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第二天還有各自事情,逛完殊像寺、五爺廟和顯通寺,匆匆一別,踏上了返程,我心裡卻掛念著上次沒有去過的黛螺頂,據說上面供奉有五個臺頂的文殊菩薩法像。
“朝臺”本指佛教徒到五臺山朝山拜佛,遍禮五臺山諸寺和朝拜象徵文殊菩薩“五智”的五臺山五大高峰,後來也成為戶外愛好者挑戰自己極限的象徵。而上了黛螺頂就等於上了五座臺頂,一次就能朝拜五尊文殊菩薩,所以就叫“小朝臺”。
尋著導航來到黛螺頂下停車場️,步行到索道入口,卻不想乘坐索道,不是為了省錢,只是覺得除非體力完全透支了,走不動了,藉助索道省力,有體力還是走走步道,一來可以邊攬景色,春季的嫩芽、夏季的碧綠、秋季的斑斕和冬季的蕭瑟與白雪,四時風光各有不同,喜歡的可以隨時停下來拍照留念;二來可以呼吸山林中清新的空氣,遠離城市喧囂的鋼筋混凝土,求得一份屬於自己的空間。
臺階入口碑亭中石碑上三個字“大智路”。
佛教裡面一直有“七佛之師”的說法,那麼“七佛之師”究竟是誰呢?在《西遊記》中,孫悟空被套路戴上緊箍之後,曾去找觀音菩薩理論,稱觀音菩薩稱為“七佛之師”,而佛教真正的“七佛之師”是文殊菩薩。
《妙應蓮花經》記載,在過去久遠劫,古佛日月燈明如來連續轉世多次,最後一世曾是國王,生了七個兒子。國王出家後,成佛,他座下有一位妙光菩薩,智慧超群。成佛後的國王讓自己的七個兒子都拜其為師。妙光菩薩將這七個王子全都培養成佛。其中,最後一位成佛的便是我們熟知的燃燈古佛,而這位妙光菩薩就是文殊菩薩。
望著上升的臺階,繫了繫鞋帶,開始上山。
臺階依著山勢,走一段就有一個轉向平臺可以略作休息。在其中一個休息平臺的護欄鐵索上發現了同心鎖,同樣的景象出現在華山和雲臺山的茱萸峰等地,也比黛螺頂更盛名。
幾經波折終於來到黛螺頂山門前,黛螺頂,始名青峰,寺宇初名佛頂庵,明萬曆二十年到清代乾隆十五年 ,曾名大螺頂,現在牌坊上仍是這個名字,乾隆十五年改名為黛螺頂,一直沿續至今。
“無窮松韻清雙耳,不盡雲山豁兩眸。”站在山門前的平臺上,五臺山景色一覽無餘。
正殿第一個是天王殿,也是山門,但是大門沒開,天王殿前門有聯雲:
登螺頂仰觀天空眼界自闊,
臨寶地俯覽臺懷胸襟更寬。
從側門進來,看到的是背面,護法的韋陀尊者(也稱韋陀菩薩)。
進入寺門,一座六角臺基上為六角重簷的建築就是旃檀殿,殿內供有佛祖,釋迦牟尼佛不是常見的結跏趺坐的式樣,而是站立於佛壇上。因站佛是用旃檀木雕成,故名旃檀佛。
角落的松樹和殿後的紅葉告訴我們,秋天來了。
五方文殊殿是黛螺頂的主殿。由於山頂地方有限,佈局緊湊,居然拍不全文殊殿的全景。殿內供奉著集五座臺頂五種文殊法像於一室,從南到北依次為:東臺聰明文殊,北臺無垢文殊。中臺孺童文殊,南臺智慧文殊,西臺獅子吼文殊。據說當年乾隆皇帝來到五臺山,鍾情於黛螺頂的自然風光,想把五方文殊合塑於黛螺頂,這樣就省去了朝拜五個臺頂的攀登之苦乃至風雨雪的阻擋。青雲和尚完成了他的夙願,五年後乾隆皇帝再來五臺山黛螺頂,並題詩紀念,於是後來上黛螺頂參拜文殊菩薩,便被稱為“小朝臺”了。
大雄寶殿,即釋迦牟尼佛說法的殿堂。內供銅鑄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和帝釋天、大梵天、迦葉、阿難,兩山為十八羅漢彩塑。門前兩棵大樹一鬆一柏,即是乾隆詩中所稱的“階下千年不老松”,見證了黛螺頂的歷史興衰。
這兩個造型不一,一個水裡還有蓮花,顯然不是同一批的物件。大家知道這是做什麼用的嗎?(可以問度娘)
出了寺院,在天王殿門前有一隻小貓,坐在臺階旁邊,慵懶地看著遊客,一位香客說,它一直看著我,是不是能聽懂人說話啊。
下山的臺階上遇到一位老僧,僧衣僧帽,白鬍子多長,看樣子年齡不小了,精神矍鑠,神采奕奕,邊走邊唱“清涼山……”,歌聲引得眾人紛紛駐足觀看,彷彿一位神仙下凡,不時會有遊客、信徒要求與其合影,不知道我們到了這個年紀,還能不能登上黛螺頂。
下山途中再次見到“善財洞”,善財洞分上下兩院。上院創建於清乾隆年間,巖洞內曾掘出文殊、彌勒、善財童子銅像三尊,系唐代遺物,寺因以名。作為觀音菩薩的童子,能在“萬佛之國”的五臺山有一席之地,與佛和菩薩一起受人香火(雖然偏居一隅),如此高光時刻,也夠善財童子吹牛幾輩子了。
日影偏西,雖是走馬觀花,不停地上下臺階,走了大約18000多步,人也走的累了,回到酒店休養生息,明日再戰,若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