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文明看山西”。
根據最新一次的國保單位統計:山西,以總量531處的成績,成為當之無愧的文物大省!在這些國保之中,古建築尤為矚目,因此山西又被稱為“中國古建築博物館”。其古建築以數量多、質量高、型別全、儲存原始而獨步全國。
這些古建築絕大部分以寺廟建築為主,是集中國傳統的木構建築、寺觀壁畫、彩塑於一體的藝術綜合體。
山西國保如此豐富多彩,反倒讓很多人犯了愁:
想去打卡,卻不知從何看起?到了實地,又不知哪一處才是國保的精華?
因此,小藝特地整理了一份詳盡又精煉的山西省國保名錄。
名錄按照地域,分為「晉南&晉東南」、「晉中」與「晉北」三個篇章。而作為國保重點的古建築部分,還會用「古建」、「壁畫」、「彩塑」三個類別來做細緻的重點推薦,以便大家打卡時可以按圖索驥。當然,石窟寺、古遺址、古墓葬這些也是不會落下的~
什麼?你說文章太長了,找起來太麻煩?
好吧,這一點小藝也考慮到了!山西國保文章的末尾都會附上表格名單,每一處都一目瞭然!
往下劃,開啟晉南&晉東南的“國保之旅”吧 ↓↓↓
晉南、晉東南 篇
據統計,中國古代宋元以前地面著名建築的70%在山西,而山西的近90%在晉南與晉東南地區。
在這裡
有佛教彌勒淨土中最早的寺院之一的唐代青蓮寺
有集宋代建築特色於一身的小南村二仙廟
有被稱為是“中國寺觀壁畫之絕響”的永樂宮
有五代宋金元明清建築集於一處,被稱為古建博物館的龍門寺
……
| 古建部分重點推薦 |
(按照年代順序排列)
1.廣仁王廟
現存3座半唐構之一,年代僅次於南禪寺
年代:唐
批次:第五批國保
地點:山西芮城縣城北4公里古魏城城垣遺址內
廣仁王廟是百姓為了祈求上天降下甘霖,滋潤農作物,感恩司雨龍王之首—廣仁王而修建的廟宇。其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簷歇山頂,內部擱架鋪作斗拱碩大,叉手長壯,侏儒柱細短,構成極平緩的廈坡,整個建築結構簡練,古樸雄渾,顯示了唐代建築風格。
2.泛舟禪師塔
破子欞窗、圓形唐代磚塔、碑銘反寫
年代:唐
批次:第五批國保
地點:山西運城市西北報國寺遺址
山西運城泛舟禪師塔建於唐長慶二年(822),是圓形唐塔的典型例項、孤例。塔的銘文是從左到右排列豎寫,全國罕見。
泛舟禪師塔採用的是“破子欞窗”。與五臺山佛光寺內祖師塔二層、陝西鄠邑區的鳩摩羅什塔塔身側面窗戶,以及日本奈良法隆寺(相當於我國隋代)的窗戶形制相同。
3.郎寨磚塔
十分偏遠的唐代磚塔
年代:唐
批次:第七批國保
地點:山西臨汾市安澤縣
郎寨磚塔未見明確紀年,但塔上所嵌功德碑碣中,有弘農郡、隴西郡等唐代中期以後廢止的地名,地宮也出土有8枚唐代開元通寶錢。此外,從塔身外觀形制古樸,使用繩紋磚砌築等綜合因素分析,此塔建造年代應不晚於唐代。
4.龍門寺
一座院子裡看全六朝建築,遍覽中國古代建築通史
年代:五代至清
批次:第四批國保
地點:山西平順縣城東北54公里石城鎮源頭村龍門山麓
五代的西配殿,北宋的大殿,金代的山門,元代的後殿,明清的東配殿,一個院子裡可以看到六朝建築,是絕無僅有活生生的古建教科書。
龍門寺西配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簷懸山頂,構造簡潔,具有唐代建築的遺風,是我國現存唯一的五代時期懸山式建築。
5.天台庵
彌陀殿,簡約而不簡單的五代建築
年代:五代
批次:第三批國保
地點:山西平順縣城北25公里實會鄉王曲村
後唐天成四年(929年)建立,正殿平面正方形,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四椽,單簷歇山頂。基座片石砌,無月臺。整個殿內沒有一根柱子,結構簡練,相交嚴實,既無重疊構件,也無虛設之弊,沒有繁雜裝飾之感。
其實按照原本的推測,天台庵應為唐代建築。但在2014年底開始的天台庵彌陀殿大修時,在樑架上發現了五代時期的後唐年號題記,因此確定了天台庵是五代後唐時期的建築。
6.崇明寺
現存最早的北宋木建,北宋小殿巨構的代表
年代:北宋至明
批次:第五批國保
地點:山西高平市河西鎮郭家莊村
崇明寺中佛殿雄健古樸,穩重壯觀,單簷歇山頂,三間殿宇,七鋪作斗拱,出簷深遠,樑架採用節省木料的“斷材”,柱頭輔作為雙杪雙下昂,保留了唐、五代遺風。工匠在承襲唐以來的營造技術的同時,也在尋求新的轉變:中佛殿補間輔作以一跳解決了大多數兩跳斗拱才能完成的跨度。
7.原起寺
雖歷經修葺,仍不失唐風的大雄寶殿
年代:宋
批次:第五批國保
地點:山西長治市潞城市東北22公里下黃牛蹄鄉辛安村
原起寺寺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坐北朝南,單簷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平面呈方形,柱有側腳,升起明顯,樑架為三椽栿對後牽,四鋪作華栱出一跳,耍頭砍成昂形。梁枋用材規整,屋坡舉折平緩,出簷深遠。雖經歷代修葺,仍不失唐宋風格。
8.萬榮稷王廟
現存唯一的北宋廡殿頂木構建築,斗拱樑架做法特殊
年代:北宋
批次:第五批國保
地點:山西運城市萬榮縣南張鄉太趙村
2011年修繕工程中發現一處題記,經表面溼處理後“天聖元年”(1023年)四個大字清晰可見,再透過碳14測年,斷定萬榮稷王廟正殿建立年代不晚於北宋天聖元年。為現存唯一的北宋廡殿頂木構建築,殿身構架形式及用材不依法式,但簡省合理。
9.晉城二仙廟(小南村二仙廟)
內有中國僅存的宋塑樂氏二仙女像
天宮樓閣小木作極為特殊
年代:宋
批次:第四批國保
地點:山西晉城市澤州縣金村鎮東南村村北
二仙廟大殿建於紹聖四年(1097)至大觀元年(1107),殿內小木做天宮樓閣為同時期作品。大殿是二仙娘娘的寢宮,裝飾有精美的雕刻、反覆的斗拱與複道行空跨廊的重臺樓閣是對幻想仙界的營造。
殿內平梁出跳承槫是少見的特殊做法;樓閣內塑有二仙及侍女群像,是中國僅存的宋塑樂氏二仙女像,為宋塑中的佳作。
10.九天聖母廟
雲集四代木構,五代碑刻
年代:北宋至清
批次:第五批國保
地點:山西平順縣城西北15公里北社鄉河東村
平順九天聖母廟是坐擁宋、元、明、清四朝木構古建築,以及宋、元、明、清、民五代碑刻於一處的國保單位,這種組合即便在以宋金古建築高密度分佈的晉東南地區其實也很難得。該廟還擁有一處廡殿頂的獻亭,是現存古建築中比較罕見的一例。
11.王報村二郎廟
中國現存最早的戲臺
年代:金至清
批次:第六批國保
地點:山西高平市寺莊鎮王報村
王報村的二郎廟內有中國現存最早的戲臺,也是僅存的一座金代老戲臺,年代為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古戲臺屬於民俗神廟系戲臺,從建築形制看,屬於單體式歇山頂戲臺。
12.太陰寺
形制特殊,坐南朝北
年代:金
批次:第五批國保
地點:山西絳縣城東南7公里的衛莊鎮張上村
寺廟坐南朝北,故稱太陰寺。主殿南大殿重建於金大定十年(1170),面闊五間,單簷懸山頂,懸掛金大安二年(1210)“大雄之殿”匾。殿中佛龕供金大定十年木雕釋迦牟尼涅槃像,佛龕上及兩次間有同期三尊阿彌陀佛。
13.崔府君廟
特殊的崔府君廟信仰
年代:金至明
批次:第五批國保
地點:山西陵川縣城西20公里處的禮義鎮北街
崔府君廟信仰始於唐、興於北宋,在潞州、磁州等地廣為傳播。崔府君廟坐落在土崗高臺之上,重簷帶平坐的樓閣式山門為宋金建築。平臺突起,高臺以上的門廡或殿宇,見於敦煌壁畫,例項僅存此處。
14.布村玉皇廟
無法準確斷代,身世撲朔迷離
年代:推測為宋至清,可能是元
批次:第七批國保
地點:山西長治市長子縣慈林鎮布村村北
布村玉皇廟沒有發現任何可以準確斷代的碑刻題記,所有建築只能根據建築形式推斷其建造年代,其中後殿為金代,後殿的東朵殿是元代建築,獻殿、舞樓及兩廂等都是清和民國以後的。作為一座野廟,可一窺目前中國古建保護之現狀。
15.姬氏民居
迄今發現的全國年代最早的民居建築
年代:元
批次:第四批國保
地點:山西高平市城東北18公里的陳鎮
姬氏民宅平面呈長方形,進深六椽,層頂為平緩的懸山式,中間有瓦脊、兩邊鋪著布紋瓦。在青石門墩的內側有足以證明姬氏民宅年齡的文字:“大元國至元三十一年歲次甲午仲、姬氏置”。
16.絳州大堂
現存最大的州衙大堂
年代:元
批次:第四批國保
地點:山西新絳縣城內西北高垣上(今新絳中學校內)
絳州大堂高大寬闊,巍峨壯觀,人置其間四顧空曠,威嚴之感油然而生。據古建專家言,全國州衙正堂規制通例為五間,而絳州獨為七間,乃國內少見。現全國尚保留有三處州衙大堂,“絳州大堂”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 彩塑部分重點推薦 |
(按照年代順序排列)
1.青蓮寺
唐宋彩塑,北宋大殿
年代:唐至清
批次:第三批國保
地點:山西澤州縣東南17公里硤石山麓
青蓮寺分為上、下兩院,上院中的釋迦殿古樸大方,單簷歇山頂,頭栱肥碩,飛簷騰空,具有明顯的宋代建築風格。
下院彌勒殿內的唐代彩塑是全國僅存的三處唐代寺觀彩塑之一,並儲存了北宋、明清歷代彩塑,是我們瞭解歷代寺觀彩塑變化的必去之地。
2.法興寺
融合了唐宋的泥塑一絕
年代:唐、宋
批次:第三批國保
地點:山西長子縣東南慈林山腰
法興寺創建於北魏神瑞元年(414) 。記憶體彩塑22尊,其中十二圓覺像始塑於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融合了盛唐時代所崇尚的“豐滿”美和宋代所追慕的“纖秀”美,堪稱東方泥塑一絕。
3.崇慶寺
宋代彩塑
年代:宋
批次:第四批國保
地點:山西長子縣城東南22公里的紫雲山腰下
崇慶寺造像雕工考究,高大厚實的佛壇上,佈列著方正規整,修飾精緻的蓮花臺、構圖繁富、華麗異常的大背光,背光上是色彩斑斕的樑架彩繪,極富視覺衝擊力。其宋代羅漢塑像,為北宋彩塑的之絕品。
4.福勝寺
元代彩塑藝術之極品
年代:元、明
批次:第五批國保
地點:山西新絳縣城西17公里北澤掌鎮光村
寺內主體建築釋迦殿內有塑像27尊。主佛阿彌陀佛結跏趺坐於束腰須彌座上,圓潤的體態,豐滿的面容,雖然身上的彩漆已脫落殆盡,顯現出斑駁的顏色,但其宏偉的身形、撼人的氣勢、悲憫的神情卻從未改變。
5.玉皇廟
元塑精品二十八星宿
年代:宋至清
批次:第三批國保
地點:山西澤州縣東南13公里府城村
府城玉皇廟是古代澤州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道教廟宇。其間的300多尊道教諸神泥塑自成體系,藝術地展現了我國道教諸神系統。尤其是一組二十八宿泥塑,掙脫了宗教禮儀的束縛,生動的塑造了亢金龍的衝發、虛日鼠的沉靜、尾火虎的動勢、翼火蛇的目光如炬等獨特形象。
6.高平鐵佛寺
突破了明代彩塑風格的明塑
年代:明清
批次:第八批國保
地點:山西高平市米山鎮米西村
鐵佛寺面闊三間,進深六架椽,平面長方形,懸山式屋頂,殿內所塑釋迦牟尼佛、觀音、文殊、普賢菩薩、二十四諸天等塑像,是整個明代獨樹一幟的典範。
7.觀音堂
儒釋道融合的代表,海內懸塑精品
年代:明
批次:第五批國保
地點:山西長治市郊區小常鄉梁家莊村
長治觀音堂是明代萬曆年間鄉民集資修建的廟堂,殿內珍藏彩塑500餘尊,大的高約兩米,小的僅數釐米,大者為圓塑,小者多為懸塑。題材上既有佛教的釋迦牟尼、觀世音、文殊、普賢,也有道教的老子、莊周,儒教的孔子、顏回、曾參造像。
| 壁畫部分重點推薦 |
(按照年代順序排列)
1.大雲院
唯一集五代木構建築、佛塔、寺觀壁畫於一體的寺院
年代:五代至清
批次:第三批國保
地點:山西平順縣城西北23公里石會村北龍耳山中
大雲院彌陀殿內的五代壁畫,與敦煌的五代石窟壁畫皆為珍品。所繪佛像肌肉豐滿,面相圓潤。論髮飾、冠飾、服飾,諸像皆不形同,筆法細膩高超,整個壁畫無論是內容,還是畫工,都是上品。
2.開化寺
北宋大殿、現存宋代寺觀壁畫中面積最大的一處
年代:北宋至清
批次:第五批國保
地點:山西高平市東北20公里陳鎮王村舍利山腰
開化寺大殿現存的樑架結構、斗拱樣式,與宋代《營造法式》中的彩繪圖樣完全一致,反映了宋代建築的最高成就。大殿內《大方便報恩經變畫》《華嚴經變畫》等經變壁畫,是我國現存宋代寺觀壁畫中面積最大的一處,形象地反映了當時宋代的社會風貌。
3.永樂宮
中國寺觀壁畫之絕響
年代:元
批次:第一批國保
地點:山西芮城縣永樂北街230號
芮城永樂宮是現存最大的元代道觀,佈局疏朗,規模宏大,其藝術價值最高的是其中960平方米精美壁畫。這些壁畫兼有唐、宋繪畫的優良傳統,又具有元代壁畫的個性特色,題材顯示出其融匯了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人物比例嚴謹、用筆細膩、姿態生動,300多位人物畫像無一相同,被譽為“東方藝術畫廊”。
4.青龍寺
在元明佛教壁畫中體會禮佛之儀
年代:元
批次:第五批國保
地點:山西運城市稷山縣稷峰鎮馬村西隅
青龍寺始建於唐,現存多為元、明、清時建築,在青龍寺腰殿和大殿之中,皆留有令人為之叫絕的元明精彩壁畫。腰殿居前,四壁繪有水陸畫一鋪,大殿為主佛殿,東西山牆分別繪製釋迦牟尼說法圖和彌勒佛說法圖,共同構成一個完整有序的禮儀空間。
5.廣勝寺
生動的元代壁畫
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明代琉璃塔
年代:元明
批次:第一批國保
地點:山西洪洞縣城東北17公里霍山南麓
水神明應王殿內四壁繪有近二百平米的元代壁畫,生動描繪了當時社會遊戲景象。明代飛虹塔塔身鑲嵌琉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留有工匠題款、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構造精巧,歷經康熙年間八級地震仍安然無恙。
6.稷益廟
壁畫白描史實,堪稱明代農業的百科全書
年代:明
批次:第五批國保
地點:山西新絳縣西南15公里陽王鎮
稷益廟壁畫畫工精細,情節豐富,富有想象力和生活情趣。相比於永樂宮朝元圖濃厚的官氣,雖同為道教壁畫,卻給人完全不一樣的感受,是山西境內少數幾處反映世俗生活的壁畫。
| 石窟寺及石刻重點推薦 |
(按照年代順序排列)
1.羊頭山石窟
開鑿在暴露於地表砂岩上的石窟
山頂的四面造像塔,形制在我國極為罕見
年代:北魏至唐
批次:第六批國保
地點:山西晉城市高平市神農鎮羊頭山頂
羊頭山山腰至山頂共有洞窟四十餘個、千佛造像碑一通。洞窟大小不一,平面多為方形;石窟內龕面整齊,四面滿雕佛像,或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菩薩。洞外有許多小龕,有佛、菩薩、天王、力士等,形制各異。
特別是山頂的四面造像塔是由三塊巨石疊加而成,最底部為臥羊,中為佛龕,上為瓦隴式屋頂。
| 古遺址部分重點推薦 |
(按照年代順序排列)
1.曲村-天馬遺址
二十世紀西周考古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年代:周
批次:第四批國保
地點:山西翼城縣和曲沃縣兩縣交界地區
曲村—天馬遺址是一處以晉文化為主的西周時代遺址。墓葬是天馬—曲村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遺址內出土有玉器、青銅禮器等隨葬品,以及陶器、石器、骨器等遺物萬餘件。墓內隨葬的玉器種類繁多,華麗精美,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西周時期等級最高的玉器。
2.丁村遺址
發現了介於北京猿人和現代人之間的“丁村人”
年代:舊石器時代
批次:第一批國保
地點:山西臨汾市襄汾縣城4公里的丁村附近的汾河河畔
丁村遺址是新中國成立以後,在北京周口店以外地區發現的首個大型舊石器時代遺址,也是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中期的典型代表,它因發現介於北京猿人和現代人之間的“丁村人”而被廣泛關注。
3.陶寺遺址
佔據了“八大之最”的古遺址
年代:新石器時代
批次:第三批國保
地點:山西襄汾縣陶寺村南
陶寺遺址的規模,僅次於浙江良渚古城與陝西神木石峁遺址。考古隊員在這裡發現了規模空前的城址、與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觀象臺、氣勢恢宏的宮殿、獨立的倉儲區、官方管理下的手工業區等。
陶寺遺址還有八大“最”:
1.最早的測日影天文觀測系統
2.發現了到遺址發掘為止最早的文字
3.發現了中國最古老的樂器
4.發現了中原地區最早的龍圖騰
5.發現了到遺址發掘為止世界上最早的建築材料——板瓦
6.發現了黃河中游史前最大的墓葬
7.史前中亞最大的城址
8.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觀象臺,比英國巨石陣早500年
| 古墓葬部分重點推薦 |
(按照年代順序排列)
1.馬村磚雕墓
集建築、藝術、戲劇、生活等元素於一身的磚雕墓
年代:宋、金
批次:第五批國保
地點:山西稷山縣城西4公里的馬村西部
墓室以磚雕的形式表現了墓主人生前居住的四合院結構,再現了當時的建築風格。飛簷、椽子、額枋、斗拱、琴面昂等由高到低,極具層次感,雕刻精美、工藝考究。磚雕四周皆不留白,窗欄隔扇、伶人侍女、飛禽走獸、花草紋飾等等應有盡有,墓室正中便是姿態安詳的墓主人夫婦。
馬村磚雕墓集建築、藝術、戲劇、生活等元素於一身,將古人的審美與意趣鮮活地呈現在了世人眼前。
2.司馬光墓
《資治通鑑》編者司馬光之墓
年代:北宋
批次:第三批國保
地點:山西夏縣城北15公里的鳴條岡
在我國浩瀚的史學著作中,《資治通鑑》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的主編司馬光,就長眠於此地。
司馬光墓地分為塋地、碑樓、碑亭、餘慶禪寺等幾個部分。塋地位於右翼,禪院列於左翼,碑樓在最前方。司馬光墓碑樓高大壯觀,內有“司馬溫國公神道碑”一通。碑文介紹了司馬光一生的成就。碑額“忠靖粹德”由宋哲宗親筆,碑文則為蘇東坡書寫。
山西國保是流動的歷史、複合的藝術。木作、塑像、壁畫、石窟……都有自己獨特的美與語言。
國保之美,只有親臨,才能體會,只有眼見,才能深留駐在記憶中。因此當有機會去親臨,去眼見,就不要給自己留有遺憾~
附:【晉南&晉東南】國保表格名單
-END-
編輯|Kate 圓圓
感謝藝友青紫供圖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