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設計花點心思,
豬籠城寨也有春天。
- 設計 美學 -
NO.1 | 壹
話說,許多人對魔都的第一印象,都是摩登時尚,燈紅酒綠。
但其實,你沒看到上海的另一面。
在上海,也有許多老舊小區,許多人擠在狹窄的筒子樓裡,簡直就成了“72家房客”現實版,比如號稱上海最擁擠小區的隆昌公寓,就是這樣的地方。
隆昌公寓:圖一微博@文太大叔、圖二小紅書@住進鳥眼睛以後
一來到這裡,頓時星爺《功夫》裡豬籠城寨的畫面感撲面而來,包租婆收租的獅子吼,理髮小哥“沒水啦”的叫喊聲,那種混亂而喧囂的煙火氣,隔著畫面都能感受得到。
人擠人的“豬籠寨”隆昌公寓位於上海楊浦區,建於1930年,當時還是由英國人設計的公共租界巡捕營房。
整座建築裡總共有250間套房,上下五層,間間相鄰,密密麻麻。
圖二小紅書@蛋蛋同學
這棟樓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被改為楊浦公安分局職工宿舍,還是上海最先使用煤氣和自來水、安裝兩部電梯的住宅之一。當時曾被譽為“上海最豪華的公寓”。
小紅書@Cecilia Guan 醉堪調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改善,公安局搬離,職工搬走。
昔日的“豪宅”變為解決住宿問題的公房,人口的大量湧入讓兩室一廳一分為二,一戶人家一扇門一個窗一室半,人越來越多,空間越來越擠。
小紅書@念已
現在的這裡,走廊過道成了雜物堆積地,公用廚房、公共衛生間,住在這裡除了過著擁擠的集體生活,髒亂差也是一大問題。
雖然生活氣息濃厚,但條件艱苦,當年住進去被人羨慕,現在卻難以搬出。
小紅書@上海去哪吃
2004年,公寓被歸入不可移動文物,受到重點保護,不可隨意改動,街道雖然做了不少努力改善生活環境,但效果甚微。
這是魔都蝸居生活的真實寫照。
小紅書@念已
如此破落,造型獨特的老舊住宅,在上海內環並不是個例。
繁華的南京路步行街附近,隱藏著一座被英國《每日郵報》評為全世界最扁最薄建築稱號的老房子——黃浦區“無錫小區”。
因樓體最薄處僅有20釐米,又被稱為“紙片樓”。
小紅書@蘭小默_童鞋
這座大樓的修建有著獨特的歷史,是30年代經濟困難時期,為了充分利用土地不留一絲縫隙,建成了四層高,兩邊窄,中間寬的三角多邊形建築。
而我們看到最窄部分只是一個表面,另一頭則是一個“大肚子”,所留空間可以滿足正常生活。
圖一:小紅書@636103031、圖二@東方網
因當初用來做辦公用房,便沒有設計廚房和獨立衛生間,現居居民仍過著提馬桶過日子,做飯一臉油煙,老年人上下樓困難無比。
一街之隔是單價9萬的豪宅,這裡卻是外來務工者租房的聖地,因為租金便宜,離地鐵口近,許多人都搬來這裡作為在魔都的落腳點。
現在住在老破小樓房的主要是兩類人群:一類是,上了年紀的原著居民,他們習慣於樓上樓下熱熱鬧鬧充滿人情味的生活,與更舒適的郊區大房子相比這裡鄰里來往、出門玩樂更加便利。
小紅書@扇子在拍照
另一類是,經濟有限的外來務工人員,與條件更好一些的公寓房相比,老破小租金更低一些,對於他們來說是生存在大城市的“精神之巢”,處於其中不會遊離在外。
老房子承載著更多城市記憶,其實這樣的老破小,只要設計師稍作改造,就可以完全“恍若新生”。
NO.2 | 貳
比如我們曾經介紹過的鞍山五村,地處楊浦區鞍山商區,雖地段成熟、交通便利,但整個大社群都是五六層高的老破小,即使靠近大學也顯得老氣橫秋。
鞍山五村改造前 圖片來源@一條
近年,世界級設計大師孟菲斯創始人Aldo Cibic來到這裡定居,重新設計老房子。
至於為什麼來這裡,老爺子表示:“這裡的煙火氣是讓他著迷的地方。”
他與同濟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師生一起將舊街區改造成,擁有咖啡館、展覽室、活動廳的“好公社”。
大師級的配色與創新設計,讓這裡一改舊貌,創業學生和企業逐漸來這裡入駐,老變新重煥生機,每天來這裡的人絡繹不絕。
NO.3 | 叄
這樣的改造,也不需要投入太大的成本,更多的是針灸式的微設計,通過幾個區域性改造,就能讓整個老破小的居住區完全改變樣貌。
比如在上海新華路的口袋公園。
新華路兩旁佈滿高大茂密的梧桐和綠樹掩映的洋房,因此被譽為“上海第一花園馬路”。
在這裡有一個長22米、最寬處不足4.2米的弄堂空間,過去是一個路邊違建的小麵館,麵館拆遷後,此處就變成了一個閒置空間。
當時的這一塊空地,半米高的野草從原來的廚房地面中頑強的生長,結果設計師愣是在這100平米的小弄堂裡“螺獅殼裡做道場”。
他們在功能上做了兩個定義:一是作為一個為周邊社群服務的口袋花園,第二就是形成一個可滿足持續展覽的街頭展廊。希望藉此重新啟用城市的“邊角料”空間,服務於周邊居民。
改造前的場地 周颺
設計師在內部弄堂兩側牆面上設定了鏡面不鏽鋼系統,這是整個設計的核心。
兩邊的鏡面系統將無限反射中間的小花園,當人從中走過,彷彿步入一個無限的自然花園,從而帶來一種在城市中很難得的體驗。
部分鏡面系統是可旋轉的。當它旋轉過來,是一塊塊可更換的展板,形成一個可以持續提供內容的街頭畫廊。還可以透過手機掃描展板上的二維碼,便可進入網上無限的展覽空間。
結果,遊客和網紅們紛紛來這裡拍照打卡,兩側的鏡面就像一個熒幕,她的反射記錄著植物一年四季隨時間的不停變化,不同的人在這裡與鏡面,植物的互動,呈現一道時間性的風景。
在入口位置用耐候鋼材料,佈置了一個關於新華路歷史建築的永久展。
花園裡的植物系統。透過40cm以下、40-80cm以及80cm以上三種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建立豐富的層次及與人身體的關係。
以鼠尾草、滿天星、矮蒲葦、粉黛亂子草為主的花草組合呈現充滿自然野趣的植物氛圍,成為城市裡珍貴的自然景觀,鮮活的呈現時間性的變化。
這樣的例子也發生在上海浦東新區。
建造於20世紀90年代的昌五小區,2018年因拆違整治,片區大量商業店鋪被拆除清理後,留下一段近400米的條帶空地,形成一道單調、冗長的介面。
圖片@梓耘齋建築
後來,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童明主持改造,借鑑蘇州園林的設計手法,透過折線型遊園路徑,統一色調的立面材料和植物的高低穿插,設計成居民和街道行人都能使用的遊廊。
並命名為“昌裡園”,榮獲“公共空間獎”字獎項入圍專案之一。
圖片@梓耘齋建築
把古代園林思維放到現在,不是照搬。在因地制宜、師法自然的基礎上,於現代語境中適應社會需求。
攝影@田方方
其實,這樣的老小區在每個城市都比比皆是,它們經過歲月的變遷,看著也越來越礙眼,裡面的局民也是怨聲載道。
其實,只要稍微花點心思,先區域性進行一些調整,這樣有煙火氣的小區,很快就能變成另一幅模樣。
設計改變生活,而這才是設計真正的價值所在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