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冷瑩曾說:
“你對別人的好和善意,最後成全的都會是你自己。”
人若有難,我們幫一把,是渡他,也是渡了自己。
老子《道德經》中有一句話: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上天對眾生一視同仁,卻眷顧行善積德的人。
人存善念,天必佑之;人懷善意,心必寬之。
做個內心有光的人,心懷善意,既溫暖了別人,也能照亮自己。
愛默生說:
“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後,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不易,唯有溫暖與善意可以傳遞。
人和人都是相互的,溫暖也是會流動的。
馬克·吐溫也曾說過:
“為別人點一盞燈,照亮別人,也照亮了自己。”
內心有光的人,常與人善,也是為自己修福德,攢福氣。
作家林清玄曾講過一個動人的故事: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禪師,有一天趁月色到林中散步。
在皎潔的月光下,他突然開悟了靈性。
他喜悅地回到住處,卻見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顧。
找不到任何財物的小偷剛要離開時,在門口遇到了禪師。
原來,禪師怕驚動小偷,一直在門口等待,他知道小偷找不到任何值錢的東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脫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見禪師,正感到驚愕時,禪師說:
“你走這麼遠的山路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回呀!夜涼了,你帶著這件衣服走吧。”
說著,就把衣服披在小偷的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著頭溜走了。
禪師看著小偷的背影穿過明亮的月色,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說:
“可憐的人呀!但願我能送他一輪明月。”
禪師目送小偷走了之後,回到茅屋赤身打坐。
第二天,溫暖的陽光灑在茅屋上,禪師推開門,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齊地疊放在門口。
禪師非常高興,喃喃地說道:
“我終於送了他一輪明月!”
禪師贈予的一輪明月使小偷感到慚愧,受到映照而迷途知返。
我們每天都要面對許多人,如果我們也能像那位老禪師一樣時時保有善良、寬容的心態,我們也可以送一輪明月給別人。
林夕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們都是風雪夜中的趕路人,因相遇摩擦,融化了彼此肩頭的雪花。”
儘管生活讓我們活成了孤島,但我們仍然可以做彼此的燈塔。
即便發出的光芒是微弱的,也足夠在黢黑的夜裡溫暖他的心、照亮他的路。
一個人最大的善良,是懂得溫暖別人。
佛說:
“上至諸佛,下及眾生,皆因果所收。”
世間萬物,皆有因果,今日種下善因,來日便能收穫善果。
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但日有所增。
一句善意的問候,一個善意的動作,就足以驅散另一個人的陰霾。
在溫暖別人的同時,也在為自己結一段善緣。
這部短片原名為《我們都有這樣的時候》,是第21屆Tropfest短片電影節澳大利亞區冠軍作品。
短短不到七分鐘的影片,講述了一個善良遇到善良的故事。
一個老婦人的車在荒涼的公路上拋錨,她等了很久,也沒有人來。
一個男人開車經過,男人出於善心,幫老婦人修好了車。
在兩人交談中,老婦人瞭解到男人正在找工作,便要給他錢答謝。
男人卻拒絕了,理由很簡單:
“我們都有這樣的時候。”
之後,老婦人開著車來到了一個餐廳,在這裡她遇到了一個即將生產仍堅持工作的孕婦。
老婦人走時給了女人一大筆小費,想要幫她渡過難關。
也許是老婦人本來的善意,又或許是受到男人的影響。
老婦人在信封上寫了同樣一句:
“我們都有這樣的時候。”
在影片結尾,會發現孕婦的丈夫正是幫老婦人修車的男人。
如三毛所說:
“人活著還真是件美好的事,不在於風景多美多壯觀,而是在於遇見了誰,被溫暖了一下。
然後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成為一個小太陽,去溫暖別人。”
世事無常,出門在外,誰都會有難處。
別人有難處時,能幫就幫一把,是一種善良,更是一種智慧。
因為你的善良,終有一天會回饋給你自己。
愛是會流轉的,施及別人,終會惠及自身。
你溫暖別人的同時,也會照亮自己。
楊瀾曾說過:
“你要相信善意的力量,在我們能力範圍內,善意地對別人。
善意就像空氣一樣是會流通的,到時會有正面的能量還給你。”
人都是相互的,當我們真心付出時,別人也一定能感受並接收到。
人只有被溫柔地對待過, 才知道怎樣溫柔地對待別人。
就像《奇葩說》裡熊浩說的那樣:
“微光吸引微光,微光照亮微光,我們互相找到,一起發光,這樣才能把陰霾照亮。”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從年輕時就以幫人按摩為生的盲眼阿婆,一直住在小鎮的郊外。
有一天她帶著積蓄到鎮裡找水電行的老闆。
阿婆說:
“陳老闆,可不可以在我家門前的路上裝幾盞路燈?”
水電行老闆感到非常吃驚,說:
“阿婆,您的眼睛看不見,裝路燈幹什麼?”
阿婆說:
“從前,我住的地方偏僻,沒有人路過,所以不覺得有裝燈的必要,加上那時生活苦,也沒有多餘的錢裝燈。
現在我存了一些錢,而且從那裡過的人越來越多,為了讓別人走路方便,請您來幫忙裝幾盞燈吧!”
陳老闆聽了很感動,只收取成本費來為阿婆裝路燈。
盲眼阿婆要裝路燈的訊息,第二天就傳遍了全鎮,所有的人都被阿婆的善心感動了、主動來參加裝燈活動,大家紛紛捐錢,熱烈的程度超過想象。
因為每個人都在心裡想著:
“盲眼人都想到要照亮別人,何況是我們這些好眼睛的人呢?”
結果,不僅阿婆家外的路燈全裝起來了,馬路拓寬了,通往郊外的木板橋也被改成水泥橋,連阿婆的木屋都用磚頭、水泥進行了重砌,成為一座又美麗又堅固的房子。
在那裝燈鋪路的一段日子裡,鎮上的人活得充實而快樂。
後來,盲眼阿婆死了,但是在那個小鎮上,每個人走過她家門前的馬路時,會立即記起那小屋裡曾住過一位偉大的人。
一代一代過去,家長總是以盲眼阿婆作為教育孩子的典範,使得那小鎮許多年後還是一個滿溢愛心的小鎮。
少年走過盲眼婆婆的路燈下,在漆黑的夜裡,沒有不動容的。
盲眼阿婆怎麼也想不到,只是因為小小的一念善心,竟使得整個小鎮都變得光明而美麗,並且燃燒了大家心裡的火種。
俗話說:
“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
當我們為別人考慮時,別人才會替我們著想。
只有讓彼此的光芒互相映照,才能使我們能坦然走向一個高超志節的世界。
作家蘇心說過:
“人生路上,誰都可能會有雨天沒帶傘的時候。你幫別人打了傘,日後有雨落在你身上時,也會有人替你撐起一把傘。”
平日裡真心相待,會發現生活處處都是溫暖人心的小細節。
多一點溫柔,就能少一些冷漠;
多一點理解,就能少一份爭吵
人生路漫漫,願我們都心存善意,成全彼此的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