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灣流的水流是由風力驅動的,它能以驚人的速度在海面上移動。但是,在過去大約30年內,科學家還發現了許多在海洋底部緩緩穿行的彎彎曲曲的水流。
結果證明,所有這些水流都是相互連通的,它們形成了一個全球迴圈系統。這個系統不僅帶動海水繞地球執行,而且在全球範圍內傳送巨大的熱量,從而對地球氣候產生深遠的影響。
想象一下在很久以前的西歐,一艘遠洋輪船正準備靠岸時,忽然刮過一陣大西洋西風,於是,這艘船沿著洋流方向漂動。而在這之前,它已經經歷過了一次旅行,其中所包含的勇氣、冒險精神和毅力,今天只有少數人能夠理解。
也許想象得到,在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的私掠船上有個水手,德雷克爵士很可能是大海盜,經過幾天終於抵達普利茅斯。於是,他一大早就洗好臉,以使自己神清氣爽,然後穿上乾淨整潔的衣服,這很可能是用那些他剛剛掠奪來的財富換來的。
想象一下,船上的前晚未喝完的一杯水突然從船的一側被倒下去,和海水混合在一起,然後隨著充滿泡沫和鹽分的旋渦流向別處。沒錯,就是這些水,明天就有可能變成雨淋在你身上。因為,德雷克爵士的這杯水肯定會成為最大洋流中極小的一部分:這就是大洋的溫鹽環流,通常被稱作“全球輸送帶”。
全球輸送帶是一個週而復始的迴圈過程。但是為了方便起見,就把起點選在北大西洋,因為這裡是德雷克爵士將他的那杯水倒進海洋的地方。
首先,在墨西哥灣流北部支流的帶動下,海水向北流動,形成北大西洋漂流。這股洋流比較溫暖,鹽分也較高(事實上,北大西洋在所有海洋當中水溫最高、鹹度最大),但是在接近北冰洋的時候,它的溫度變低了,密度也開始變得更大了,而且,它的表面開始形成海洋冰川。冰川只吸取純淨水以用來建造冰凍結構,鹽分則被留在水中。這樣一來,留下來的海水就會變得既鹹又冷。水的密度變得更大,並開始下沉。
這塊溫度低、密度大、鹽度高的水體以驚人的深度垂直下降,比陸地上最高的瀑布——安琪兒大瀑布的流速還要快出3.5倍。而這一切,只有透過聲波成像才可以看到。然後,這股洋流就和北大西洋深水匯合(這也是一塊密度較大、鹽度較高的水體),在大西洋海域形成了一個大水池。就是從這裡,德雷克爵士倒出的水開始了漫長而又緩慢的旅行。它向南流去,穿過寒冷而黑暗的深海區,最終到達世界的另一邊。
這次長途旅行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因為水不能徑直穿過海洋,它必須分幾個階段前進:首先,就像噴泉裡噴出來的水流入瀑布那樣,它在每個水域都會盤旋一段時間,然後進入下一個階段。
全球輸送帶的深水流要經過一系列“環流”——這些盤旋的水流可能有整個海洋那麼大,海水在一個渦流附近緩慢盤旋數年之後,就會離開這裡,然後流向另一個渦流。德雷克爵士的水環繞南美洲旅行很可能要花上一個世紀。也許,在倫敦大火發生不久之後,這些水就會到達巴西北部。它從這裡繼續向南前進,繼續這次迴旋式的旅行。也許再過一個世紀之後,當法國大革命的恐怖統治達到高潮時,它就到達南極洲了。
在南極洲,這股水流和一股來自南極附近的寒流匯合在一起。然後,傳送帶分成兩部分,其中一支繞過南極洲向澳大利亞方向前進,1000年以後,將最終重新出現在北太平洋。另一支一直向北,在維多利亞探險時代開始的時候到達了非洲東部,年復一年,氣溫上升,在印度殖民時代結束時到達了印度附近。
現在在海水錶面,它的旅行速度正在加快。在風力的推動下,它再次向南前進,去往非洲好望角。在那裡盤旋一陣之後,又會穿過大西洋去往加勒比海——儘管在這次旅行中,它要花上好幾年的時間困在這裡或那裡的旋渦和環流中。它又一次進入墨西哥灣流,並以驚人的速度回到北大西洋。它在這裡被大氣蒸發,漂流在歐洲上空,然後隨著春雨飄落下來。
水的這段史詩般的非凡旅行實際上是在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改變著地球的運轉。透過與大氣層之間的共同作用,全球輸送帶在世界各地重新分配熱量,使赤道的酷熱和極地的嚴寒之間逐漸趨於平衡。
溫度較低的水下沉之後,就會攜帶大量新鮮氧氣進入深海區(因為與較溫暖的水相比,溫度較低的水中含有更多氧氣),這樣就會把一個死氣沉沉的深淵變成富含生命力的天堂。當它緩緩並蜿蜒地流過海底時,就會從海底沉積物中拾取一些營養物質,並吸收從海面上落下來的被太陽照射過的動植物殘體中所含的“雪”。
在南極附近的海域中,環繞南極洲吹過的狂風使上層水域發生移動,於是,一些深海區的水開始上升。南極大陸可能是一片貧瘠的荒原,然而,富含營養物質的上升水流卻使南極海域成為地球上最富饒的海域之一。那裡的浮游生物數量龐大,繁衍茂盛,為整個海洋生態系統提供養料。這些來自深海的營養物質又會把食物鏈傳遞給磷蝦、鳳尾魚、企鵝、海豹和鯨。
在溫水上升和冷水下沉的簡單物理作用的驅動下,海水這個全球輸送帶一直在控制著地球的健康狀況,而且,這個過程幾乎是在沒有人注意到的情況下發生的。這就是說,直到它出現故障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