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著5000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中國的名跡古城也是多不勝數,那麼最值得去的古城,有哪幾座,今天為大家一一盤點。
一、安居古城
安居古城是中國第四大古城--安居古城地處長江上游地區,在重慶銅梁區城西北部17公里處,距重慶主城九區66公里,曾於隋、唐、明朝時期建縣,是一座集獨特區位優勢、悠久文化底蘊、豐富文物古蹟、優美自然風光於一體的千年古城。
安居古城是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也是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城鎮和市(省)級中心鎮。"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11月29日,重慶安居古城與四川閬中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安徽徽州古城等四座古城宣佈結成戰略聯盟,並發表了《安居宣言》,將共同致力於古城文化旅遊融合,合力保護、開發古城歷史文化與旅遊。
安居古城內有市(省)、區(縣)級文物古蹟197處,非物質文化遺產1項;九宮十八廟,安居八景,湖廣、福建、江西等地會館聞名遐邇;禮部尚書、封疆大臣、翰林大學士人才輩出;詩人韓愈、書法家米芾也曾流連於安居,馮玉祥、劉伯承等革命先輩均在此工作生活過。
路線:1.在渝遂高速公路少雲互通口下道車行3.5公里即可到達,是大足區大足石刻、合川區釣魚城、潼南區楊尚昆故居等渝西地區旅遊環線的中心節點,區位優勢明顯。
2.渝蓉高速公路 轉重慶三環高速公路轉渝遂高速公路抵達。
3.渝武高速公路轉重慶三環高速公路轉渝遂高速公路抵達 。
二、閬(làng)中古城
閬(làng)中古城,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千年古縣,中國春節文化之鄉。閬中古城位於四川盆地東北緣、嘉陵江中游,閬中古城"5A"景區總面積達4.59平方公里,古城核心區域2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古城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歷史,為古代巴國蜀國軍事重鎮。古城有張飛廟、永安寺、五龍廟、滕王閣、觀音寺、巴巴寺、大佛寺、川北道貢院等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邵家灣墓群、文筆塔、石室觀摩崖造像、雷神洞摩崖造像、牛王洞摩崖造像、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舊址、華光樓等2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主要景點:1.漢桓侯祠,俗稱張飛廟,明代又稱雄威廟。桓侯祠為明清時重建的四合庭院式古建築群。2.五龍廟位於閬中河樓鄉白虎村五龍山麓。3.川北道貢院在城內學道街、清嘉靖年間重建、原由山門、廊道、考房、大殿、二殿、後殿和考生宿房組成。4.滕王閣在閬中城北的玉臺山,同南昌滕王閣一樣,是唐高祖李淵第22子滕王元嬰建造。5.錦屏山系國家AAAA級風景區,位於閬中古城南郊。6.巴巴寺是伊斯蘭教嘎德耶教門穆斯林的聖地,位於閬中市城區東北郊蟠龍山南麓。7.東山園林位於閬中七里經濟開發區,與閬中主城區僅一江之隔。8.落下閎故居(星座苑)閬中市古城核心保護區內,是為紀念世界傑出的古天文歷算學家、中國春節老人落下閎而復建的一座串珠式二進民居院落。9.閬中大佛寺位於閬中東南,嘉陵江對岸的大像山麓,初名大像寺,宋時敕名永安禪,明代恢復舊名,俗稱大佛寺。10.觀音寺原為唐代名剎開元寺修建於唐朝初期,取開國紀元之義。11.老觀鎮地處閬中市東北部,距閬中市區45公里,省道302線穿境而過,是閬中東北部的中心鎮。
三、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又名歙縣古城,古稱新安郡。位於安徽黃山市歙縣徽城鎮,總佔地面積24.7平方公里。古城始建於秦朝,自唐代以來,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縣治與府治同在一座城內,形成了城套城的獨特風格。徽州古城是中國三大地方學派之一的"徽學"發祥地,被譽為"東南鄒魯、禮儀之邦"。徽州古城分內城、外廓,有東西南北4個門。此外還保留著甕城、城門、古街、古巷等。城內景區包含徽園、漁梁壩、許國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紀念館、新安碑園、太白樓等七處。覆蓋了新安理學、徽派樸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版畫、徽派篆刻、徽劇、徽商、徽派建築、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徽州文化。
主要景點:1.徽園,是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在原徽州府衙一帶修建的仿古旅遊區。2.許國石坊,又名大學士坊,俗稱"八腳牌樓"。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城內陽和門東側,跨街而立。3.徽州府衙,建於元末明初。隋義寧年間(617-618年),越國公汪華即遷於此。宋紹熙年間(1191-1194),州衙毀於大火,隨後重建。明初,衛國公鄧愈改為行樞密院,洪武三年(1370年)復為府治。4.徽商大宅院,又名"西園",是將散落在歙縣範圍內瀕臨坍塌的26座明末、清代及民國時期具有徽派特色的建築進行拆遷和修繕,按照"復原"的原則,整體搬進了西園。5.漁梁街,屬國家歷史文化名街,唐朝乾元二年(759年)形成街市,已有1200多年曆史,是當時徽商外出經商往返的必經之路,也是府衙官員們出門的必經之道,被稱為"徽商之源"。6.漁梁古壩位於城南1公里處的練江中,是新安江上游古代攔河壩,已有近1400年的歷史了。7.斗山街因依靠斗山得名,為文化歷史名城一級保護區。是一處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於一體的旅遊文化景點。8.徽州街巷內有斗山街、大北街、打箍井街、中山巷等古街巷。街首處"旌表江萊甫妻葉氏貞節之門"木牌坊,為明太祖朱元璋感恩賜建。大北街為府城商業區。9.南譙樓,始建於隋末,為歙州(今徽州)人汪華吳王府外子城的正門門樓。10.新安碑園位於城西練江對岸,是一座典型的徽州私家園林式建築,整個園林由真賞亭庭院、小天都庭院、兩清堂庭院、披雲小築庭院等部分組成。11.太白樓位於城西練江邊,相傳這裡原是一個酒肆,唐代詩仙李白來歙訪隱士許宣平不遇,曾在這裡飲酒,後人為紀念李白,特將酒肆改名為"太白樓"。12.陶行知紀念館位於城內中和街,新建部份與老館銜接,佔地面積1700平方米,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仿徽派建築。為陶行知幼年就讀之所,內陳有陶行知遺物和遺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四、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平遙縣內,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 山西平遙被稱為“儲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平遙古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漢族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面包磚。以後景泰、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曆各代進行過十次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臺。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而築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牆以外稱新城。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2009年,平遙古城被世界紀錄協會評為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2015年7月13日,平遙古城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點。
主要景點:1.平遙縣衙坐落於平遙古城中心,始建於北魏,定型於元明清,儲存下來最早的建築建於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2.日升昌票號成立於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山西省平遙縣西達蒲村富商李大金出資與總經理雷履泰共同創辦。總號設於山西省平遙縣城內繁華街市的西大街路南,佔地面積1600多平方米。3.文廟即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平遙文廟位於平遙縣城內東南隅,始建於唐貞觀初年,其大成殿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至今保持原貌,是我國現存各級文廟中歷史最久的殿宇。4.清虛觀是古城內最大的道觀。按照道東佛西的傳統佈局安排,坐落於東大街東段路北。5.平遙城牆,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為夯土城垣。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築,由原“九里十八步”擴為“十二里八分四釐”(6.4公里),變夯土城垣為磚石城牆。明清兩代先後有二十五次維修,城牆平面呈方形。6.甕城,指建在城門外的小城,又叫月城,用以增強城池的防禦能力。平遙古城的甕城城門與大城門的朝向多數呈90°夾角(南門和下東門除外),即便敵軍攻破了甕城城門,還有主城門防禦,由於翁城內地方狹窄不易於展開大規模兵力進攻,延緩了敵軍的進攻速度,而城牆頂部的守軍則可居高臨下四面射擊,給敵人以致命打擊,正所謂關門打狗、甕中捉鱉。7.修築於城池的城門頂,古代有時稱“譙樓”。平遙城牆的城樓共有六座,創修於明代,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補修重築。8.建於城牆四角上的角樓,主要用以彌補守城死角即城牆拐角處的防禦薄弱環節,從而增強整座城牆的防禦能力。角樓分別指西北角的“霞疊”樓,東北角的“棲月樓”。西南角的“瑞靄樓”,東南角的“凝秀樓”。9.點將臺位於上東門和下東門之間城牆頂上,現為磚砌高臺。相傳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即位後,派大將尹吉甫率兵北伐獫狁,連戰連捷,後奉命屯兵今之平遙,增築城牆,並在此訓練士卒,點將練武。10.“馬面”是城牆中向外突出的附著墩臺,因為它形體修長,如同馬的臉面,故稱“馬面”之設。11.鎮國寺位於平遙縣城東北12公里的郝洞村,原名京城寺,明嘉靖十九年改為鎮國寺。12.雙林寺始建於北齊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坐北朝南,廟群佔地面積約為一萬五千平方米,內分東西兩大部分。西部為廟院,沿中軸線坐落著三進院落,由十座殿堂組成。
五、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位於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始建於宋末元初(公元13世紀後期),地處雲貴高原,面積為7.279平方公里。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紅色角礫岩鋪就,有四方街、木府、五鳳樓、黑龍潭、文昌宮、王丕震紀念館、雪山書院、王家莊基督教堂、方國瑜故居、白馬龍潭寺、顧彼得舊居、淨蓮寺、普賢寺 、接風樓、十月文學館、紅軍長征過麗江指揮部紀念館、麗江古城歷史文化展示館、麗江古城徐霞客紀念館等景點 。 麗江為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國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之一。 麗江古城體現了中國古代城市建設的成就,是中國民居中具有鮮明特色和風格的型別之一。2019年1月1日起,面向遊客收取的麗江古城維護費收費標準從每人次80元調整為每人次50元。
主要景點:1.木府,古城內的木府原為麗江世襲土司木氏的衙署,位於古城獅子山木府東麓,始建於元代(公元1271~1368年),1998年重建後改為古城博物院。2.萬古樓,麗江大研古城的西南角有一座山,望去猶如一隻守護古城的邪臥萬古樓獅,即為獅子山,1998年開壁為公園。3.麗江東巴文化博物院(原稱"麗江縣東巴文化博物館"),位於黑龍潭北端,成立於1984年7月,時為雲南省第一個縣級博物館。4.五鳳樓位於城內福國寺的五鳳樓始建於明代萬曆二十九年麗江五鳳樓(公元1601年),樓高20米。因其建築形制酷似五隻飛來的綵鳳,故名五鳳樓。5.方國瑜故居位於五一街71號、72號,由兩重跑馬轉角樓四方國瑜故居合主院和兩個三坊一照壁書屋小院及一後花園構成多進院落面。佔地1.98廟,總建築面積1473.2平方米,是麗江古城民居建築中的儲存最完好、規模較大的典型院落,被列入麗江古城重點保護民居和古城區文物保護單位。6.周霖故居位於古城七一街關門口1號,坐落於萬子橋畔中河西岸。7.普濟寺位於麗江古城西北6千米的普濟山中,始建於清乾隆三十普濟寺六年(1771年),為麗江城郊五大喇嘛寺之一,因大殿鋪蓋銅瓦面而聞名遐邇。8.四方街是古城內的小吃一條街,街道兩側有數十家小四方街餐館,每家餐館都有云南特有的米線,且種類繁多,因此這條街也叫"麗江米線街"。9.古橋,在麗江古城內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橋樑354座,其密度大石橋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10.科貢坊位於四方街西側,為一三層建築。相傳科貢坊始建於清道光年間,是為楊家的"一門三舉"而建。
這五座古城,是我個人認為最值得去的古城,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