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因為中國的軍艦發動機技術比較落後,曾被西方無情嘲笑,認為中國在這一項技術方面不行,但現在他們還敢說中國永遠學不會?事實證明,辱人者人恆辱之,他們也不料會這麼快被一個瀋陽小夥打臉,那麼接下來看一看,他是如何破解該技術的?
藉著工業革命的東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以發動機為例,更新迭代速度越來越快,應用越來越廣,並逐漸開始在航空航天,國防軍事領域發揮作用,比如裝備了美國產發動機的中國052型導彈驅逐艦哈爾濱號,至今已經服役30年,但戰力依然強悍,並且在某一時期曾代表著中國軍艦的最高水平。
或許有人要問,為什麼中國的軍艦要使用美國生產的發動機?答案是美國產發動機效能和質量更好,因為發動機的價值好比心臟對於人,它決定著產品的動力性,經濟性,穩定性和環保性,而當初的中國還不能掌握這一高精尖技術,所以只能購買美國的產品,同時也因此受到挖苦,但中國人沒有就此消沉,而是化悲憤為力量,決心擁有屬於自己的發動機,以減少對外的技術依賴。
那麼是不是隻有發動機研究方面的專家才能完成這項使命?不,洪家光的出現告訴我們,即使是普通的工作者,只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也有可能實現夢想,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麼洪家光到底是誰呢?他是一個來自瀋陽,出身平凡,沒有上過名牌大學,僅僅是對發動機感興趣的年輕人,因為熱愛,所以自學成才,常常不是看這方面的書,就是在車間自己琢磨發動機的事兒,但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顆報效祖國的心,希望能夠用自己的才學為國家做貢獻,所以在國家有需要的時候,他想也不想就站出來,毅然決然接受了關於發動機風葉加工的任務。
從當時來看,年輕的洪家光無疑是勇敢的,優秀的,但怎樣成為更好的自己,還要從他小時候的經歷講起,因為自幼家貧,所以造成了洪家光早熟的性格,在其他同齡小孩還在玩樂的年紀,他已經開始幫忙分擔家務,而為了學一門實在的吃飯手藝,洪家光從進入瀋陽工業大學開始,三年如一日的刻苦學習,才終於敢說不負時光,但最後讓他撥開迷霧,找到人生方向的卻是母親的那句話,人要學會在垃圾中找金子,所以重燃了他對工作的熱情,並決心要提升自己。
正所謂璞玉不經雕琢不成器,而之所以成器,還在於其本身就有內斂的光華,洪家光正是這樣一個孜孜以求,心懷熱愛與報國理想的人,所以才能忍受夜以繼日鑽研的勞苦,才能在失敗後再次爬起來,最終打破一向為西方所壟斷的絕密技術,讓中國的發動機有了長足進步。