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學國畫教學中拓寬思路,涵養境界?北京大學附屬小學傳承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進行了教與學的多種創新。
溫潤童心的“大美育”教育觀
蔡元培先生是我國現代美育研究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他開創性地提出了很多美育思想和主張。1918年,蔡元培先生在其組織的“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之宗旨中提出要“研究畫藝、培養人才、倡導美育。”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北大附小構建了以美廣博、以美育雅、以美研學、以美潛玩“四位一體”的整體育人體系,以傳統中國畫之美潤澤孩子的心靈,將之貫穿在整個育人實踐中,把美育與美德融為一體,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實現“文以載道”“文以植德”。
學校美育透過“觀”“感”“習”“通”“化”融通五育共長的內在發生機制以及“學玩合一,情志交融”的實踐操作策略,讓美育發生於人的情感與志向之中,以實現對孩子性情的“養”“育”。實踐中,學校立足小學生身心特點,以情融通“學”與“玩”,讓傳統筆墨丹青走進孩子內心,並透過研習傳統作畫等方式讓學生進入恬靜、儒雅的抒發狀態,收到了良好效果。
涵養童真的“大學科”課程觀
中國畫教學與傳統文化一直根脈相連,在大學科課程視野下,學校融會貫通並以此拓展學科的文化意義,重新把傳統的中國畫教學方法融入到小學課堂中,從畫理、畫論入手,把理論理解貫穿於整個教學環節,透過研習畫譜傳承經典範式,引領學生追求高雅格調。中國畫課程融合了古代哲學思想、古文字學、古典文學、美學等內容的學習,培養藝術通感和審美素養。
“畫之大者,品格為上”。中國畫課程看重品格的塑造,即講究素質的修養,這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傳統文化。在教學中,我們不只關注中國畫的技法教學,更注重畫理的講解及傳統文化的浸潤,讓學生從理解文化內涵出發,觀察自然物態,其間融入傳統文化知識;畫法學習強調臨摹經典,最終理解古人思想,進而學會表現自我,以期實現“師造化,師古人,中得心源”的國畫教學傳統。
例如,我們在選擇齊白石的作品《他日相呼》作為學生的臨摹範本時,更看重其表達的含義:兩隻小雞今天爭搶一條蟲子,可轉天就冰釋前嫌一同玩耍了,畫意十分貼近孩子的日常生活,學生在感同身受中體悟了作品的深刻含義。
啟迪童智的“大單元”教學觀
中國畫教學注重激發學生藝術興趣和創新意識,探索運用創意工具表現傳統題材。在長期實踐中,學校探索了適合不同學段特點的大單元創意教學,具體方式如下:
創意工具,觸手可及。中國畫的筆墨技法專業性強,低學段的孩子很難掌握,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對作畫工具加以創新。如使用溼紙巾、牙籤、牙刷等日用品代替毛筆,同樣畫出了不同墨色(濃淡乾溼焦)、不同筆法(中側逆順散)、不同技法(勾皴擦點染)的效果。在疫情期間學生們居家學習專業工具不齊全的情況下,這一系列課程達到了非常好的線上教學效果,畫具的創新讓高雅傳統藝術生活化、普及化,拓展了推廣價值。
通融科技,遊戲水墨。國畫教學創新中的“通”,即通融各學科、知識、技能、生活,透過學科融合實現流暢順利地表達。為此,我校教師在教學中藉助了科技創新的手段,不但讓傳統的審美趣味獲得學生青睞,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如在“竹葉畫法”中,教師自主研發宮燈教具,透過現代照明技術再現古人摹畫竹影的情境,更好地讓學生作畫時浸潤其中。科技手段的運用拉近了傳統水墨與現代學生的距離,新穎的視覺感受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藝術體驗,提升了課堂教學感染力。
激發童趣的“大美術”課堂觀
學校中國畫教學倡導每名學生都可以成為創作者和評論者,並希望藉助表現性評價,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環境中,運用國畫課堂中獲得的啟發,解決新問題、拓寬新思路。
關注過程,豐富方式。小學階段的國畫教學更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用豐富的評價方式從多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教學評價過程體現中國文化藝術的特點,用文學性、藝術性兼具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讓評畫也成為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角度側重學生的感受、理解和體驗。如在“竹葉畫法”中,教師採用吟誦古詩的方式評價學生作品,耳目一新的評價方式令學生浸潤於文化之中,凸顯整體育人觀。
關注個性,尊重特點。中國畫教育注重差異性的教學原則,學生的性格、修養、文化、感悟、審美情趣、藝術表達要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教學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如“山水畫法”一課在評價作品時,教師把學生作品與經典範式進行類比,尊重了學生特點,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為了讓教學評價產生長遠的影響,增加日常教學活動的附加值,充分發揮國畫學科特點,學校還透過舉辦學生畫展、名師講座等方式豐富教學活動。這些活動克服了教學評價的侷限,在討論、講評、展覽的過程中,加深了學生對中國畫的理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作者:李辰 單位系北京大學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