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創團·素寧
自我感動式的犧牲和付出
會將愛漸變成“裹挾”
日劇《母親》(Mother)中的道木仁美,在丈夫出車禍去世後,變成一個單親媽媽,獨自撫養女兒,絲毫不曾有過抱怨,因而備受鄰居的稱讚。
鄰居的稱讚和認可,讓她更加堅定自己對女兒的犧牲和付出是一件偉大的事情。
所以努力工作,只為女兒提供一個好的環境。
甚至為了專心照顧孩子,幾乎放棄了所有的社交,在同學邀請她參加同學會時,她一口回絕,理由便是要回家照顧女兒。
她每天的生活除了工作就是女兒,可以說,女兒就是她世界的主宰。
因而女兒有什麼要求,她都盡力滿足,而這可以滿足她極高的自我成就感。
所以哪怕生活再難,付出再多,她都表現得很堅強,似乎不覺得累。
但其實這怎麼可能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和痛苦承受極限,在仁美表現得像一個“完美的媽媽”時,其實她內心的焦躁不安也漸漸流露出來。
當女兒不能夠理解她、不聽她的話的時候,她就“威脅”女兒說:自己要走了。
其實,這是一種愛的“捆綁”,因為她太渴望得到付出的理解和回饋,所以一旦女兒對她期望的回饋不滿意,她就心生不滿和怨恨。
最終在日漸犧牲的疲累和不滿意的回饋中,變成了一個暴力媽媽。
教育家馬可連柯曾說:“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仁美想要給孩子全心全心意的愛固然沒錯,只不過為了孩子無下限犧牲自己的做法有些不可取,因為這樣最終只是感動了自己。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孩子會感激犧牲型父母嗎?”
大部分答案都出奇的一致:不會。
他們認為這是一種不正常的思維方式,父母認為自己是為了孩子被迫犧牲,把自己歸為付出者,將孩子淪為索取者,長此以往,父母的心態會失衡。。
因為一家人是平等的關係,有了付出和索取,會將平等變為不平等,這是一種畸形的心態。
導致父母容易自我感動,感覺自己非常偉大,而孩子會在被迫的接受中陷入愧疚。
不敢快樂,因為他們看到父母那麼辛苦,自己不能這麼開心,在他們看來,自己的開心是一種罪過。
現實中不少父母總是以“要不是為了你…”的名義,用自以為的討好和犧牲來捆綁和控制孩子。
但其實這隻會讓孩子在巨大的情感和道德綁架中難以生出感激之情,反而是厭惡和逃離。
因為孩子需要呼吸、解脫和自由,而父母需要孩子的理解和愛的回饋。
如若父母的付出和犧牲沒有得到期望的回饋,那麼他們給予孩子的愛就會漸變成一種裹挾和勒索。
正如魯迅先生在文章《我們怎樣做父親》裡所言:“父子之間沒有恩,但卻有愛。”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是靠愛來維持的親密關係,而不是單純的依賴孩子的感激而衍生的恩情。
父母愛孩子,所以自然而然地照顧和疼愛他,孩子長大後照顧、保護年邁的父母,是因為父母曾經這樣呵護過他。
愛才是父母和子女的紐帶,恩情不是。
犧牲式“討好”的背後
其實是父母本身愛的匱乏
父母愛孩子是本能,為孩子付出和犧牲是作為父母責任感的表現。
但會有父母把這種責任和本能過度化,演變成一種“討好”。
今年夏天的家庭教育熱播劇《小捨得》,裡面的田雨嵐和南儷,是兩個典型的教育極端。
前者瘋狂給予,生怕給不夠;後者懂得愛的適可而止。
但其實,這要從兩個人的成長環境說起。
田雨嵐從小和媽媽相依為命,爸爸對她們不負責任,媽媽一個人帶著她非常不容易,後來透過做護工,和南建龍組建了家庭,算是彌補了單親家庭的遺憾。
可媽媽帶著她加入新家庭後,重心放在“討好”南儷和南建龍身上,對於自己女兒的感受多少有些忽視,加上她從小經歷過太多的苦難,養成了爭強好勝的性格。
她一直奮發努力,勇往直前,儘管最終透過努力過上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可骨子裡的自卑和渴望得到愛的性子沒有變。
因而子悠就變成了她愛的最好寄託和投射,童年沒有得到的東西,她都要在子悠身上彌補回來。
小時候自己沒有一間像樣、安靜的學習房間,所以給孩子安裝了隔音效果好的書房;
小時候沒有好的衣服,所以給子悠買名貴的衣服和鞋子;
自己沒有得到媽媽的愛和照顧,所以把子悠照顧得無微不至;
因為這是她童年生活的缺憾,所以她在長大後,將這些童年和後來沒有得到的東西,投射在了孩子身上,竭盡所能給孩子最好的,也是她內心最理想的。
當然,她愛子悠毋庸置疑,對子悠好,為子悠的將來考慮和長遠打算,也是她做母親的本能。
只不過,她的愛和付出的背後,覆蓋上了犧牲式“討好”,最終讓子悠不堪重負,精神出現異常。
反觀南儷,小時候父母感情好,她從父母身上得到足夠的愛,加上自己家庭條件不錯,自己沒有吃過苦,所以內心一直都平和穩定。
就算後來父母離婚,可南建龍依然是最愛她的,南建龍在別人面前可能頤氣指使,但在她面前永遠小心翼翼,竭盡所能呵護著她的美好。
即便後來她沒有和爸爸一起生活,但是那個家裡永遠都為她保留著原來的一切,她的房間,南建龍不允許田雨嵐“侵犯”,房間裡的一切陳設都如舊。
這是爸爸對她愛的愧疚,也是愛的不捨和眷戀。
因為她一直都被父母的愛意所包裹著,所以結婚後給兩個孩子的愛,都是溫馨不壓抑的,讓人如沐春風,倍感舒適,就連米桃都希望南儷是她的媽媽。
為人父母后,對於兩個孩子從不透過“討好”來換取他們對她的愛,因為她知道,愛是心甘情願的給予,不是索取,更不是綁架。
田雨嵐則不同,因為原生家庭的殘缺,本身對於愛過於匱乏,於是長大後便把這種匱乏感在投射在兒子身上。
拼命為兒子付出和犧牲,以此補償自己童年的缺失,卻忽略了兒子本身的需求。
別為孩子犧牲太多
留點時間和餘力豐富自己
《少年說》綜藝節目中,高一女孩王晗站在臺上為媽媽的瑜伽班“大膽招生”。
據她描述:媽媽已經練習瑜伽8年,並且取得了高階瑜伽教師資格,但是媽媽為了照顧她,在她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暫時放棄原來的愛好。
如今她上高中了,能夠自己照顧自己,可以讓媽媽有多餘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理性而明智的女兒,懂得媽媽的辛苦付出,可是也不願意媽媽為了自己而過度犧牲。
因為在她的認知裡,很多父母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會逐漸迷失了自己,從而忘了自己是誰,她們在日漸的犧牲付出中,成為孩子和家人的專屬“保姆”。
雖然媽媽的照顧確實讓她感到內心的溫暖,但王晗不願意親愛的媽媽變成那樣的人,她希望媽媽可以重拾愛好,去開拓自己的人生版圖。
因為媽媽除了是她的媽媽以外,媽媽還是她自己。
所以,她勇敢站在天台上,除了感激媽媽對自己的付出意外,更主要的目的是:為媽媽的瑜伽班招生,希望媽媽能夠再次迴歸自我。
媽媽站在臺下,聽到女兒的話語,以及幫自己招生的行動,羞澀而感動的哭了。
當女兒要求她現場給大家表演一下時,媽媽溫柔從容地給大家針對性的演示,語氣溫柔而平和,讓人如沐春風,看得出來是一位優秀的瑜伽老師。
在王晗喊出媽媽名字的時候,旁邊的主持人陳銘老師都感動了,因為很多孩子站在天台上訴說故事的時候,是叫不出父母的名字的。
父母只是我們一生中的角色之一,不是全部。
在做父母之前,我們首先要做一個不可複製的自己。
利用時間來培養自己的高價值感,這樣孩子才會發自內心折服和欽佩,孩子才會更愛你。
這樣的原因還在於,其實小孩子內心也是非常“功利”的,他們也有“虛榮心”,他們也渴望自己擁有一個讓別人羨慕的、欽佩的父母。
在他們的內心裡,相比一個把他照顧得周全的不能再周全的父母,他其實更希望自己的父母是一個自我價值感高、在自己的領域熠熠生輝的人。
有一句話叫:“先自沉穩,而後愛人。”
只有自己保持內心的秩序不紊亂,打理好自己,內心充盈,才有可能將愛蔭及他人,做自己是如此,做父母更是如此。
因為父母對孩子愛的方式愛並不是單一的輸出和“討好”,更是榜樣和引領。
曾經看到過一首小詩,與各位父母共勉:
“如果你愛我,
請你愛我之前先愛你自己,
愛我的同時也愛著你自己。
你若不愛你自己,你便無法來愛我,這是愛的法則。
因為,你不可能給出,你沒有的東西。”
這也是每個父母愛孩子的法則:愛孩子之前,首先要學會好好愛自己。
因為只有自己有足夠的養分和愛,才能給孩子正確愛的滋養。
別用自我感動式的犧牲去給予愛,別讓過度的付出去向孩子勒索愛,孩子無法承受這種犧牲和付出,或許也給不了父母期待的愛。
因為相比父母的過度犧牲和付出,孩子更希望父母能夠有自己的自我價值,做一些“無意義”事情,充實自己的生活。
去愛孩子吧,用孩子想要的方式,而不是你要給的方式。
因為愛是一種良性的流動的自主,而不是剝削和被剝削無可選擇。
作者:素寧。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