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作家協會 李存梅
很久以前,滇池邊住著一位美麗善良、心靈手巧的姑娘,她的名字叫阿娟。阿娟父母早亡,留下債務。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天都要在滇池邊浣紗,換點錢償還債主。一天,阿娟過度勞累,體力不支,頭一暈跌入滇池。正在不遠處打魚的青年漁民阿山看見,急忙調轉船頭,駛向阿娟,伸手拉住阿娟漂在水裡的長髮,將她拉上了岸。
阿娟醒來,發現是一個面板黑裡透紅的青年救了自己,不知說什麼好。阿山看到美麗的姑娘醒來,滿心歡喜地說:“醒了!終於醒了!”父母去世後,沒有誰會這麼關心在意阿娟,她感覺心裡暖暖的,鼻子一酸,淚珠滾落。
一來二往,他們相愛了,定下了終身。
滇池的海菜花開了,阿山每天在滇池裡打魚,都會特意為阿娟採來一束海菜花。偶爾,阿娟也會跟著阿山,坐上小船,在漂滿星星點點小白花的滇池水面上,邊欣賞採摘海菜花,邊唱著母親曾經教她的童謠:
海菜花,白菜花,愛洗澡的小娃娃,
清清的水不帶泥,也不帶沙,
滇池到處都是海菜的家!
太陽公公慢慢走,讓我和你牽牽手,
月亮婆婆快快睡,我要幫你捶捶背。
月亮對我笑眯眯,星星對我擠眼睛,
月亮星星求求你,給我一朵海菜花。
阿山和阿娟,一遍又一遍地歌唱,歌聲猶如潔白、清雅、搖曳的海菜花。在清波盪漾的水面,他們相依相戀,任清風拂面,幸福極了。阿山獨自出海時,阿娟在滇池邊浣紗,口中唱著童謠,聲音如百靈鳥般婉轉動聽,吸引著過往行人駐足聆聽,紛紛讚歎。
村裡一個財主,也在打阿娟的主意。他聽說阿娟與阿山已定下終身,又聽到阿山在滇池裡打魚,於是心生毒計。他在阿山的船上偷偷做了手腳。某一天,阿山又划著小船出海了,再也沒有回來——他的船漏水沉沒了。阿山淹死在了滇池中。
阿娟聞訊,悲痛欲絕,披頭散髮地跪在滇池邊,不停地呼喚阿山的名字。一天天過去,阿娟的喉嚨嘶啞了,人越來越憔悴,終因悲傷過度,仰面倒下,氣絕身亡,化作了西山睡美人,永遠守候在滇池邊,等待出海未歸的阿山。
另有一個故事與睡美人的傳說相配,同樣四處流傳,那就是龍門石窟的傳說。
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昆明滇池邊的下漁村,有個叫吳來清的窮道士。他是一個廣積善德的人,經常修橋補路,給人方便。一日,他登上西山駐足觀看。這個位置,正好是“睡美人”的腮,山上有明嘉靖年間由道士趙練主持開鑿的“覽海處”石屋,但鋪架在懸崖上通往三清閣的木棧道,已年久失修。
那天,正好有幾個香客上山,大家走在嘎吱作響的木棧道上,心驚膽戰。其中一個香客說,要是能在峭壁中開鑿一條通道,方便香客就好了。吳來清聽了覺得有理。
他說幹就幹,馬上組織力量,一錘一鏨開鑿石通道。從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幹到1795年(乾隆六十年),吳來清一鑿就是14年,工程之艱鉅,難以想象。他邊鑿邊設計,依峭壁山勢而行,在半空中鑿出一條從孝牛泉連通朱家閣和覽海處的隧洞,並將朱家閣鑿深為石室。
吳來清一錘一鏨開啟頑石,在石室簷上刻了浮雕的綵鳳銜印圖,後人將這個石室稱作鳳凰巖。石室外北側刻有“覽海處”三字,南側刻有明末傅宗龍草書對聯:“一徑飛紅雨,千林散綠蔭。”石室內南北壁上,刻有“雲海”“石林”四個大字。石壁正上方,嵌有“題滇池餞別圖”等詩碑。
鑿到鳳凰岩石室偏南的上方,吳來清鑿了一個小石洞,貼洞建了一個小閣,曰:老君殿。接著,吳來清又馬不停蹄,從鳳凰巖繼續向南開鑿石道,鑿出開窗隧道和慈雲洞,並在巖洞入口建“普陀勝景”坊。
吳來清將各種神像、神臺、香爐等,全部雕鑿在原生的山岩峭壁巨石上,圖畫鏤空而出。他以執著、堅韌不拔的毅力,憑藉一己之力,硬生生鑿出了千古奇景龍門石窟的前段。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吳來清之後,楊汝蘭繼承了這項在睡美人身體上做雕刻的工程。
他組織人力,從慈雲洞向南開鑿懸崖石道,花9年鑿成雲華洞隧道。後來,楊汝蘭之子、進士楊際泰,繼續開鑿石道。到1853年(清咸豐三年),龍門最高處——達天閣石窟這一巨大工程完工。幾代人前赴後繼,耗時72年的龍門石窟,終於竣工了。
整個工程,皆位於千仞峭壁之上,這是雲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以“奇、絕、險、幽”之特色,雄踞昆明西山眾多名勝之首,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遊人無數。
達天閣石窟的整個工程,都在一塊天然岩石上精雕細刻而成,構思奇巧,工藝精湛,令人歎為觀止。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石窟正壁神龕上魁星手執的點鬥珠筆,並非岩石雕成,而是另外配上去的木筆。
據說,眼看石窟就要完工,刻石窟的青年石匠卻在刻鑿魁星手中筆時,不慎把筆尖鑿斷了。幾十年的心血一下子變得不再完美,他受不了巨大的打擊,淚流滿面,縱身跳進了萬丈懸崖下的滇池。
這個石匠的傳說,跟睡美人故事一樣優美,也有相通之處。一個石匠為藝術獻身,一個純潔美麗的姑娘為愛情傷心,永遠沉睡在滇池中。這個精益求精的石匠,會不會是千年前的打魚小夥子所變成?那沉睡在滇池邊的姑娘,會不會在石匠縱身躍入滇池水中時,被令人心痛的撲通聲響所驚醒?
一切皆有可能。據說,石匠躍下龍門,墜入滇池中時,西山微微一震,睡美人睜開了眼睛,又悄悄閤眼,眼角緩緩滾出了一滴眼淚。這當然是傳聞,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的。
來源:都市時報 昆明作家協會 李存梅
編輯:楊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