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白鹿原》這部小說,記得還是在上初中。彼時,也是從書籍報刊中得知有這麼一部長篇小說。也是在那會,學校旁邊有個小書店可以免費看書,所以就利用平時的空餘時間,把《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秦腔》等一眾長篇小說看了一遍。
在談《白鹿原》精髓之前,不得不先提一下小說的背景。小說背景發生在新舊時代更替的動盪年代,新舊思潮不斷碰撞,城市與農村的碰撞,政治與文化習俗的碰撞,不同人物各具的鮮明特點的碰撞……作者也是藉此小說來表達自己對當時社會影像的觀察和思考,反思在社會程序發展過程中的許多現實問題。
小說的前五章寫了白鹿原社會群體的常態,從娶妻生子、土地種植一直寫到翻修宗祠和興辦學堂,整個白鹿原被納入舊生活的常規。
從第六章開始,作家著手設定境遇。第一個境遇是改朝換代。白嘉軒在文中說道“沒有皇帝了,往後的日子咋過呢”,朱先生為這位群體領袖(族長)擬定了一份《鄉約》,似乎有了群體規範就可以保證穩態。然而,這《鄉約》卻約不住外部社會,於是便爆發了“交農事件”。“交農”雖說是群體對外界社會的抗爭,但這事件中每個人都為自己今後的命運埋下了種因。事件過後,初級群體在內部蘊蓄著,主要是新的一代在新的形勢下成長,兆鵬、兆海、孝文、黑娃、白靈都在與外部社會接觸中進一步社會化。
從第十一章開始,作家設定了第二個境遇:白腿烏鴉兵圍城。在圍城事件中,白鹿原社會群體儘管仍作為一體來同外界社會抗爭,然而,已經從個人的不同鬥爭方式上預示了群體的分化。
接著是第三個境遇:農民運動及國共分裂。至此,群體已分化出三種勢力:國民黨、共產黨與土匪。白嘉軒作為族長儘管還在不遺餘力地恢復群體的穩定,但已經迴天乏力了。
接著是第四個境遇:年饉與瘟疫。從第十八章到第二十八章是小說最出色的十章,大自然的參與加劇了社會的變動,已經完全成熟了的年輕一代,以各自的方式投入行動,群體中每一個人,包括此前被置於後景上的婦女都在災難的漩渦中打轉浮沉。自然災害過後一片死寂,群體的創作還沒來得及恢復,就又被捲入社會災難的漩渦。
第五個境遇是抗日戰爭。大概由於西部未曾淪陷,作家才沒有對此展開描寫,只是用反諷手法寫了朱先生投軍與兆海之死。
第六個境遇是解放戰爭。這最後的五章寫得也很動人,尤其是賣壯丁與策反保安團,寫得有聲有色。決定整個民族命運的大決戰,自然也決定了白鹿原社會群體的命運,每個人物都走向自己的歸宿。不難看出,結局中籠罩著悲劇氣氛。朱先生的死,黑娃的死,鹿子霖的瘋,白嘉軒的殘,以及鹿兆鵬的下落不明,共奏出一曲輓歌,似在挽悼舊的白鹿原的終結。[1][2]
縱觀整部小說脈絡,其實就是一部農村向城市/半城市過渡的歷史,期間夾雜著對人性、婚姻、家庭、宗教、禮法等等問題的深刻描繪。尤其是女性衝破道德倫理的枷鎖,不單純地遵守舊時代的規矩和限制,作者更是給出了明顯的偏向。
小說文筆平實,敘事風格比較寫實,方寸之間將幾十個人物群像描繪得有血有肉,個性鮮明。總體來說,作者想透過筆下的人物活動,來表達對現實的思考,對舊倫理的批判和對新思想的接納。
[1] 薛迪之.《評〈白鹿原〉的可讀性》.[J].《小說評論》.1993年04期
[2] 中國小說欣賞《白鹿原》 .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