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一貫好吃,所以總喜歡看美食節目。今晚頭條為我推送了幾套美食節目,最為吸引眼球的是東北的殺豬菜。我邊看邊流口水,彷彿那一鍋香噴噴的殺豬菜就在眼前,那色、香、味揪著吊著胃口,想吃又吃不到,那滋味,真難受。
也不是第一次看殺豬菜的做法,中央臺美食節目我就喜歡看,每次看完腦海中就有了飛東北吃一次殺豬菜的衝動。零七年我去山東旅遊,從青島到濟南,中途去過許多鄉村,也吃過許多地道的鄉下菜和麵條、麵包之類的食物,留下了令人難忘的印象,就是偏偏沒有吃過品嚐過這道聞名的殺豬菜。也許這道菜過年時才有,也許我們去的不是時候,也許是導遊帶錯了地方,總之沒有品嚐到這道名菜,心裡難免落下遺憾。
其實殺豬菜我們客家人也有,只是做法不同。以前經濟欠發達時,農村家家戶戶都養豬,少則一頭,多則幾頭。印象中,我家一般都會養兩至四頭豬。我的父母勤勞節儉,屋門口菜地和自由地都種滿了勺脈菜,人也可以吃,但大部分用來餵豬。那時候養豬是不喂飼料的,每天早中晚三餐,將勺脈菜切好放在桶裡,等飯快好時將米汁水倒入桶中,再加幾大勺穀糠粉,攪拌一下便可餵豬。每年三四月份青黃不接之時,我們放學後也會到山裡的小河邊去摘豬菜,回來後加一些蕃薯葉幹一起弄,總之儘量保證豬能吃飽。那時候豬長的慢,從年頭到年尾才會有收成。快過年時,會賣掉其中二頭豬,還清一年的債務,乘下的到集市上去買回來兩頭小豬,在另一個豬欄裡養著。當然父母也會到布店剪幾尺布回來,給我們姐弟每人做一件新衣裳。留下的兩頭豬,一頭繼續養著,一頭留著過年用。
小時候溫飽都沒保障,更何況是有肉吃。所以那個時候,對過年的渴望及期盼是何等的強烈,過年有肉吃,還有小紅包(一般不超過兩毛錢),還有一身新衣裳。農村人的冬天,基本上也是農閒的時候,老人家帶上小登子,找個避風的地方曬太陽聊天。父母當然是閒不住的,經營菜地和到山上去砍些柴回來,我的任務是將牛趕到大山裡去,早上趕過去,傍晚去將牛找回來。無所事事時,約幾個要好點的夥伴,到田間裡去挖田鼠,挖來又不敢吃,只是覺得好玩。肚子餓時也會去偷挖別人的幾根蕃薯,用柴火烤來吃,那味道確實不錯。在家空閒的時候,父親交帶將舊的書本作業紙收集起來,挑到十幾裡外的姑爺家換點鞭炮回來。不知不覺中,年終於來了。
年二十九,父親便去找他的堂哥堂弟們,叫他們幫忙殺豬。殺豬的師傅是事先請好了的,先將一大鍋水燒開,然後將豬從豬欄裡趕出來,幾個人合力將它抬到木登上,師傅手起刀落,一大盒新鮮的豬紅被抬到了灶前。豬紅不放任何調料,只加小量的鹽,放在大鍋裡用柴火燜,要特別注意火候,過火老了不好吃,要保證豬紅鮮嫩爽口,這道菜也類似於東北的血豆腐,只是做法不同,客家人的豬紅做的還是比較地道和原汁原味。豬紅做好後,殺豬分解的工作也基本告一段落,取幾根大的豬骨放在鍋裡煲湯,取豬粉腸、豬肝、豬肺、豬心瘦肉等,切成一大盆,等湯水煲開後放在鍋裡一起煲,湯好了只放點鹽和蔥花,不放任何調料,這就是有名的客家"八刀湯"。湯做好後,隨後就是燜豬肉和炒豬大腸,豬肉也是燜一大盆,基本都是五花肉為主。做前先用溫水將豬血去掉,在鍋裡煮一會兒撈起,然後切成塊狀。將鍋燒熱,加點豬油,將五花肉在鍋裡爆炒幾分鐘,以五花肉出油為準。然後加水,放八角五香粉醬油加水,柴火適中,快好時加幾塊薑片,便可上桌。炒豬湯有幾種做法,怎樣做都好吃,一般都是用姜蔥炒,將豬腸弄乾淨,把鍋燒開,放油放姜蔥和豬大腸一起爆炒,炒大腸柴火一定要猛,炒出來的大腸才會香滑爽口。
豬雜湯煲好了,肉燜好了,豬大腸炒好了,便上桌吃飯。客人是提前請了的,都是親戚或鄰居。鄰里之間,彼此殺豬都會招呼一聲聚在一起喝碗豬肉湯,吃上一碗老酒。那時候我的爺爺奶奶都健在,他們坐在八仙桌上方,招呼著客人吃菜。這一桌殺豬菜,既是對一家人一年辛苦付出的犒勞,也是期盼來年更好。
如今,已經很難吃到這原汁原味的殺豬菜了。現在農村人不再養豬,養豬的都是一些專業戶,用飼料養,不到半年便出欄,這樣的豬肉,煲碗湯都要放調料,沒有調味根本就不好吃。現在吃東西,農村除了自家種的青菜、走地雞,其它基本和城裡一樣,吃來吃去,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吸引胃口了。
sponsored links
客家人的殺豬菜:八刀湯
分類: 美食
時間: 202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