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關注的是,美國日前最大的動向便是拉攏英國和澳大利亞,成立了新的小圈子“奧庫斯”聯盟,同時,在三方防務協定框架下,美英還將支援澳大利亞建造8艘核潛艇,為其增強軍事防禦能力。而就在美國總統拜登宣佈成立“奧庫斯”聯盟的次日,中國正式向紐西蘭提交了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申請。
中美兩國幾乎同一時間公佈的戰略謀劃,如同雙方在大國博弈中的最新回合。對此,資深時事評論員石齊平分析認為,中美的最新過招凸顯了雙方在長期大戰略佈局中的不同側重點。
先來說說中國。在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後,日本站了出來,牽頭將其正式更名為《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而中國申請加入一個美日用來“圍堵”中國的貿易體系,將有助於打消美國繼續利用該組織遏制中國的意圖。但不可否認,由於地緣政治問題和意識形態造成的對立,中國申請加入CPTPP也沒那麼容易。其中,可以預料到,中國將不可避免地承受來自日本和澳大利亞的雙重阻力。
但不得不提,中國也在經貿領域成功籌劃了全球最大自由貿易伙伴關係,即包括泰國、新加坡、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在內的15個成員國組成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該經貿夥伴關係協議已於2020年11月15日正式敲定,據悉,15個成員國的國內生產總額佔全球高達三分之一,是一支可以左右全球經濟大勢且不可小覷的力量。
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大陸正在佈局一張緊密聯絡世界各國的經貿大網。比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中歐投資協議、上海合作組織以及“一帶一路”倡議。在中美博弈的長遠戰略方向上,中國側重於發展一個以中國為原點,聯合多國力量的經濟全球化。
而美國則更注重於拉攏盟友組建安全聯盟,並透過軍事手段構建“反華”圈子。比如針對中國的“奧庫斯”聯盟,以美國為核心的北約組織、7國集團以及美日印澳“四國機制”。對此,石齊平認為,經濟資源的整合是開放、流通的,可以相互促進相互疊加。
但是安全要素的整合帶有極強的意識形態與地緣政治等因素,一旦內部矛盾激化極易形成對立態勢。而且,從表面上看,美國對華的安全聯盟正在不斷擴張。事實上,由於中國軍事實力的增強,美國在第一島鏈對華構建的牽制力量正在逐漸減弱,由此也倒逼美國不得不做出向第二島鏈撤退的考量。
這樣看來,中美兩國之間的博弈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是經貿戰略勝一籌,還是安全戰成效顯著還不好說。不過,中美之間的博弈也不失為大國之間的一種有序狀態。當然,最理想的就是,美國能夠更加理智客觀地看待中國的發展,並接受中國的和平崛起。但是無論外界如何風雲變幻,中國只要專注好自身長足的發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路也必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