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配送中心未來的趨勢應該是在更小的空間中儲存更多的商品,用更少的人力成本提高更大的出入庫貨物吞吐
用更小的空間儲存更多的商品有2種模式:自動化立庫和越庫
自動化立庫是透過物理上縮減貨架間隔以及增加向上的空間,從而獲取更多的儲存空間
自動化立庫會受到倉庫高度和投資回報的制約。倉庫的高度是制約使用自動化立庫較大的一個條件,高度較低則無法發揮自動化立庫的優勢,在有限的區域中存放最大的數量,並安全快速的獲取。另外一個制約則是DC是自有倉庫還是外租倉庫,未來數年的業務增長是否會如目前測算的相匹配,所以需要找到目前業務的最大公約數來測算上自動化立庫的投資回報週期。而且如果把全部業務都建立在自動化立庫的模式上,代價將是非常的高。配齊一整套的針對B端和C端業務需要堆垛機、穿梭車、輸送線、工作站等等,自動化立庫其實針對B端或者巨量的C端業務最優。那麼未來國內零售的趨勢是會向Costco還是Zara呢?
越庫是透過上下游供應商客戶之間訂單的銜接,透過不入庫來降低倉庫的實際儲存。其實越庫只是將壓力從倉儲配送中心轉嫁到了供應商,倉儲配送中心同樣可能需要去買單這部分提前的分揀。即使是CrossDock模式,由倉儲配送中心到貨後分揀,則也是某些行業適合做,某些行業則不適合做
更少的人力和更高的貨物吞吐主要就是提升作業效率。提升作業效率主要透過增加揀選動作來達成,揀選動作無論是由機器還是人工完成都可以。想要增加揀選動作的頻次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快速度
目前2種揀選模式:人到貨和貨到人
由於人到貨的整個流程中走動距離佔比一般超過5成,如果加快速度則需要加快走動速度和揀選速度
而貨到人,因為減少了佔比最高的無效走動,所以一般揀選效率一定會優於人到貨
所以貨到人模式在普遍的情況下一定會優於人到貨模式。或者就把兩者的模式進行融合,先將某個區域中的訂單建立波次,然後人到貨揀總,再分播(按交付地、訂單、客戶等)。因為揀總能將無效的走動距離降低,而之後的分播只是在一定範圍內做的,走動距離也能壓縮。唯一需要考慮的是如果訂單建立波次後,SKU比較散,類似2C訂單,每個訂單的明細行較淺,而該波次中的訂單重合度也較低(一般低於40%以下稱為較低),那麼其實揀總時距離一點沒有減少,而且還增加了其後的分播流程,就不太核算了。所以揀總分播的模式最好的應用就是某個SKU在超過5成以上的訂單中被訂購則最優。那麼對於這種型別的2C訂單則邊揀邊播是最佳模式
還有一個結合自動化加人工模式的為AGV,將揀總或單行明細的透過機器人處理,後端再由揀貨工進行分播或揀選。這種模式對初期的投入來看,比自動化立庫要小不少,而且即使更換倉庫,貨架和機器也較容易轉換,加上安裝難度較低,投入的廠家、代理商會較多。唯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訂單暴增後的瓶頸,因為在一定的面積下,使用AGV的數量是有限的,但是訂單的數量則會爆炸式增長,可能新增倉儲配送中心是最優的選擇
就我每次在Cemat上的觀察,國內的物流呈金字塔形狀,高度自動化的還是少數,大部分還是連繫統都沒有上,但是大家對倉儲配送的最佳化普遍有一步到位的想法,但是現實中又下不了決心,無法落地,所以大部分在實際中還是得過且過的想法。
如拿一箇中等規模的倉儲配送中心看,我認為中等規模的倉儲配送中心揀選工一般在30人之內,最優的模式就是AGV+部分流程的人工,並透過開新倉去覆蓋更多的地區和作業,透過小而多的模式,而非只開一個大倉配送全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