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藍的大海和金色的沙灘構成一幅美麗的沙扒海景圖。 陳國華 攝 |
●鍾友梅
家鄉那片海,我走過了無數遍。
那湧動的、潔白的浪花,那細軟的、金色的沙灘,那寬闊的、湛藍的大海,如母親溫婉的面容那般可親。而我,一個在那片海土生土長的孩子,是那麼的愛她。正如歌裡所唱:“大海啊大海,就像媽媽一樣,走遍天涯海角,總在我的身旁……”
我的家鄉——美麗的濱海小鎮沙扒,坐落在南海邊。閒暇時,我常與知己同去海邊散步。心血來潮時,我也會獨自漫步海灘,聽海潮吟唱,感受海風繾綣。任由腳步在身後留下一串串的腳印,或站在礁石上,久久凝視,痴痴遐想。
童年趕海
記得小時候,我最喜歡去趕海了。那時,能和母親、妹妹一起去海邊撿螺子,就是童年記憶中最有趣的事情。但並不是每一天都適合趕海,趕海還需掌握潮水漲落的時間才行。一個月裡,農曆初一和農曆十五的前後幾天是最佳的趕海日子。
趕海那天,待海水退潮,海邊的礁石裡密密麻麻、各種各樣叫不出名的螺子會露出來。這時,我們就可以拿上工具,甚至徒手,趕在下一波漲潮前撿取黏附在礁石上的螺子。
我還記得,這其中有一種指甲螺,肉質鮮甜,是我最喜歡吃的。它的外表潔白光滑,外殼如同人的指甲形狀。它還有一個硬硬的蓋子,緊緊地貼在肉的外面,要想吃上這一口鮮甜的螺肉,得費一番功夫。“用一根繡花針從蓋子的側邊插進去,慢慢小心地挑,就能把螺肉挑出來了。”母親在一旁,教給我一個方法,我照著做,果然成功地挑出裡面鮮美的肉。
趕海中,最有趣的事要數捉沙螞了。沙螞是一種生活在沙灘上的小海蟹,它極其靈活,警惕性極高,一見到人就一溜煙地跑掉了。
白天的時候捉沙螞,要先找到沙螞洞。通常,貝殼多的地方沙螞洞就比較多,得先用長鏟子把洞裡的沙用力挖出來,只有挖深挖透了才能見到沙螞的蹤跡。但沙螞會同時選擇幾個洞來棲身,正因這樣白天很難抓得到沙螞。
沙螞習慣晚上出來覓食,為了省些力氣,我們幾個同學經常在夜幕降臨的時候,帶上鏟子、塑膠桶、手電筒到沙灘上捉沙螞。
開始的時候沒有經驗,一看到沙螞我們就追著它跑,每次我們跑到氣喘吁吁的也沒捉到幾個。後來我們學到了一個方法,用一條長竹竿把沙螞掃個八爪朝天,或者用強光把它們照著。讓它們看不見有人靠近,這樣就容易捉了。
捉到了沙螞,我們會把它放在光滑的塑膠桶裡,桶裡還要墊上一層細沙來維持它的生命。不得不提,沙螞煮粥的那般鮮甜,可是出了名的美味。
海邊漫步
除了撿螺子和捉沙螞,閒暇時我還喜歡到海邊走走。
我愛看那海面上波光粼粼,銀光閃耀,浪花相湧,海天相連,感受海闊天空。我愛漫步海邊,觀海上日出,迎著海風吹來的清新氣息,聽著海浪翻滾的嘩嘩濤聲。
這些年來我在外工作,也在縣城定居了,但對於故鄉的那片海仍魂牽夢縈。週末,我又一次回家鄉看海。
吃完晚飯後,我迫不及待地拉上妹妹陪我一同到海邊散步。海風輕輕吹拂,層層浪花湧動,那時晚霞正紅,映得整個海天紅彤彤一片,如夢如幻。又回到熟悉的海邊,我感到身心無比舒暢。我自由自在地奔跑在海灘上,把身體上的不舒服,生活上的煩惱事通通拋掉。
“姐,看,好漂亮的漂流瓶!”妹妹的聲音把我從遐想中拉回現實。我接過妹妹遞上來的漂流瓶看到,透明的瓶裡裝著五顏六色、閃亮晶瑩的沙石,裡面卷著一張彩紙。不知那上面寫著的是誰的心事和願望,也不知它隨浪漂流了多少歲月,才擱淺在這片海灘上……
我沒有因好奇開啟瓶口,不忍心驚醒那裡面沉睡中的美夢。隨即,我用力把它拋回海中,讓它再次無拘無束地漂流在海上。
天,不知什麼時候黑了下來。天邊冉冉升起了一輪潔白的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那麼圓,那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