從左到右:1948,Claude;1951,Claude ecrivant
生完孩子的弗朗索娃更有女人味。
1947, Françoise Gilot in the garden,Vallauris
她的肖像依然和花朵相關。
從左到右:1947,Femme Assise;1947,Femme dans un fauteuil
除了花朵的氣息,她的肖像還帶有成熟女人的韻味。
從左到右,從上到下:1948,Femme au chignon dans un fauteuil;1948,Femme dans un fauteuil;1948, Femme dans un fauteuil Ⅰ;1949,Francoise assise en robe bleue
1949 年,在巴黎保衛和平大會開幕的那一天,他們的女兒出生。畢加索畫的“和平鴿”象徵著世界和平,被印在宣傳海報上,貼滿了大街小巷。於是,他給女兒取名為 Paloma,在西班牙語就是“鴿子”的意思。
從左到右:1951,Paloma Picasso;1952,Paloma en bleu
儘管連續生了兩個孩子,弗朗索娃並未放棄理想,她依然堅持作畫。她很好的利用了大師給予的各種資源,努力提高自己。
1949年,28歲的弗朗索娃
這個時期,在大師心裡,她的樣貌時而清純,時而嫵媚。
從左到右:1949,Femme au cheveux vert;1949, Portrait of Francoise
從左到右:1949,Tete de jeune fille;1950,Françoise sur Fond gris Painting
兩個孩子給畢加索帶來了快樂,他享受家庭生活,他與弗朗索娃一度如膠似漆,甜甜蜜蜜。孩子們也時常出現在他的畫中,他看著他們慢慢長大。
從左到右:1952,Deux enfants Claude et Paloma;1954, Claude et Paloma dessinant
02從霧霾到重生
1951 年,兩人關係開始變的緊張,大師是個被女人寵壞了的暴君,在感情上非常強勢,但弗朗索娃有自己的理想,不願意百依百順,總是對大師說“不”。於是,大師的暴脾氣經常發作,對她冷漠,她只能專注於繪畫和照顧孩子。
1950,Femme qui dessine entouree de sesenfants,描繪弗朗索娃為孩子作畫的情景
也正是在此時,畢加索筆下弗朗索娃樣貌開始發生變化。
從左到右:1951,Femme dessinant;1951, Françoise, Claude et Paloma;1951, Femme au chiqnon assise
其實他們的矛盾早就出現了,在女兒出生的那一天,畢加索讓司機送他去參加和平大會,而不是送她去醫院;他要求她裸體在房間走動,讓他繪畫,不顧她的難為情;他盛氣凌人的對待她,剝奪她的自主權……在感情方面,大師從不考慮別人感受,讓弗朗索娃失望透頂。儘管她用力去愛,終究還是明白,他不能帶給她世俗意義上的“幸福”。
1953 年,經過慎重考慮,弗朗索娃帶著兩個孩子離開了畢加索,回到巴黎定居。她成了唯一一個主動拋棄大師的女人。
最後的畫像,在大師眼裡,她已經不美了,像個醜陋的老太婆。
從左到右:1953,Françoise assise dans unfauteuil;1953,Femme nue accroupie,1953, Femme assise
1955 年,弗朗索娃與一位年輕的畫家Luc Simon低調結婚,蜜月歸來時,她發現自己工作室裡收集的書、她的畫、畢加索曾經送給她的東西全都沒了,甚至她最敬愛的馬蒂斯給她寫的信也沒了——這一切都是憤怒而嫉妒畢加索乾的。
弗朗索娃很有骨氣,從此再也不見畢加索。
1956,Françoise Gilot in her studio withPaloma and Claude, Paris
Françoise Gilot with Paloma and Claude
“氣急敗壞”的畢加索繼續搗亂,他施加壓力把她的畫從畫廊撤掉,還不讓沙龍邀請她參加畫展。不過,你以為這樣就堵住弗朗索娃的活路了嗎?不,這個堅強的女孩生活的很幸福,又孕育了新的生命,1956年,她生下第三個孩子,女兒Aurelia。
1956,Luc Simon and Françoise Gilot,Tunisia
畢加索也不能隻手遮天,弗朗索娃最終還是靠實力接到了工作。而且她沒有那麼小氣,度假時會把孩子送到親生父親身邊。
1960s, 畢加索與子女們
這些年,弗朗索娃的作品反響不錯,工作也有了起色,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不過,她於1962 年離婚,又恢復了單身。畢加索聽說後得意洋洋,他認為沒有女人能擺脫他的影響。離婚後的弗朗索娃接受一位藝術評論家的邀請,開始寫書。1964 年,她寫的《Life with Picasso》出版,這本書大膽揭露了她與大師的隱私,引起軒然大波,一下子就成為當年的暢銷書。
《Life with Picasso》封面
畢加索生氣極了,試圖透過法律阻止這本書出版,但沒有成功。他對弗朗索娃非常憤怒,作為報復,他拒絕再見他們的孩子。從此兩個孩子不能再與父親見面,走在街頭,他們與父親的照片合影。
1967,Paloma and Claude Picasso in front ofa photo of their father
這本書的出版引發了畢加索的仇恨,為了遠離他,弗朗索娃搬到美國,在 1970年嫁給了第一位發明小兒麻痺疫苗的科學家 Jonas Salk,他們互敬互愛,婚姻關係一直到1995年Jonas去世。
1970s,Françoise Gilot and Jonas Salk
弗朗索娃的繪畫事業從未停息,她不斷努力,在美國闖出了自己的天地。
2000年,89歲的弗朗索娃在她位於紐約的畫室
2000 年,弗朗索娃與她的三個孩子,他們始終在一起,擁有幸福的笑容
1921年出生的弗朗索娃今年已經100歲了,擁有碩果累累的繪畫生涯,並出版了多部書籍和文章。
百歲高齡的的弗朗索娃
畢加索是她生命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
2015年,94歲的弗朗索娃創作了一幅作品,她本人就像這畫中的向日葵那樣,一直追尋陽光。她打破了“女人離不開畢加索”的魔咒,把自己的一生過的豐富多彩,還取得了自己事業的成功。
2015,Sunflowers,Bird,Butterfly by Françoise Gilot
面對虛無的光環,她敢於拋棄;面對自私的大師,她勇於離開。畢竟,一個美好的女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是要被愛的啊。
03最後的相伴
1957年弗朗索娃離開後,沒過多久,畢加索又戀愛了,物件是陶瓷店銷售員 JacquelineRoque。那一年,畢加索 72 歲,Jacqueline26歲。
1957, Jacqueline Roque at Villa LaCalifomie,Cannes
Jacqueline是個苦命的姑娘。兩歲時,父親拋棄了母親,母親靠做裁縫養活她和哥哥,生活十分艱難。在她 18 歲時,長期操勞的母親因中風去世。好在Jacqueline出落的十分漂亮,她找了份秘書工作,嫁給了一位工程師並生下女兒,後跟隨丈夫去非洲開拓事業。本以為可以幸福的生活,可才過了四年,她就發現丈夫出軌了。Jacqueline憤而離婚,帶著女兒回到法國,在畢加索經營的陶瓷廠找了一份銷售員的工作。
畢加索筆下略帶滄桑的單親媽媽Jacqueline
畢加索第一次見到 Jacqueline,就發現她有一雙漂亮的綠色大眼睛,她的模樣和氣質讓他聯想到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1834年的名畫《阿爾及爾女人》。
1834,Femmes d’Algerdans Leur Appartement,by Eugène Delacroix
也許是一眼的緣分,畢加索一見鍾情,開始對她展開追求。
其實那個時期,大師與情人弗朗索娃正在鬧矛盾,後來弗朗索娃帶孩子離開了他。此時,大師急於追求新歡,也有報復前任的目的。Jacqueline 並不是傻瓜,她明白自己的處境,對畢加索的情史也有所耳聞,而且大師已經老到可以當她爺爺了,所以姑娘一開始是拒絕的。
可是,我們的大師怎麼能接受失敗呢,他越挫越勇,每天給 Jacqueline 送玫瑰,寫情詩,只要她一天不答應,他就不放棄。
他還經常跑到她家門口,在牆壁上用粉筆畫白鴿——其實,白鴿在大師心中的地位多麼重要,他也為好幾個前任畫過呢。
就這麼追了六個月,Jacqueline 終於同意與大師約會,她問大師:你為什麼愛上我呢。大師說:從你身上,我感受到了純真和善良。
就這樣,在前任弗朗索娃離開後一個月,Jacqueline 就搬進大師家與他同居了。
從左到右:1955,Picasso and Jacqueline;1955,Picasso,Jacqueline and Kabul;1957,Picasso,Jacqueline and Lump
大師開始為 Jacqueline 畫像,起初比較寫實,能看出她溫柔賢惠的樣子。
從左到右:1954,Jacqueline Rocque1;1954,Jacqueline Rocque2
後來就開始抽象了,在 Jacqueline 的畫像中,大眼睛和長脖子是顯著特徵,而且大師把她的脖子越畫越長。
從左到右:1954,Jacqueline avec des fleurs;1954 Jacqueline avec les mains croisées;1958, Jacqueline Roque
總結一下畢加索幾位情人的特徵:Marie 又高又挺的鼻子和短髮,Dora 哭泣與猙獰的臉;Françoise 的圓臉與融為花枝的身體;Jacqueline 的大眼睛和長脖子。知道這些,你在畢加索成千上萬幅作品中,能很快找到她們。
這一時期,Jacqueline 幾乎天天在工作室陪伴大師,大師為她創作了大量的肖像畫。比如,在工作室靜坐著的 Jacqueline 。
從左到右:1956, Jacqueline au studio;1956, Jacqueline au studio
有時,一套裝束可以畫好幾張。
從左到右:1955, Portrait de Jacqueline en costumeturc; 1955, Jacqueline Rocque; 1955, Jacqueline
也有更加抽象的作品。
從左到右:1957, Jacqueline Rocque2;1958, La Femme aux Des
有了 Jacqueline 的陪伴,大師的生活變的豐富多彩。
1957, Jacqueline Roque teaching Pablo Picasso ballet
與之前的才女情人不同,Jacqueline 沒有多少文化,是個普通女性,她對畢加索百依百順,在大師的筆下,她有時為古典沉靜的少婦,目光自信迷人;有時為矮小邋遢的家庭主婦,目光驚恐無助。不管哪樣,大師把她的神韻描繪的分毫不差。
Jacqueline有很多正面肖像,開始畫成圓臉。
從左到右:1957,Portrait de Jacqueline;1957,Portrait of Jacqueline;1958, Tête de femme
後來出現尖臉和方臉。
從左到右:1960, Jacqueline;1960, Jacqueline
1961 年,80 歲高齡的大師與 Jacqueline 秘密結婚,這場婚禮除了新婚夫婦,只有律師作為證婚人參加,當然,律師先生還兼任了伴郎。
誰料,也正是這場低調的婚姻,為 Jacqueline 日後帶來了麻煩。
從那時起,大師的一切都由 Jacqueline 決定。對於年邁的畢加索來說,她兼具母親、朋友和情人;對於終有依靠的 Jacqueline 來說,畢加索是她的一切,兼具老師、丈夫和孩子,她全心全意的關心他、照顧他。
1960s, Picasso and Jacqueline
婚後,Jacqueline 受到很多爭議,有人說她佔有慾強,企圖控制大師,不讓他與外界接觸,甚至他的孩子們還起訴了她。我覺得,她是為大師著想的,並不能輕易左右他,也許外人看到的一切都是大師自己的意願。不管怎麼說,她給他創造了一個和諧安寧的環境,讓他不受外界的紛紛擾擾。
從此以後,Jacqueline 是畢加索唯一的模特,他為她作畫的數量,最終超過了 Dora Maar,成為留存肖像畫最多的女性。
戴黃色帽子的 Jacqueline 。
從左到右:1961,Femme au chapeau jaune;1962, Buste de femme au chapeau
Jacqueline與家裡的狗。
從左到右:1962,Jacqueline with Her Afghan DogKabul;1962, Femme au chien
穿紅衣服,坐在扶手椅上。
從左到右:1962,Femme assise dans un fauteuil II;1962,Femme assise dans un fauteuil
當然少不了描繪她的長脖子。
從左到右:1963,Tête De Femme;1963,Grand profil
60 年代,Jacqueline 給了大師繼續創作的靈感,他為她創作了大量的木板畫,以下是其中的 8 幅。
從左到右:
1959, Portrait de Jacqueline accoudé, au collier;
1962, Femme au Chapeau;
1962, Tete de Femme (Portrait deJacqueline de Face II);
1962,Jacqueline au Bandeau de Face;
1962,Portrait de Jacqueline au chapeau depaille fleuri;
1962,Tete de Femme;
1962,Portrait de Jacqueline aubandeau accoudée;
1962, Portrait de Jacqueline au carmen
還有一系列彩色的頭像,線條由繁到簡。從這些畫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師的創作過程。
從左到右:
1962, Portrait de Femme au Chapeau a Pomponset au Corsage Imprime;
1962, Woman in a Blue Straw Hat;
1962,Portrait of Jacqueline with Straw Hat
晚年的大師對 Jacqueline 非常依賴,他畫畫時不喜歡被人打擾,但她是唯一可以站在他身邊的人。
也許知道自己的生命快到盡頭,畢加索時常焦躁不安,他用無休止的工作來填補生活,所以他晚年依然創作了大量作品。有時候,他的靈感來了一整夜不睡覺,Jacqueline 就陪著他熬夜,俏皮的大師會偷偷地在畫布背面寫上幾句,比如:“今天是我們的情人節。”
1960, Jacqueline and Picasso gaze out thewindow of his studio at Villa La California
畢加索晚年的作品爭議較大,有人認為他已經落伍了,外界的批評聲音不斷。不管怎樣,大師早已功成名就,卻不斷開拓創新,敢於顛覆自己,這很少有人能做到。
從左到右:1961, Portrait de Jacqueline;1963, Jacqueline
1962, Buste de femme au ruban jaune;1965, Portrait of Jacqueline huile surtoile
他們兩人如此親密,一起窩在工作室,以至於家裡的豪宅都沒人住。大師也有擔心妻子的時候,比如在她洗澡的時候,他拿著畫筆就衝進浴室,擔心她會溺水。
1960s, Picasso and Jacqueline Roque
畢加索有時候對 Jacqueline 很冷漠,就像對待前任們那樣,Jacqueline 並不在意,開玩笑的叫他“雪人”。
大師創作過無數的《吻》,女主角都不同,儘管垂垂老矣,他依然渴望愛情,渴望性。
1969,the kiss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畢加索開始為後事擔憂,他害怕生病時,孩子們不讓Jacqueline 來照顧他,因為這涉及財產的繼承。他不想讓她遭受外界的猜疑和謾罵,叫她兩耳不聞窗外事,還買了兩套高級別墅,放到她的名下。
有人說,他對 Jacqueline 說不上愛,只是需要她的照顧。不管是照顧還是愛,大師折騰了一輩子,Jacqueline 是他最好的結局。
50、60、70 年代 Jacqueline 的側身像。 從左到右:1957, Jacqueline Roque;1962, Tête de femme(Jacqueline) 2;1971, Femme assise
1973年4月的一天,畢加索像往常一樣喝了藥,然後長時間拿著鏡子看自己,他對妻子說:畫布和刷子還夠用吧,明天我要開始畫畫了。
第二天中午,醫生來了,給他注射了一針鎮定劑。
他問醫生:外面都知道我結婚了嗎?
醫生說:不知道。
他說:他們弄錯了,我已經結婚了。
然後轉向Jacqueline:這是我妻子,她一直對我很好,很好。
這是他最後的話。
1960-1970s, Picasso and Jacqueline
Jacqueline 傷心極了,為他的靈柩守了六天六夜,把他葬在他們的家門口。在葬禮的那天晚上,她穿著白色睡衣,靠著他的墳墓睡了一夜。
人性都有脆弱的地方,在大師留下的龐大遺產面前,Jacqueline 和大師的孩子們展開了長達7年的遺產爭奪之戰。但不論如何,Jacqueline 和他的孩子們最終達成了一致,在巴黎建立畢加索博物館,他們要向全世界展示大師的作品,讓他的精神發揚光大。
Jacqueline生前沒有賣出畢加索的任何作品。她整理出來他的作品,捐給了新建立的畢加索博物館;她把他生前的收藏——塞尚、高更、雷阿諾、馬蒂斯、米羅、莫迪利阿尼等大師的作品捐給了盧浮宮。
她一直想念畢加索,無法擺脫失去他的孤獨。她說:“失去了畢加索,我的生命就失去了意義。”
畢加索去世13年後,1986 年的一個凌晨,Jacqueline 躺在床上,從抽屜取出左輪手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扣動了扳機,她自殺身亡。
這又是一個悽美的故事。Jacqueline 給了畢加索晚年寧靜溫馨的生活,她全心全意的照顧他,陪伴這位藝術家渡過了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