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察加半島,一個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激烈碰撞交鋒的地方,160座火山中有29座活火山,不僅帶來了世界級規模的間歇泉峽谷奇觀,而且還產生了儲量豐富極其豐富的礦產資源。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堪察加半島還是唐史中記載的“流鬼國”所在,那麼沙俄是如何征服這片廣袤的土地的呢?
流鬼國朝貢大唐王朝
查閱唐史《通典》中關於流鬼國的記載如下:“其北至夜叉國,餘三面皆抵大海”。這裡透漏出兩點資訊,一是流鬼國位於“夜叉國”之南;二是流鬼國在一個三面環海的半島上。當然無論是夜叉國還是流鬼國並非真是什麼鬼怪,而是由於地處亞寒帶針葉林地區,緯度較高,氣候寒冷,當地不能從事農耕,只能以漁獵為生。手持鐵叉、身穿獸皮帶獸牙且以捕食馴鹿海豹海象的迥異特性,對於以耕作為生的中原文明而言,確實像極了“夜叉”、“流鬼”。
唐史《通典》中關於流鬼國的記載如下:“其北至夜叉國,餘三面皆抵大海”。
再結合《新唐書》對夜叉國的描述,我們得知,所謂夜叉國其實只是處於原始社會的楚科奇人組成的漁獵部落,其大致位置便在今俄羅斯的楚科奇半島,而楚科奇半島以南的半島,無疑便是面積達37.23萬平方公里的堪察加半島了。
公元7-8世紀時,鼎盛時期的大唐王朝征服高句麗後,已經將勢力擴充套件到外興安嶺以北,由安東都護府統一管轄。
流鬼國雖然距離中原王朝很遠,但在公元7-8世紀時,鼎盛時期的大唐王朝征服高句麗後,已經將勢力擴充套件到外興安嶺以北,設定了安東都護府統一管轄,設定的室韋都督府管轄黑龍江上游的室韋族聚居區、黑水都督府管轄黑龍江中下游及庫頁島的靺鞨部落。而臨近靺鞨的流鬼部族得知大唐聲威後,便前往大唐朝貢,流鬼國也就成了大唐最靠北的藩屬國。
強盛不足百年的大唐因為安史之亂,國力開始走下坡路,公元761年,唐肅宗廢除安東都護府。
唐朝滅亡後,中原再次陷入五代十國的大分裂之中,流鬼國這個萬里之外的漁獵部族也從中國的史籍中消失了。
但好景不長,強盛不足百年的大唐因為安史之亂,國力開始走下坡路,公元761年,唐肅宗廢除安東都護府,其轄區東北部併入渤海國,西南部被盧龍軍節度使控制,流鬼國與大唐的直接來往中斷。直到唐朝滅亡後,中原再次陷入五代十國的大分裂之中,流鬼國這個萬里之外的漁獵部族也從中國的史籍中消失了。
1658年俄國人以伊凡·伊凡諾維奇·堪察基的名字命名堪察加半島。
沙俄侵入替代流鬼國
等流鬼國下次登場時,迎來的卻是沙俄的武裝入侵了。1652年,俄國人伊凡·伊凡諾維奇·堪察基在遠東發現了流鬼人漁獵的堪察加半島,並在半島以北建立了首個武裝哨所,之後以此為基地深入半島腹地,1658年俄國人以堪察基的名字命名堪察加半島。只是征服流鬼國時卻沒那麼順利,雖然沙俄探險隊有火槍的優勢,但人數有限,土著的科里亞克人寧死不降,所以武力衝突中也沒有壓倒性優勢,再加上堪察加半島地處偏僻,損耗的火器和物質難以及時補充,雙方竟在此僵持了一百多年。
直到18世紀初,俄國人開闢了從鄂霍次克河口到堪察加半島的航線後,俄軍在堪察加的軍事行動才有所起色。
直到18世紀初,俄國人開闢了從鄂霍次克河口到堪察加半島的航線後,俄國軍隊在堪察加半島上的軍事行動才有所起色。同時沙俄利用土著人的內部矛盾,採用分化的方式,拉攏部分楚科奇人、尤卡吉爾人和伊捷爾緬人當先導,逐漸靠武力拿下了堪察加半島,到了18世紀30年代之後,堪察加半島上的土著人基本接受了俄國人的統治,很少再反抗俄國的統治。
據歷史記載,還從未流放過罪犯到堪察加,因為沒有一個看守願意陪犯人到那寒冷、荒涼且危險的地方去生活。
只是在人口比例上,土著居民還佔據大多數。按照以往沙俄對新徵服土地的一貫做法,僅僅將其納入版圖只能算是一個開端,以俄羅斯族裔充實當地人口才是最終結局。不過與將流民和囚犯流放到西伯利亞相比,據歷史記載,還從未流放過什麼罪犯到堪察加,因為沒有一個看守願意陪犯人到那寒冷、荒涼且充滿危險的地方去生活。
19世紀中葉,沙俄在歐洲的擴張屢屢受挫,同時東方的大清帝國不斷衰落,沙俄的擴張重心便轉向了東亞。
直到19世紀中葉,沙俄在歐洲的擴張屢屢受挫,同時東方的大清帝國不斷衰落,沙俄的擴張重心便轉向了東亞,此時堪察加半島的地理優勢就凸顯出來了,其東南角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成為俄國太平洋艦隊的首個駐紮地。之後隨著從清王朝手中奪得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外東北之後,其駐地才從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搬遷到海參崴。也就是說堪察加半島在此期間成了沙俄在北太平洋擴張的跳板,包括拿下阿拉斯加也是經堪察加實現。
1861年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之後,遷徙了大量獲得“自由身”的農奴到西伯利亞和遠東。
最終完成俄羅斯族裔比例超過土著人,還要等到1861年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之後,遷徙了大量獲得“自由身”的農奴到西伯利亞和遠東,此舉使得包括勘察加半島在內的遠東地區的人口轉變為以俄羅斯族為主體民族(期間也存在對土著居民的驅趕和屠殺)。所以當初的流鬼國徹底被來自東歐的斯拉夫文明所取代。
堪察加半島緊鄰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島和日本,在冷戰時是蘇聯對抗美日的前線基地。
堪察加不只是曾經的軍事禁區
之後沙俄變蘇俄,再變蘇聯,對堪察加半島的開發一直侷限在漁業資源和伐木業,由於附近受千島寒流和日本暖流交匯影響,漁業資源豐富,堪察加在蘇聯時曾是重要的漁業中心。不過也因為堪察加半島緊鄰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島和日本,所以在冷戰時,也是蘇聯對抗美日的前線基地,半島的東北部部署有周記彈道導彈,半島東海岸有大型機場。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太平洋艦隊仍然有25%的艦艇部署在勘察加半島,其中有核潛艦、常規潛艦30多艘。
作為曾經的軍事禁區,即便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太平洋艦隊仍然有25%的艦艇部署在這裡,其中有核潛艦、常規潛艦30多艘。2007年時俄海軍宣佈,撥款90億盧布在堪察加新建最現代化的核潛艇基地,用於部署新一代“北風之神”級導彈核潛艇,每艘潛艇都將裝備射程8000公里的核導彈,還準備撥鉅款新建水面艦艇基地,為航母在堪察加的未來部署做準備。
堪察加半島儲量豐富的礦產資源,如天然氣、泥煤、火山浮石、金礦、汞、天然硫、銅、鉬等,均未大規模開採。
只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長期低迷,堪察加半島的開發也陷入困境。對於堪察加的未來,其實倒也不用悲觀,因為除了傳統的漁業和伐木業外,堪察加半島的原始森林、活火山群及野生動物都是一筆寶貴的旅遊資源。除此之外還有儲量豐富的礦產資源,如西海岸的煤礦、東部山地的天然氣、泥煤、火山浮石、金礦、汞、天然硫、銅、鉬等,均未大規模開採。特別是金礦,已探明儲量的就有200多噸,但這只是對400多處金礦的一小部分探測後得出的資料。
堪察加半島首府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集中了全半島一半多的人口,為18.5萬。
之所以如此,還是因為缺乏足夠的資金進行礦山企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到目前為止,整個堪察加半島只有一條南北向的主要道路,其交通還是主要靠米-8直升飛機和海運,絕大部分地區都無路可走。
上期回顧:堪察加半島:不只是俄羅斯第二大半島,還是世界火山最密集的地區
備註:本文僅為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轉發。另文中配圖部分引自網路,如有版權私聯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