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文物看陝西,地上文物看山西。”
山西是我國古建築遺存最多的省份,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平遙古城、晉祠、雲岡石窟、雁門關......
曾有無數詩人文豪,在領略了它們的壯美與瑰麗後,留下流芳千古的詩詞楹聯。
山西就像是一位歷經千年滄桑的老者,靜默不語,卻蘊含著先祖給我們留下的無限文化寶藏,守護著華夏民族的精神信仰。
然而,就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山西多地被暴雨襲擊,洪水決堤,山體傾塌,已然威脅到山西同胞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一直到今天,暴雨仍在繼續。
讓人稍顯安心的是,抗洪戰士們奔赴一線,社會各界紛紛捐款捐物,媒體發聲為受災地區爭取更多關注。
天災無情人有情,災難面前,生命大於一切。
但那些在暴雨與洪水中飄搖欲墜的古建築,同樣牽動著人們的心。
據人民網報道:截至10月10日中午12點,受暴雨影響,山西共有1763處不可移動文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毀壞。
屋頂漏雨、牆體開裂、地基塌陷、甚至建築倒塌......
山西古建築,告急!
01
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舊稱為“古陶”,建於周宣王時期,距今已有2700多年曆史。
這座恢宏壯美的古城,作為“儲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早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在千年歷史長河中,它如同一幅緩緩展開的畫卷,為後代子孫展示著中華文化之美。
從古至今,無數前輩在平遙古城中留下喟嘆。
《歸平遙》
宋·顏奎
少年湖上風日,問天何處覓。
湖山畫屏晴碧,夢華知夙昔。
《平遙夜坐》
明·韓邦奇
漠漠荒城暮,飄飄旅笛哀。
坐看寒燭盡,愁絕夜更催。
當年的湖山畫屏晴碧,如今卻已是殘垣斷壁。
10月5日早上6點30分,經受了數天暴雨沖刷的平遙古城牆局部發生坍塌,長度約達25米。
歷經朝代更迭,歷史變遷,它始終巍然屹立,可這場洪災彷彿在提醒我們,這座城,已經是一個垂暮老人了。
目前,城牆搶險修繕程式已經啟動,希望這座古城能夠在匠人聖手下恢復如初,再屹立一千年。
02
晉祠
不到晉祠,枉到太原。
眾所周知,我國曆史上最大也是比較有名的皇家祭祀群,便是位於首都的天壇。
但我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卻很少被提及,那就是晉祠。
晉祠原名為晉王祠,最初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及其母后所建。
其中難老泉、侍女像、周柏被譽為“晉祠三絕”,藝術與文化價值難以估量。
唐太宗時期,李世民還親到晉祠,並撰寫碑文《晉祠之銘並序》。
我們所熟知的范仲淹與歐陽修,都曾在此地留下詩作:
《題晉祠》
范仲淹
神哉叔虞廟,地勝出佳泉。
一源甚澄靜,數步忽潺湲。
此意誰可窮,觀者增恭虔。
錦鱗無敢約,長生如水仙。
《秋遊晉祠》
歐陽修
古城南出十里間,鳴渠夾路何潺潺。
行人望祠下馬謁,退即祠下窺水源。
並人昔遊晉水上,清澈照耀涵朱顏。
晉水今入幷州裡,稻花漠漠澆平田。
可惜的是,同平遙古城一樣,位於強降水地區的晉祠,也未能倖免於難。
據最新報道,晉祠多處建築屋面漏水,豐聖寺大殿西南角擋土牆已經坍塌。
雨水滲透,牆面坍塌,勢必也會殃及祠內的雕樑畫棟以及文物。
沖毀只在片刻,修復卻難如登天,怎能不令人痛心?
03
“夜讀春秋”關帝廟
古語云:讀春秋而知大義,提起《春秋》,就不得不提關二爺。
相傳,公元200年春,下邳之戰中劉備兵敗,關羽與劉備二位夫人一同被俘。
途中在驛館安歇時,曹操故意將三人安排在一個房間,想讓關羽亂君臣之禮、兄弟之義。
於是關羽便讓二位皇嫂在裡屋休息,獨自在屋外點蠟研讀《春秋》直至天亮。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夜讀春秋”之典由此而來。
後世亦有詩讚其正義之氣:
《重建廟記》
元·郝經
躍馬斬將萬眾中,侯印賜金還自封。
橫刀拜書去曹公,千古凜凜國士風。
山西春秋樓位於關帝廟後院,因“夜讀春秋”之典得名,其中所承載的三國文化與關公之大義精神,是全中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的財富。
可就在10月11號上午,據有關負責人表示:
受強降雨天氣影響,關帝廟春秋樓二樓已經出現滲水情況,已及時採取措施,用防雨布將雨水引至樓外。
而幸運的是,“夜讀春秋”塑像並未受到太大影響,不需要大修。
但他也表示,自己從事關帝廟保護工作已經二十餘年,從未遇到如此惡劣的天氣,關帝廟面臨的威脅,尚未完全解除。
04
雁門關
羊馬群中覓人道,雁門關外絕人家。
雁門關是長城山的重要關隘,以險要聞名,被譽為“中華第一關”。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
始皇一統天下後,大將蒙恬率兵30萬,自雁門出塞,收復大量失地。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教胡馬度陰山”,並修築了萬里長城。
那是華夏曆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無獨有偶,漢武帝時期,匈奴大肆進犯,漢朝名將霍去病,衛青,飛將軍李廣都曾在雁門關多次擊退犯軍。
昭君和親之時,同樣也是自雁門關出塞。
想來,也只有那雁門關的大漠狂沙,才能與她那時悲壯的心緒相應和。
劉長卿曾有詩云:
匹馬向何處,北遊殊未還。
寒雲帶飛雪,日暮雁門關。
一路傍汾水,數州看晉山。
知君喜初服,只愛此身閒。
雁門關所在之處,便是如今的山西忻州。
在連綿暴雨之下,雁門關附近也出現了山體滑坡現象,部分割槽域已經塌方。
為保護遊客生命安全,雁門關等多個有關景點也早在國慶期間就停止開放。
05
五臺山
五臺山,在金庸小說中被多次提及。
它是《天龍八部》中神山上人清修之地,也是《鹿鼎記》中順治皇帝出家的地方。
不過,它可不是因此才被世人熟知的。
五臺山歷朝歷代就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山間景色秀美,寺廟林立。
東臺望海峰、西臺掛月峰、南臺錦繡峰、北臺葉鬥峰以及中臺翠巖峰,這五座山峰更是駿偉非常,巧奪天工。
除此之外,山上臺懷鎮上還坐落著許多寺廟,譬如千年古寺清涼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清代顧炎武曾在此留下詩作:
《五臺山》
東臨真定北雲中,盤薄幽並一氣通。
欲得寶符山上是,不須參禮化人宮。
10月8日上午,五臺山風景區就釋出緊急通告:
受陰雨天氣影響,五臺山西線旅遊公路發生山體塌方、落石等極其危險的災害,阻斷交通。
為了保證安全,已經封閉西線旅遊公路,展開排險工作。
而五臺山上多處寺廟道觀,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
除了上文提及的古建築外,受到此次洪災波及的名勝古蹟還有很多。
天龍山石窟、蒙山開化寺、喬家大院......
這些古建築得以存世千年,可想而知建造它的先祖傾注了多少心血,而守護它的後輩,又付出了多少精力。
他們“永葆青春”的背後,是無數中華兒女前赴後繼,薪火相傳的努力。
早在民國時期,林徽因夫婦就曾為保護山西古建作出巨大貢獻。
如今這份責任,是該由我們這些後輩扛起來了。
全國人大代表、著名導演賈璋柯說:“山西村村有古廟,處處有古建,這次暴雨給文物保護工作帶來的考驗是巨大的。”
近日,各地博物館接力發文,呼籲開展“撐傘行動”。
社會各界攜手共“晉”,為山西古建築撐把堅不可摧的傘。
天有雨,人有傘,雨不停,傘不閉。
也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各位詩友,能夠多關注山西險情,為三晉兒女與山西古建築,一起撐把傘!
【版權宣告】本文作者魏無忌,新媒體人,文化公司創始人,暢銷書作者,主業創業,業餘寫文、出書、玩收藏,交流詩書與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