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10月10日星期日
參會嘉賓:資深伺服器行業專家
一、嘉賓分享
伺服器行業近年發展情況
早期,行業以傳統伺服器為主,阿里雲、騰訊雲伺服器出現後,公有云和傳統伺服器開始平分市場;
2016-2020年期間,英偉達等廠商的AI伺服器發展較快,此時間段AI伺服器、公有云和傳統伺服器佔據大頭;
今年開始邊緣伺服器比較火,邊緣伺服器的優點是將算力邊緣化:如智慧城市系統在城市內有很多監控攝像頭,需要把資訊傳送到一個城市的IDC裡進行計算、分析等,這種傳輸大量消耗網路資源,因此目前很多場景下選擇邊緣計算更優。英特爾、AMD、浪潮在這部分投入比較多。
目前市場格局轉變為傳統伺服器、雲伺服器、AI伺服器和邊緣伺服器四足鼎立。
伺服器行業市場介紹
伺服器產業鏈分為上中下游。
上游以CPU、GPU為主。CPU主要廠商有英特爾、AMD,GPU主要廠商有英偉達。前幾年英特爾在CPU領域一家獨大,佔了90%份額。AMD自發布7奈米架構以及羅馬、米蘭系列後份額上升,這幾年處於飛速增長階段。目前來看,最新一代的單顆伺服器的計算效能,英特爾為38核,而AMD做到了64核,因此AMD算力比英特爾好,但是生態、伺服器內執行器沒有英特爾強大、完善。
伺服器記憶體部分,以三星、威剛為主 ,國內也以這幾家廠商為主。機械硬碟領域,主要廠商有希捷、東芝,目前是希捷一家獨大,其他家份額比較少。晶片組,主要廠商有博通、Avago等,國內市場以前多采用國外產品為主,近幾年逐漸國產化,但替換過程會比較漫長。電源部件等國產佔大頭。
伺服器中游包括系統整合、伺服器製造商,國內市場多采用國有產品,海外品牌份額較小。
伺服器下游供應到網際網路、雲計算企業,其中最大的幾家是阿里雲、騰訊雲,位元組跳動、百度份額也比較大,還有第三方IDC服務公司、運營商,三大運營商去年份額在200多億;剩下的就是政企客戶,如各個政府的政務網,該部分每年也在增長,但沒有網際網路方面快。
伺服器行業市場最近進展
全球伺服器出貨情況:2018相比2017大幅增長,2019(1174萬臺)與2018(1185萬臺)基本持平,下降約1%,2020年進入復甦狀態,達到1211萬臺,增速在3%左右,今年預計出貨量1289萬,預計增速在6-7%,增速相比去年漲了一倍。
全球增速與國內關係不大,北美、歐洲的伺服器虛擬化程度高,增速以公有云為主;中國是公有云佔一半,現階段中國的增速領先於全球。
國內伺服器出貨情況
2019年伺服器規模182萬臺,2020年金額沒有太大變化而體量有增速,達到216萬臺,今年預計在245萬臺,有持續增長趨勢。這幾年年國內增長在10%左右,未來增速都會維持在10%,大概到了2025年,伺服器在國內出貨量會達到290萬臺。
國內伺服器份額情況
在2018年以前基本是浪潮和華為持平,2019年開始,華為受美國製裁,浪潮伺服器份額大幅增長而華為有所下降,因此目前國內伺服器市場份額浪潮第一,佔比35.6%,華為第二,佔比16.8%。值得注意的是新華三的增速非常快,佔比達到15.2%。
電信客戶情況介紹
去年三大運營商在伺服器領域整體採購規模為200多億。中國電信全年採購在70億左右,分了5個大包,第一個包是華為8.6億,浪潮8.2億,烽火7.5億(烽火總體排名較低,在通訊行業表現較佳);第二個包華為4億,烽火3.5億;第三個包華為佔大頭,其餘有中興、浪潮、紫光等;第四個包浪潮佔大頭有1.6億,剩下華為和中興差不多;第五個包是華為和浪潮平分。
中國聯通去年總包份額達到82億,伺服器12.4萬臺,體量大於電信。聯通入圍廠家較多,有11家,除了華為、浪潮外還有一些小眾品牌如黃河、長江計算等。整體份額看,華為在聯通佔了33.3%,新華三佔比32%,中興佔比11%。聯通除了傳統x86還有多樣性的計算,以鯤鵬為主。
中國移動和聯通體量差不多,在80億左右,其中以中興為主,達到27億,華為25.6億,還有移動子公司佔到18.7億,還有中科控股、烽火等。
目前來看,運營商方面,三家份額相近,但華為和運營商關係更好,有部分優勢。
政務客戶情況介紹
政務行業方面,具體採購資料保密性高,以華為浪潮為主,華為佔比高一些,剩下的國內廠商都有入圍,國外品牌比如戴爾在這個領域的份額都比較低。
整體看,國內伺服器行業,網際網路市場最大,運營商次之,再是政務,最後是其他行業。
二、問答環節
Q:晶片缺貨對伺服器行業的有什麼影響?網際網路大廠在伺服器的採購方面的基本開支等方面有什麼判斷?
A:阿里騰訊這些大公司可以透過提前1年做好未來規劃以及使用國產晶片替換來保證產品供應和業務執行;對於中小型公司的晶片供應影響較大。
Q:伺服器採購數量是否會受晶片短缺影響?
A:對於伺服器供應可能會有部分影響,但在可控範圍內。使用部門會提前52周規劃需求情況,因此一般來說不會出現晶片斷貨導致業務受影響的情況。
Q:網際網路大廠伺服器採購量今年的增速情況如何?
A:預計增長和去年差不多,維持在10%左右的平均增速。1)今年處於產品換代期, AMD平臺由之前的羅馬平臺換代成現在的米蘭平臺,算力比之前的所有伺服器都要強,在公有云平臺裡,米蘭平臺會佔據一定份額;2)網路方面,公有云廠商今年都在牽100G的網路,今年年底會有批次供應100G場景,伺服器銷售額預計會有提升;3)位元組跳動明年會做自己的ODM伺服器,x86在位元組跳動公司內部會有一個較大份額的提升。
Q:今年雲計算廠家伺服器需求如何?教育和網際網路行業監督對伺服器需求影響如何?
A:網際網路行業,今年增速大於去年,網際網路及“網際網路+”行業伺服器採購量佔據全球伺服器採購量一半左右。教育行業,伺服器增速較快,得益於:1)線上教育和教育類公司的業務平臺的興起;2)高校AI計算和邊緣計算以及教學平臺、超算中心等方面的需求。
Q:Intel 7nm進展如何影響明年伺服器需求?
A: Intel 7nm目前還在研發驗證階段,樣片預計最快也要到明年,近兩年內7nm的份額都不會很高,10nm至少還有1-2年的使用週期。
Q:下半年伺服器需求環比上半年如何?
A:伺服器需求方面,總體不會有太大變化;伺服器供應商方面,根據公司策略不同,Q4和Q1相比可能有些許波動。
Q:中興在伺服器領域的實力和機會如何?
A:中興在伺服器領域總體來看在國內排名稍微靠後,但中興和華為一樣通訊領域較強,所以在三大運營商中份額較高,此外在國外佔據部分份額。
Q:10nm晶片Q4可以做到量產麼?
A:可以。網際網路大廠去年已經拿到10nm樣片,而且兩個月前公司內部已經發布,各方面驗證沒有問題,Q4準備批次採購。全球量產預計要到明年。
Q:如何看待華為尤拉系統目前在伺服器作業系統上的機會?目前裝機以及上層生態的進展如何?
A:尤拉系統想撼動Windows,Linux系統還需時日,短期內可以在部分特殊領域以及透過政府力量進行推廣。生態進展方面,國內較好的應用軟體和資料庫品牌都在合作適配。
Q: 跟蹤伺服器出貨量或景氣的前瞻性高頻指標可以參考哪些?
A:全國出貨量增速10%左右,全球6%,浪潮收入份額增長10%左右,位列全國第一。聯想份額雖然低,但今年收入增速較快,達到了30%。華三增速一直比較高,在十幾個點左右。華三前幾年份額較低的,和惠普合併之後增速一直很高,目前是全國第三。戴爾份額下滑主要原因是國內大客戶減少了戴爾產品的使用,這也造就了國內品牌大幅度提升。目前戴爾幾乎沒有中大型客戶,但因為品牌效應,目前還有中小型、微型客戶。
Q: 能否分析一下華為份額下降帶來的影響?下降的份額被哪些廠商瓜分了?
A: 華為一半以上銷售量在海外,份額下降主要受海外影響。海外公司採購軟體以美系為主如Oracle,也有少量德系軟體,如果美系軟體和華為在認證合作業務方面斷開一兩個月,對海外客戶業務影響會很大。但國內軟體市場比較雜,所以大部分情況是能繼續正常使用華為產品。國內小幅度影響主要來源於供貨問題,物料短缺會影響到供貨量。市場份額方面,華為的大客戶和中小型客戶目前分別被浪潮、華三瓜分了。
Q: 未來伺服器行業新增的需求點主要有哪些?
A: AI屬於一個暴增需求點,頭部客戶對AI投入多,之前英偉達一家獨大,但現在國內出現很多獨角獸比如寒武紀。目前英偉達斷供時間有一兩年,國內AI品牌也因此慢慢影響國內的客戶群體。未來AI業務會有一個大幅度增長。邊緣計算屬於今年的新增需求點,目前邊緣業務開發、部署和驗證還需要時間完善,但未來會佔伺服器較大部分。未來邊緣計算如果發展得好,伺服器形態可能也會發生轉變。國內邊緣計算伺服器目前浪潮一家獨大,佔到30%份額。今年邊緣計算體量比較低,未來會是發展點。
Q: 伺服器製造業是否具備技術門檻?OEM是純組裝還是會需要自己的生態支援?
A:伺服器重要是保證其穩定性以及與軟體相容性。伺服器做好後的除錯階段較長,需要提高穩定性以及軟體適配性。客戶選擇大品牌主要是看中他們的穩定性高,相容性好。
Q:隨著10nm晶片推出,整個行業景氣度如何?
A:Intel 10nm晶片比AMD晚推出不到半年,客戶在購買伺服器,除了部分公有云客戶會考慮算力外,大部分傳統客戶傾向於選擇多年一直用的品牌。例如Intel的指令集AVX2和AMD的不一樣,AVX2是根據Intel做的適配系統,鑑於適配性問題,客戶不會輕易改變品牌選擇。長久來說AMD勢頭很強。
Q:網際網路公司受到較大監管,會不會帶來不利影響?增速會因此放慢嗎?
A:前幾年增速在12%,現在10%,但總體增速還是平穩,客戶需求和體量不會因為國家監管就減少網際網路應用使用。
Q:浪潮份額目前是到達天花板了嗎?
A:浪潮目前佔到1/3市場份額,公司有山東國資委背景,加上最大競爭對手華為受影響,短期內銷售量會有增速,但是在各廠商銷售額也在增長情況下,份額提升較難。華為出售X86會是浪潮份額提升的一個契機,但是長遠來看不太可能繼續增長到一家獨大的情況。
Q:位元組今年也宣佈要做雲,明年會大規模做ODM這一塊業務,是否會達到類似阿里的業務量增速?將如何選擇ODM廠商?
A:位元組之前是做OEM,近期打算做ODM,大機率選擇富士康、浪潮這類做製造的傳統廠商,位元組會根據自身需求和廠商談合作、談主機板開發等,國內阿里和騰訊之前在做這一塊。但是整個業務板塊從開始到完成周期至少需要半年,其中包括研發、打板、EVT、DVT、PVT等,半年後才能推出產品。不管ODM還是OEM,兩者都是取決位元組自身業務體量,以前是OEM有50個億,以後ODM也會是50億左右,只是名字換了一下。
Q:伺服器製造門檻不高的情況下,浪潮、華三、華為這幾家伺服器廠商本質區別是什麼?
A:這幾家伺服器穩定性基本持平。影響穩定性主要原因是硬碟。伺服器其他元件的故障率在1%以下,但硬碟故障率稍高,在2%-3%。但目前服務應用場景不管是叢集分散式還是用單機raid卡,硬碟壞了也不會影響業務正常使用。除了全球top7伺服器廠商,其他較小的公司資金投入、開發人員較少,同時伺服器檢測專案更少。浪潮、華為廠家推出伺服器檢測有2000多項,但小廠商只檢測幾百項,導致部分問題會被遺漏。目前各廠商主機板設計、計算結構不一樣,導致伺服器故障問題不一。主機板製作難度比較低,但是要帶動伺服器下所有部件相容執行較難,設計上的缺陷會造成別的部件產生故障。每個廠商會每一兩個月對主機板進行升級,針對主機板的bug進行修復,因此在主機板修復上也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
我會在同名微信公眾號:合縱投研中每天更新最新的機構調研內容、最優質賣方研報,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 END —
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免責宣告:文章來源於網路,轉載僅用做交流學習,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