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詩經》明明是民歌,你們活脫脫把它變成了“怨婦詩”的合集。詩305篇中至少有1/3的詩是講述婦女情感生活的,其中有喜有悲,體現了西周和春秋時期的生活和風土人情,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那麼,為什麼《詩經》裡有這麼多怨婦詩呢?詩經女孩透過100首詩總結了10大理由,一起來看。
1、從來源上看,怨婦詩是民間流行的樂調
詩經這些怨婦詩大多集中於《國風》中。眾所眾知,國風的詩大都來自於采詩官。當初周朝設立采詩官這個職位,就跟今天文人去鄉下采風一樣,聽說了什麼樣的事情,聽說了什麼民歌,就記錄下來,目的是作為貴族瞭解民間生活及風俗的依據,以此來制定策略。
例如這首《氓》:“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zháo)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兄弟不知,咥(xī)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dào)矣。”
詩中的女主人公以無比沉痛的口氣,回憶了戀愛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後被丈夫虐待和遺棄的痛苦。女子哭訴自己在丈夫家多麼的任勞任怨,結果換來的卻是掃地出門。
現在這首詩讀起來,還像我們村裡的大媳婦小寡婦的哭訴一樣,那麼真實感人,這詩就來自於民間,是對於民間婦女生活的真實記錄。
2、從制度上看,一夫多妻制度導致怨婦多
周朝時期,貴族男子娶妻,不光是娶一個正妻,還有七八個陪嫁。像《碩人》裡莊姜的出嫁,雖然她是正主,但是還是有九個陪嫁的姊妹。三年後,莊姜無子嗣,被衛莊公拋棄,成為了深宮裡的一個怨婦。
莊姜也曾努力過,《柏舟》就是她真實的寫照,“薄言往訴,逢彼之怒”(本來打算和丈夫溝通一下,卻碰上他心情不好),只能是“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壞心情不像席子一樣,可以隨意收起)。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瞻望不見人影,淚流紛如雨降。)哪怕莊姜再賢良淑德,甚至容忍了“莊公惑於嬖妾,使驕上僭”(莊公迷戀嬖妾,縱容她嬌揚跋扈無視尊卑,《毛詩序》),但也無法挽回莊公的心。
我們講究一生一世一雙人,眼睛容不得沙子,心房容不得群主,唯一愛足也。
3、從觀念上看,重男輕女思想導致怨婦多
古代社會中男性佔據主要地位,女性幾乎沒有地位,重男輕女思想盛行,女性待字閨中時在家從父從兄,出嫁後從夫,可以說一生都是依賴著男性,是男性的附屬品。
像《邶風 穀風》應該是中國曆代怨婦詩中最有特色、最讓人嗟嘆的一首。從“昔育恐育鞠,及爾顛覆”一句可知,女主人公十分善良。她在丈夫最困苦的時期,不離不棄,在艱難的環境下與丈夫共創家業。“何有何亡,黽勉求之。凡民有喪,匍匐救之”,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女子都會想方設法去解決。“德音莫違,及爾同死”,是傳頌千年的名句。
此詩哀而不怒,怨而無恨,一如中國女性的個性寫照,讓人為之深深嘆息。
4、從婚嫁流程看,沒有媒人的婚姻導致怨婦多
古代的婚嫁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詩經《伐柯》就是一首專門講媒人的詩,“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說的是沒有媒人,這婚姻必有坎坷。
詩經女孩這裡還是以《詩經》中大家耳熟能詳的《氓》舉例:“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女子結婚之初,本就無良媒。女孩子也說了,並非我要拖延約定的婚期而不肯嫁,是因為你沒有找好媒人。後面又著急嫁人,又說“請郎君不要生氣,秋天到了來迎娶。”女子著急嫁人,結果等來的沒有媒人的婚姻,陷入了婚姻的悲劇。
沒有媒人,姑娘可不要隨便嫁啊。因為誰給聘禮呢?給多少呢?不給聘禮嫁給他,婆家能重視你嗎?
5、從功能上看,把女性當生育機器導致怨婦多
古代男人娶妻娶妻,目的是什麼呢?主要就是為了女人的子宮來繁衍後代。這從詩經裡《周南·螽斯》這首詩中明顯看出,“螽斯羽,詵詵(shēn )兮。宜爾子孫,振振(zhēn)兮。”螽斯呢,是一種我們經常見到的動物,就是蟈蟈。據說螽斯一胎可以生八十一子,而且年生兩代或三代,反正是個兒孫成群一種動物,人們常以此來祈求多子。
生兒育女是女人的主要任務,而子宮成為一個女人最重要的工具。《甄嬛傳》裡的皇帝讓皇后去螽斯門思過,就是這意思。哪怕是到了今天,如果說一個女人不能生育,那她基本上就告別婚嫁市場了。
6、從外交上看,把女性當聯姻工具導致怨婦多
詩經裡的莊姜夫人的婚姻是政治聯姻,莊姜夫人的孃家齊國,是當時春秋五霸中間最強大的一個國家。衛莊公當時為了巴結最強大的齊國,才去求婚的。 衛莊公之所以去求這門親,只是為了外交需要,所以娶回來根本就不理她,始終不和她同居。因此她也一直沒有孩子。
莊姜無後,只能讓陪嫁妾室生育子女,歸她養育。你看貴族女子尚且如此,更何況民間女子呢?所以莊姜以《柏舟》為題,說自己就像柏木做的舟,堅固牢實,然而難以承受重負,在水上四處漂泊,沒有依傍。並對丈夫表明了態度:“我心匪石,不可轉(zhuǎn)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儀棣(dì)棣,不可選(qiān)也。”意思是我的心不是石頭,也不是席子,豈能按別人的意志行事!我雖不容於人,但我的尊嚴誰也別想踐踏。
她是貴族,面對丈夫的喜新厭舊,移情別戀,她有底氣說出這種話,但是在古代男人的愛是女子生活的全部和一生的寄託,失去了孃家的依靠,失去了男人的愛,主人公的痛苦可想而知。
7、從經濟上看,女性經濟不獨立導致怨婦多
古代生產力低下,生產資料緊缺,女人只能依靠婚姻,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在嫁人之前,她們本身也沒從事什麼工作。而嫁人以後,更不能從事什麼工作。所以沒有經濟基礎,沒有工作,自身沒有經濟來源,造成女人的社會地位本身就比較低。因此經濟不獨立也是怨婦詩比較多的原因。
詩經《日月》裡寫:“日居月諸,照臨下土。”詩一開頭托出了一個光芒萬丈、廣闊遼遠的意境:太陽和月亮光輝熠熠,高懸蒼穹,照耀著廣袤的土地,一切看起來都那麼光明、美好。可是就在這個光明的世界裡,生活著一個痛苦萬分的婦人,她被丈夫拋棄,每天獨守空房,悽苦無比。“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胡能有定?寧不我顧?”日月如此光明,怎麼看不到這樣一個負心漢的存在?他棄妻而去,已經很久沒有回來,為什麼現在的他心性不定,不再顧念妻子?一連三次發問,可見女主人公情緒之激切。
8、從婚姻來看,男人二三其德導致怨婦多
古代社會中男性佔據主要地位,再加之一夫多妻制的依恃,古代常常有男性“二三其德”即三心兩意,做出拋妻棄子的事情。而這些在男人們看起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不合適就換掉。《穀風》中女人的丈夫新婚燕爾,就忘卻與女主人公往日的恩愛,對女主人公只有滿心嫌棄和當其為“毒蟲”。女主人公不願放棄,痴情訴求“德音莫違,及爾同死。”看起來又悲傷又氣人。
9、從原生家庭來看,孃家不給力導致怨婦多
女孩子自從嫁人以後,好像就沒有了自己的家。在孃家人看來,你是嫁給了異性家族,為人家生兒育女去了。所以你看詩經《氓》中女性的抱怨:“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在對婚後悲慘生活的回憶中,可看出她的怨憤和悲傷,而更加悲慘的是她回到孃家後,“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她的親人毫不理解她的痛苦,反而還嘲笑她的遭遇。最後,她只能“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現實中,我們還有多少的女孩生在這樣的家庭中呢。慢慢的我們才明白,原來,女孩子長大是沒有家的。在婆家,是外人,在孃家,是客人。
10、從本質上來看,沒有愛情導致怨婦多
所有的怨婦的根本,還是在婚姻裡得不到愛情。或者對愛情追求唯一,或者追求平等。其實沒有愛的婚姻,其實只是一床光彩奪目的錦緞被子,疊起來放在床上,是給別人看的。
如《詩經·衛風·伯兮》,詩中的女子深深地思念從軍遠征的丈夫,思念刻骨銘心,以致“願言思伯,使我心痗。”又如《詩經·小雅·白華》中的女主人公對其愛人有著哀怨、懷疑、埋怨、怨恨和思念。愛人遠行,拋下女主人公在原地苦苦等待,期間的思念與等待是多麼地難熬。女主人公縱然對愛人有懷疑、埋怨和怨恨,卻也無法控制自己對他的思念。
女人愛而不得,形成了一個痴情怨婦的形象。其實女人們,你們忘記了,愛情的本質是疼痛,唯一的解藥就是他也愛你!
總之,《詩經》中的怨婦詩雖然很多,但是確實在當時的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反應當時社會的一面鏡子。如今詩經女孩帶你來學習並總結原因,目的就是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再重演,這樣的怨婦詩不再重現。觀古至今,願每個女人都能收穫理想的愛情和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