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建立以來,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和尊嚴,保衛邊疆安寧,人民解放軍多次被迫展開自衛反擊或還擊作戰。
率兵衛國禦敵、直接指揮過保衛邊疆作戰的開國將軍都有誰?不妨看看下面的盤點:
1962年邊境自衛反擊戰。
1962年,祖國西南邊疆敵軍屢屢武裝犯境,製造流血事端。毛主席、黨中央決定予以堅決還擊。參加一線指揮作戰的有張國華、丁 盛、何家產將軍。
時任解放軍西藏軍區(大軍區)司令員的開國中將張國華,奉命出任西藏軍區前線指揮部總指揮。在反擊作戰中,張國華抱病抵近前線,運籌帷幄,指揮中國邊防部隊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打出了國威軍威,在新中國軍史上留下了輝煌一頁。
張國華指揮作戰的優異表現,得到偉大領袖毛主席充分肯定,被毛主席稱之為軍事政治的勝仗。
而他在高原指揮反擊作戰的精彩戰例,也被國外眾多軍事專家首肯,讚譽張國華為“喜馬拉雅戰神”。
開國少將丁盛,時任成都軍區黨委常委、解放軍第54軍軍長。中印邊境反擊戰中,丁盛指揮第54軍130師擊敗印軍主力第4軍,使印軍號稱參加過二戰擊敗“沙漠之狐”隆美爾軍團的榮譽部隊威風掃地。
這一戰既是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之中最關鍵一戰,也是最後一戰,史稱“瓦弄大捷”。據說直到今日,在印度的軍校裡,模擬假想敵的番號仍然是“54”。
在這場自衛反擊戰西段,新疆邊防部隊組成了"新疆軍區康西瓦指揮部",由第54軍副軍長、開國少將何家產負責指揮。
何家產將軍針對入侵印軍正面寬、據點分散、間隙大等弱點,集中優勢兵力,採取迂迴包圍、近戰夜戰等打殲滅戰的有效戰法,首先粉碎了入侵印軍的進攻。然後又揮師採用拔點攻堅的戰法,就地圍殲,逐次清除了加勒萬河谷、紅山頭和新疆阿克賽欽地區西大溝以北河尾灘、天文點兩防區內的入侵敵軍。
西藏軍區前線指揮部成員,還有西藏軍區副司令員開國少將鄧少東、趙文進;司令部副參謀長石伴樵,政治部副主任呂義山(1964年晉少將),後勤部副部長於一星等。
1965年保衛祖國領空作戰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發動侵越戰爭期間,美軍經常派飛機悍然入侵我國海南島海域上空,搞所謂“擦邊戰術”,進行挑釁滋事。
1965年4月8日、9日,美軍飛機連又續入侵海南島上空,對解放軍的飛機發射導彈,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對此,毛主席和周總理明確指示:美機昨天是試探,今天又是試探,真的來挑釁了,要堅決打擊!
“八·六”海戰一個多月後的1965年9月20日上午10時多,美國空軍一架F-104C型戰鬥轟炸機,在4000米高空以1150公里時速,從北部灣向海南島西部飛來,企圖侵犯中國領空挑釁。
時任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司令員開國中將吳瑞林,接到海岸雷達站報告後,在向總參和海軍司令部彙報同時,即令海軍航空兵“海空雄鷹團”大隊長高翔和副大隊長黃鳳生駕一架殲6型戰機升空巡邏待戰。
當美軍飛機入侵併進至雷州半島南端上空時,在地面指揮所指揮下,高翔和黃鳳生密切配合,發揚空中拼刺刀的戰鬥作風,高翔從距離美機290多米開始攻擊,一直打到距離39米,將敵機擊落於海口市東北35公里處。美軍飛行員史密斯上尉跳傘逃命,落地後被我當地民兵活捉。
1969年邊境自衛反擊戰。
發生在1969年3月的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是解放軍東北邊防部隊在烏蘇里江珍寶島擊退蘇聯軍隊入侵的一場戰鬥,至今還在被人們時常憶起。
當時參加指揮作戰的有陳錫聯、肖全夫、李少元將軍。
時任瀋陽軍區司令員的開國上將陳錫聯後來回憶,1969年3月15日的戰鬥,是他從北京直接指揮的。當時正準備參加黨的“九大”,各大軍區首長都已經來到北京。中央軍委專門在京西賓館開設了一個場所,由他坐陣負責直接與前線聯絡。
陳錫聯將軍在回憶中描述,我們準備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從幾個軍中抽調了三個偵察連,由有作戰經驗的參謀人員帶隊,進行了專門的訓練和配備,交手時打得乾脆利落。
陳錫聯回憶:3月2日戰鬥後,我們知道他們(蘇軍)要來,就在江岔口埋了大量地雷。他們首先從西邊來了坦克,我們給炸了,他們不敢走了。從正面來了30多人,炮火掩護。我們的炮火也準備好了。在一個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島上,打了半個小時,珍寶島變成了一片火海···
珍寶島反擊戰靠前指揮的是開國少將肖全夫,時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1969年2月,在東北中蘇邊界形勢日趨緊張情況下,肖全夫按照軍區黨委安排,將蘇軍對我進行武裝挑釁的情況歸納整理了一份材料,上報中央軍委,並直接到北京向中央請纓。總參領導對他說:“你們呈送軍委的報告我們已經仔細研究過了,有關情況也直接向周總理和毛主席做了彙報。中央同意你們的意見,對敵軍的武裝挑釁,要堅決予以反擊···。
1969年3月2日,蘇軍在珍寶島悍然開槍襲擊我邊防站長孫玉國帶領的巡邏隊,早已嚴陣以待的我邊防部隊奮起還擊,雙方發生了激烈的武裝衝突。
當日,瀋陽軍區決定在前沿設立虎(林)饒(河)前指,由肖全夫副司令員和軍區李少元副政委(開國少將)負責統一指揮。
肖全夫的前線指揮部,設在離珍寶島不足10公里的五林洞。他迅速調動部署了相關部隊做好迎戰準備,並將某師作為戰役預備隊進駐某市。
據說,周總理在北京問陳錫聯誰是前線指揮員,當聽說是肖全夫時,總理笑著說:“這回,蘇軍可是遇到對手了。”
陳錫聯聞言有些疑惑,周總理解釋說:“我記得,這個肖全夫曾是南京軍事學院的高材生嘛,那裡的教官都是蘇聯人,對蘇軍的那一套,他肖全夫清楚得很呢!”
果然,肖全夫在珍寶島反擊戰中展現出高超的指揮才能。他指揮邊防部隊擊毀蘇軍坦克4輛、裝甲車7輛,擊傷坦克和裝甲車4輛,斃傷蘇軍170多人,並擊斃蘇軍上校和中校指揮官各一名。出色完成了中央交給的反擊作戰任務,捍衛了祖國的尊嚴。
戰報傳到北京,周總理讚揚說:這個肖全夫,打得不錯嘛!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我軍湧現出了孫玉國、陳紹光、於慶陽、楊林、孫徵民等一批聞名全國的戰鬥英雄。
1974年西沙海戰。
“西沙海戰”,時間距離我們並不久遠。
當時來自廣州軍區、海南軍區、南海艦隊的多位開國將領參加了作戰指揮。史料中記載有張元培、焦玉山、江海、江雪山、羅文華、魏鳴森等。
1974年1月中旬,南越當局派出一艘驅逐艦和三艘護衛艦侵入西沙永樂群島海域。
南越海軍的侵犯行動,很快就被當地民兵上報到南海艦隊司令部。時任南海艦隊司令員的開國少將張元培,正和另外兩名參謀在指揮部值班。接到情況通報後,張元培立即向上級作了彙報。
由於西沙情況緊急,調兄弟艦隊支援已經來不及。張元培隨即命令榆林基地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魏鳴森率艦艇編隊,開赴永樂群島海域擔負巡邏警戒任務。
在永樂群島海域,我艦艇編隊遭到南越海軍大噸位軍艦的挑釁和炮擊。中國海軍編隊隨即奮起還擊,並與之後趕到增援的我兩艘海軍艦艇英勇殺敵,一舉擊沉南越海軍護衛艦1艘,擊傷驅逐艦3艘。隨後,海軍參戰艦艇官兵又聯合陸軍、空軍和民兵,迅速收復了被侵佔的甘泉、珊瑚、金銀等三島,使西沙群島全部迴歸祖國懷抱。
西沙海戰,是解放軍首次在海上反侵略作戰,是海軍聯合陸軍、空軍及民兵在西沙永樂群島海域為還擊南越軍隊侵略進行的一場聯合作戰行動。
當南越海軍10號和16號艦由廣金島西北向中國巡邏艦艇接近、4、5號艦由金銀島以南向琛航廣金兩島接近時,我海南軍區副司令員江海率某偵察隊和某部部3個連,分3個梯次從榆林港向乘艦艇西沙永樂群島快速進發。
由海南軍區司令員江雪山和南海艦隊副司令員羅文華等有關領導組成了西沙作戰指揮部,統一指揮西沙自衛反擊作戰。
(開國少將張元培,1970年出任海軍南海艦隊司令員)
巧合的是,當年遼瀋戰役中塔山阻擊戰時的兩個英雄團團長都參加了西沙之戰的指揮。
原塔山英雄團團長焦玉山,時任廣州軍區副參謀長。他參與指揮了西沙永樂群島反擊作戰。
原塔山阻擊戰的“白台山英雄團”團長江海,時任海南軍區副司令員、是西沙戰役前線指揮所的主要指揮員。
1975年秋,張元培將軍調任總後勤部副部長,1981年10月在北京逝世。
最先率艦艇編隊與敵軍接火的魏鳴森,1961年調入海軍,曾任海軍航海保證部部長,任職海軍榆林基地副司令員兼參謀長之後,再任海軍廣州基地副司令員,海軍後勤部顧問等職。
從資料照片上看,開國授銜時,魏鳴森是海軍上校軍銜,西沙海戰時是師級指揮員,1987年退休時相當於少將級別。
有史料介紹,從1974年西沙海戰參戰指揮員中,後來走出了11位將軍。
1979年邊境自衛反擊戰。
當時在東、西兩線參加指揮作戰的開國將軍有許世友、楊得志上將,劉昌毅、向仲華、劉志堅中將,張銍秀、查玉升、谷景生、吳忠、江燮元、張海棠、孫幹卿、焦玉山、歐致富少將,以及廣州軍區參謀長周德禮等。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葉,中越關係急劇惡化,越南當局在中越邊境蓄意挑起武裝衝突,派遣武裝人員越界進行侵擾,打傷中國邊民,推倒界碑,蠶食邊境,製造了浦念嶺、庭毫山等多起流血事件。中國邊疆的和平、安定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
在此情況下,1979年2月17日,中國邊防部隊奉命對侵犯中國領土的越南軍隊展開自衛還擊作戰。完成預定作戰任務後,於3月16日全部撤回國內。
進入八十年代,兩國邊境繼續軍事對抗,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區又相繼爆發了邊界衝突,時間持續達十年。直到九十年初,兩國關係才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我軍東線總指揮是許世友上將,西線總指揮是楊得志上將。
但在西線作戰開戰8天后,楊得志將軍患病入院治療。中央軍委隨即任命時任昆明軍區副司令員的開國少將張銍秀接替楊得志指揮西線作戰。
(圖左3是張銍秀將軍與楊得志將軍接見部隊英模)
張銍秀將軍1975年由濟南軍區副司令員調任昆明軍區副司令員,戰後的1980年晉升為昆明軍區司令員。
此後,張銍秀、查玉升等繼續指揮昆明軍區部隊進行拔點作戰並取得勝利。1984年,又指揮了兩山戰役,收復了老山、者陰山,捍衛了祖國西南邊疆的安全。
張銍秀將軍是解放軍從事作戰指揮年限最長的開國將領之一。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09年95歲時在北京逝世。
據相關史料介紹,從對越反擊戰戰火中,已經走出了二十多位將軍。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選“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宣告:文中參考資料和配圖均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