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就有名片,那時叫“名帖”或“名刺”,是一個人去謁見另一個人表明身份的說明。古代官員之間的往來就要用名刺,一個官員去拜見另一個官員,先向門房提交名刺,名刺上寫有姓名、官銜、籍貫等,門房拿了名刺呈上主人,主人看了,如果官職比自己高,就要出門迎接;如果官職比他低,他就讓門房引見。民間交往少有用名片的。
解放以後,工作人員來往就不用名片了,而是用介紹信,介紹人員的姓名、辦什麼事務。改革開放以後,國內外交往多起來了,又開始用起名片來。用名片最多的是日本人。我在接待日本訪問團時,發現他們一見面,就拿出一疊名片,給接待者每人一張。為此,我1980年訪問日本,也就做起名片來。後來到歐美國家,發現他們也用名片。有名片確實方便,不僅能記住對方的名字,還便於以後的交往。
不僅在國際交往中用名片,國內也流行起來。我發現,外國朋友的名片比較簡單,一般就印有姓名、工作單位、通訊地址。而中國人的名片,有的人寫得很複雜,把他所擔任的專職兼職都寫上。正面寫不完,背面還寫一大串,有的還是兩張疊加。中國人還特別注重寫明本人的官職、級別,一定要把什麼處長、廳長寫上。有一次某省副廳長訪問美國,在名片後面加了一個括弧,裡面寫上“正廳”二字。在美國遇到一位臺灣同胞,他以為“正廳”二字是該人的字號。中國的文人過去都有名和字,而且習慣稱對方的字以表尊重。所以臺灣同胞就稱呼那位老兄為“正廳先生”,鬧了一個大笑話。
近些年來名片用得少了。人們一見面就拿出手機來問:“能不能加你微信?”於是就互相在手機裡找出微信二維碼,掃一掃,互相就認識了,可以通訊聊天了。但是微信有一個麻煩,大多微信不用真實姓名,用的代號五花八門,有飛禽走獸、有花木蟲魚、有文學雅句、有豪言壯語,還有外文字母,不一而足。有時想找一位朋友通訊,在幾百個微訊號裡頭好半天才能找到。
名片也好,微信也好,都是為了便於交往。但多了也找來許多麻煩。幾十年來我收到的名片就積累了好幾千張,有的就見過一次面,後來也從來沒有來往過;有的工作已有變動,通訊方式也都變了,舊的名片也就無用了。處理這些名片卻是一件傷腦筋的事。隨便扔掉吧,怕洩露朋友資訊。只好購了一臺粉碎機,把舊名片粉碎掉。微信裡幾百上千個名片怎麼辦?現在的辦法是,把經常往來的親戚朋友分類組成微信群。但也有問題,有些事不想讓群裡的人都知道,還是要找到通訊人的微信。有時想與好友講點私密語,一不小心發到群裡了,等到發現已無法撤回,弄得很尷尬。總之,什麼事都有兩面性,有利有弊,只好在運用中去找方便吧。
(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1年07月17日第4版
作者:顧明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