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就應當衝鋒在戰場
——記甘肅省張掖軍分割槽大校副司令員張洪峰
■中國軍網記者 王麗娟 通訊員 周仁 郭乾乾
十幾歲是聽著就讓人覺得很美好的年紀,理想在此時萌芽,少年心中燃起的熱血和勇氣,或許會貫穿一生。
1990年,張洪峰18歲。生長在山東沂蒙革命老區的他,血液裡流淌著革命先烈的紅色基因。打小,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就是他最大的期盼。這一年,他如願以償。
“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我要像老班長邱少雲那樣犧牲自己……”28年前,還是戰士的張洪峰三次寫下請戰書,強烈要求到最危險的地域執行任務;為保護群眾和戰友安全,他毫不猶豫抓起不法分子投進人群的爆炸物,在丟擲瞬間被炸掉左手和右眼,被評定為傷殘二級。“人民衛士”“全國自強模範”“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先進個人”等,是他一路走來獲得的榮譽。
身體傷殘
但依然是一名能夠衝鋒陷陣的戰士
“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那一年,張洪峰21歲;那一年,他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也是那一年,他永遠失去了左手和右眼。
1993年10月,張洪峰和戰友在執行一次任務中,不法分子自制的一枚土炸彈冒著青煙從天而降,落在戰友腳下。為保護周邊群眾和身邊戰友的安全,他來不及多想,衝上去推開戰友,抓起炸彈往外扔,就在出手的瞬間,炸彈爆炸了......
經過兩天兩夜的搶救,張洪峰轉危為安。醒來時躺在病床上的他詢問醫護人員的第一句話,不是自己的手和眼睛怎麼了,而是自己的武器還在不在?戰友和群眾有沒有受傷?
受傷後,正常的生活和訓練,對張洪峰來說,都是需要跨過的坎。為適應崗位需要,他咬牙苦練,打揹包,膝蓋、牙齒、傷殘的左臂一起上,揹包上到處是嘴角和傷臂蹭出的血跡;練匍匐,手臂和膝蓋的傷疤還未癒合又被磨破;400米障礙、五公里越野、手槍射擊等課目,訓練量都是常人的數倍以上,對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但沒有一個落後……
張洪峰單手射擊訓練。
一路走來,張洪峰憑著不服輸的勁頭,從基層排長到軍分割槽副司令員,能吃苦、不怕難,敢打硬仗的戰鬥作風一直未變。
張洪峰進行體能訓練。
精準扶貧
他說自己雖然傷殘,打硬仗啃硬骨頭卻是強項
“王鋪梁,北風狂,吹乾了草,凍死了狼”,這首流傳了千百年的民謠,道出了王鋪鎮惡劣的自然環境。在秦安縣5個未摘帽的貧困村中,3個在王鋪鎮。
2017年6月,張洪峰從作戰部隊交流到甘肅省秦安縣人武部任職。作為人武部政委的張洪峰與其他縣級領導一道負責包抓所屬鄉鎮的精準扶貧工作。縣裡統籌分工時,考慮到張洪峰身體原因,擬安排他去扶貧任務較輕的鄉鎮。張洪峰聽說後,急忙找到縣委主要領導,言辭懇切地說:“軍人就應當衝鋒在戰場,我雖身殘,但打硬仗、啃硬骨頭是我的強項,請組織把我安排到脫貧任務最重的王鋪鎮,我最合適!”架不住張洪峰再三請求,縣委最終同意了。
為了群眾早日脫貧,張洪峰帶人爬坡翻梁,踏遍王鋪鎮的村村落落。起初,種慣了馬鈴薯、雜糧的鄉親們,聽到要改種其它作物都是一說三搖頭。他和鎮裡幹部一起為村民講解政策、算賬對比,白天地頭講、晚上入戶談,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大家被張洪峰“磨破嘴、跑斷腿”的誠心打動,最終有50餘戶群眾答應試種幾畝花椒。
張洪峰在田間地頭瞭解花椒價格,探討培育技術。
春去秋來,張洪峰看著一樹樹紅瑪瑙似的花椒,不禁喜上眉頭。但問題很快來了——農產品雖然獲得豐收,但當地山高路陡,行車困難,外地商販進不來,花椒運不出去,這可愁煞了椒農。
修路!這是唯一的出路,但最難也在修路,缺專案、缺經費、缺材料。張洪峰多方協調尋找專案經費支援、找城投公司爭取水泥和沙石料。道路開工後,為加快施工進度、確保工程質量,他每天都盯在現場搞協調、抓監管,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吃不上熱菜熱飯是常有的事。
張洪峰到幫扶村實地檢視情況,準備搭建垃圾集中填埋點。
兩年多來,張洪峰累計下鄉百餘次,先後10多次跑到省市縣三級協調資金,為村民修建了17.3公里的產業路,打通農產品運輸的“最後一公里”,群眾實現穩步增收。2019年年底,王鋪鎮實現整體脫貧。
張洪峰和村幹部一起檢視援建的果樹試驗田。
群眾無小事
把老百姓的利益高高舉過頭頂
這是一場特殊的交接,雖沒有儀式,但滿是深情。
“我雖然離開了秦安,但一直放心不下你的傷病,有什麼困難可以繼續找我,還有呂科長。”今年7月上旬,已升任張掖軍分割槽副司令員的張洪峰和秦安縣人武部軍事科科長呂彥濤特意來到王鋪鎮師山村村民李小花家,帶來一副新柺杖和治療疼痛的膏藥。李小花患有風溼病,腿腳行動不便,張洪峰每次下鄉到師山村都會看望她,鼓勵她要堅強生活,並給她帶來藥品。李小花說:“張政委自己受過重傷,他更能理解我的病痛,他的鼓勵更親切,讓我對生活樹立了信心。”
張洪峰給村民李小花送柺杖。
從農村走出來的張洪峰深知,今天的青少年,就是明天發展的希望。2018年7月,張洪峰在下寨村駐村幫扶期間,發現村裡的學生每天天不亮就趕往學校,沿途山路崎嶇不平,孩子們常因看不清山路摔跤,甚至有生命危險。張洪峰與部長何開緒商量,決定從家底費中拿出資金,在通往學校的山路上安裝20盞路燈,照亮孩子們的求學路。
2019年7月,王鋪鎮王鋪村的周璇考上了大學,由於家庭困難交不起學費,產生了放棄上學的念頭。張洪峰知道後,當即決定與這名同學結成幫扶對子,每年給予3000元資助。為了不讓更多孩子因貧輟學,10多年來,他先後資助了9名貧困學生,協調80.58萬元為214名貧困大學生髮放助學金。
張洪峰對老百姓大方,自己的生活卻簡樸到近乎苛刻。他的左手臂因為截肢,血液迴圈不暢,遇到寒冷天氣就像螞蟻啃咬一樣難受,但他用的還是母親縫製的羊皮絨暖袖。張掖軍分割槽領導介紹,“張洪峰雖然身體殘疾特殊,但他從不把自己看作是‘特殊人’,有的卻是對群眾的特殊感情。”
苦難可以扼殺生機,也可以創造生機;可以摧垮意志,也可以磨礪意志;可以毀滅自我,也可以超越自我,決定命運的不是外部條件,而是生活態度。
對張洪峰來說,便是如此。
中國軍網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王麗娟 周仁 郭乾乾
編輯:王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